编辑
定义
意义
1.单位时间内完成的工作量。
2.指最有效地利用社会资源来满足人类的欲望和需要。
例子
1、上课认真听讲,有利于提高学习效率。
2、你的学习态度、你的习惯、你的专注程度、你做事的效率,将直接决定你是否是一个聪明的人,你的人生是否有价值。
3. 如果我是董事长,那么我的公司只需要办事效率高的人。
4、作为领导者,必须知道如何提高员工的工作效率。 [1]
与绩效的关系
效率是指单位时间内完成的工作量,或某项工作所获得的成果与完成该工作所花费的时间和人力的比率。
“功效”一词的本义是指事物所含有的有益作用。 “效率监管”中的“效率”实际上是指行政管理的有效性,即行政管理活动所蕴含的有益效果。
效率和效果并不等同。 效率是从战术(比较)角度考虑的,而有效性是从战略层面考虑的。 换句话说,就是大处着眼和小处着手的关系。 现实生活中,无论是企业还是个人,人们都注重前者,注重效率和正确做事。 比如,老板一有想法,就会动员大家开动脑筋,干劲十足,同时想出各种提高工作效率的办法来指导大家,希望大家都能实现某个目标尽快地。 事实上,如果你先冷静下来效率的五个公式,仔细分析问题,你可能会发现这样做不值得,甚至对公司业务有害(比如占用公司资源而不是投入到真正需要的地方)。 ),这是一个不考虑性能的例子。
管理大师彼得·德鲁克在《有效的主管》一书中曾简洁地指出:“效率是‘以正确的方式做事’,而有效性是‘做正确的事’。效率和效果不应该被忽视。”并不意味着效率和效果同等重要,我们当然希望同时提高效率和效果,但是当效率和效果无法同时实现时,我们应该先关注效果,然后再努力提高效率。” [2]
改善方法
非常简单的三步:
1、不要浪费时间——主动做事,不要消极、放慢速度。 这基本上属于时间管理的范畴。 时间管理的概念有很多,比如GTD等。
2. 利用你的时间做正确的事情——确保你所做的事情能够真正帮助你实现你的目标。
3、从管理角度看,提高效率的途径在于资源的有序配置。 通过建立标准流程、操作规程、分工协作等标准化体系,实现管理体系的良性运行。 [2]
科技术语播报
编辑
概念
1、指最有效地利用社会资源来满足人类的欲望和需要。
2.在给定投入和技术的条件下,经济资源不被浪费,或者经济资源得到最大程度的利用,这也是配置效率的简化表达( )。 [1]
内涵
鉴于人类欲望的无限性,经济活动最重要的当然是充分利用其有限的资源。 这迫使我们面对效率这一关键概念。 在经济学中,我们这样说:如果一项经济活动不再可能改善任何人的经济福利而不会使其他人的境况变得更糟效率的五个公式,则该经济活动被认为是有效的。 相反的情况包括:“不可阻挡的垄断”,或者“恶性且过度的污染”,或者“没有制衡的政府干预”等。这样的经济体生产的商品当然会比没有上述问题时生产的商品少,或者会生产出很多错误的产品。 这些可能会让消费者的处境比原本更糟。 这些问题都是由于未能有效配置资源而造成的。
1、指单位时间内实际完成的工作量。 所以,所谓效率高,就是指单位时间内实际完成的工作量大。 对于个人来说,这意味着节省时间。
2. 输出功率与输入功率之比。 这个数字越接近1,效率就越好。 对于在线式UPS,一般效率约为70%~80%,即输入1000W,输出约为700W~800W,UPS本身消耗200W~300W功率; 而离线式和在线式互动式UPS的效率约为80%~95%,其效率高于在线式。
3、效率是指有限资源(如原材料、人力、现金等)的最佳配置方式。 当达到某些特定标准时,就可以说已经实现了效率。
4. 所取得的成果与所使用的资源之间的关系。
5、从管理的角度来看,效率是指一个组织在特定时期内各种投入与产出之间的比率。 效率与投入成反比,与产出成正比。 公共部门的效率包括两个方面:一是生产效率,是指生产或提供服务的平均成本; 二是配置效率,指组织提供的产品或服务能否满足利益相关者的不同偏好。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