效率 [xiào lǜ] 的意思是:
单位时间内完成的工作量;
效率()是指有用功率与驱动功率的比值,也有多种含义。 效率也分很多种,如机械效率( )、热效率( )等。效率与做功的速度没有直接关系。
效率详细解释
意义
1.单位时间内完成的工作量。
2.指最有效地利用社会资源来满足人类的欲望和需要。
效率源泉
郭沫若《洪伯曲》第六章:“于直是一个闹腾的老手,也是一个一向注重效率的人。”
例子
1、上课认真听讲,有利于提高学习效率。
2、你的学习态度、你的习惯、你的专注程度、你做事的效率,将直接决定你是否是一个聪明的人,你的人生是否有价值。
3. 如果我是董事长,那么我的公司只需要办事效率高的人。
4、作为领导者效率的拼音是,必须知道如何提高员工的工作效率。
5、工作效率提高五倍。
效率
句子中的效率词:
1)良好的学习习惯会提高学习效率,是成功的开始; 良好的学习习惯会让我们学得游刃有余,事半功倍; 良好的学习习惯是学习过程中必不可少的过程。
2)什么是效率? 只需将袜子放在手上并清洗内衣即可。
3)对于经济学家来说,时间就是金钱,就是效率。 随着改革开放的浪潮效率的拼音是,人们越来越注重时间。 以前,人们工作偷懒,当了一天和尚,打卡,吃大锅饭。 摆在我们面前的是抓紧时间创造效益、创造财富。
4)时间就是生命; 时间就是效率; 时间就是速度。
5)世界上只有两种物质:高效率和低效率; 世界上只有两种人:高效率的人和低效率的人。
6)民营企业应该“效率优先”,“一切按市场规则办事”,这是最务实的做法。 但很多企业的真实情况是“平衡第一”、“私欲第一”、“一切都按照老板的喜好去做”、“一切都按照老总的意志去做”……有人说,这滑坡是中国企业步入“不良市场经济”的前奏。
7) 困难、挑战和机遇帮助我成功,时间效率和健康帮助我成功。
8)生活积极快乐,工作高效踏实。
9)只有团队内部分工协作才能提高工作效率。
10)事半功倍的学习效率为他节省了大量的时间。
科技术语--效率
概念
指最有效地利用社会资源来满足人类的欲望和需要。
2.在给定投入和技术的条件下,经济资源不被浪费,或者经济资源得到最大程度的利用,这也是配置效率的简化表达( )。
3、经济意义:指社会能够从其稀缺资源中获得最大利益的特征。 这就是经济蛋糕的大小。
内涵
鉴于人类欲望的无限性,经济活动最重要的当然是充分利用其有限的资源。 这迫使我们面对效率这一关键概念。 在经济学中,我们这样说:如果一项经济活动不再可能改善任何人的经济福利而不会使其他人的境况变得更糟,则该经济活动被认为是有效的。 相反的情况包括:“不可阻挡的垄断”,或者“恶性且过度的污染”,或者“没有制衡的政府干预”等。这样的经济体生产的商品当然会比没有上述问题时生产的商品少,或者会生产出很多错误的产品。 这些可能会让消费者的处境比原本更糟。 这些问题都是由于未能有效配置资源而造成的。
1、指单位时间内实际完成的工作量。 所以,所谓效率高,就是指单位时间内实际完成的工作量大。 对于个人来说,这意味着节省时间。
2. 输出功率与输入功率之比。 这个数字越接近1,效率就越好。 对于在线式UPS,一般效率约为70%~80%,即输入1000W。 ,输出约为700W~800W,UPS本身消耗200W~300W功率; 离线式和在线式互动式UPS的效率约为80%~95%,其效率高于在线式。
3、效率是指有限资源(如原材料、人力、现金等)的最佳配置方式。 当达到某些特定标准时,就可以说已经实现了效率。
4. 所取得的成果与所使用的资源之间的关系。
5、从管理的角度来看,效率是指一个组织在特定时期内各种投入与产出之间的比率。 效率与投入成反比,与产出成正比。 公共部门的效率包括两个方面:一是生产效率,是指生产或提供服务的平均成本; 二是配置效率,指组织提供的产品或服务能否满足利益相关者的不同偏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