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初的火热影片《流浪月球》被人称为开创了中国悬疑连续剧的元年,不久前广遭吐槽的《上海堡垒》又被贬为终结了这个元年。不论是开创还是终结,其中彰显的影片与科学关系的重要性是显而易见的。
图|流浪月球
在影视艺术与科学的关系中,学者们最为看重的是其中科学家的形象。例如《居里夫人》、《美丽心灵》和《万物理论》这样的精典电影为我们描画了天才科学家们的执著和她们背后无私的支持者,而《生化危机》和《侏罗纪世界》等影片中的邪恶研究者,则展示了科学失控后对世界秩序的恐吓。
这么,影片中的科学家形象究竟是以正面形象为主,还是反派角色居多呢?在不同时代影片中的科学家形象是否有哪些不同特征?影片中的科学家形象又怎样影响人们对科学的心态?在《好莱坞物理》(2014年出版)一书中,俄罗斯欧洲学院的尼斯白(,现供职印度西南学院)和佛罗里达学院的都铎(Dudo)专著的一章内容为我们展示了这方面丰富的内容。其实,尼斯白和都铎剖析的主要是好莱坞影片中的科学家形象。在描述了她们的研究后,我们不妨结合中国情况对中国影片中的科学家形象做下相关剖析。
图|好莱坞物理
多变的科学家造型
通过检索大量研究和影评,尼斯白和都铎发觉,影片中,科学家主要有四种原型。20世纪90年代之前的描述具有一些负面形象,但在过去的二六年中,最积极的原型——科学家作为英雄——在影片和电视中作为核心角色出现的频度越来越高。这些趋势与科学家的刻板印象相反,并不像她们自己埋怨的这么负面。但是,更积极的原型趋势并不意味着科学家被逼真地描画下来。无论科学家被描画成书呆子、恶棍还是英雄,这种原型中的每一个科学家看上去都不像普通人。
第一种科学家原型是弗兰肯斯坦博士(Dr.),他为人险恶,对研究不负责任。那些研究常常注定要失败,其中的科学家恶棍也多半会以死亡告终。现今有关弗兰肯斯坦博士的影片你们也许都忘了,但这个名子却举世著称,例如反对转基因的人就把转基因乳品称为。值得一提的是,最早把弗兰肯斯坦博士搬上荧屏的制片人,恰恰是现代科技事业的奠基人之一爱迪生,在这部1910年的电影中,弗兰肯斯坦博士可不是背面形象,而是给你们展示新奇器物的执著发明家。
图|科学怪人
第二个精典的原型是科学家无能为力的服务于工业、军队、或邪恶大师。这方面,中国听众比较熟悉的包括《侏罗纪景区》系列影片中的科学家们,她们在首席执行官约翰·哈蒙德(John)的恐龙克隆公司InGen工作,并不考虑自己工作的负面价值。
科学家作为一个怪异、反社会的极客是娱乐影视中科学家的第三个原型。这些科学家涉足于她们的研究,舍弃了家人,同事或甜蜜的关系。这方面的事例包括克里斯托弗·洛伊德(Lloyd)在《回到未来》(Backto)系列电影中饰演的Doc角色(theDoc)。
图|回到未来
第四个原型,即当前影视中更多作为动作英雄和主人公频繁上镜的科学家。那些科学家一般也能彰显出道德的声音和力量。比如,《侏罗纪景区》系列影片中的主角艾伦·格兰特博士;新版《星际迷航》中的动作英雄斯波克;《后天》中的气候科学家的丹尼斯奎德;朱迪·福斯特在《接触》中饰演的女科学家等。与这一科学家兼任主角和英雄人物的类型密切相关的是科学家作为一个值得信赖、忠诚和聪明的配角越来越普遍,她们的同事或伙伴常常是影片中的主角,她们则常常能通过科学手段帮助同学揭发各类重要线索。
其实,在四大原型之外,尼斯白和都铎发觉虽然还有一种新兴的原型,其中科学家被描画成模棱两可的主角,但这些原型也展现了科学家们多维度的个性,这与此前的正负分明的科学家形象十分不同。在新版的《太空堡垒卡拉狄加》()中的角色波塔尔(Gaius)就是一个挺好的反例。波塔尔常常被描画成一个陷入窘境、自恋的科学家,才能形成令人惊讶的道德失误和破坏性行为。但是,他也常常表现出强烈的怜悯、道德敏感和对自己可疑决定的憎恨。在这方面,这个特殊原型显示出,在影片中的科学家开始在根本上具有凡人特点了,既能做好事也会做坏事,更多的时侯则在二者之间游移。
图|太空堡垒卡拉狄加
剖析科学家的形象
在科学传播界,对探究娱乐影视中科学家形象感兴趣的学者大有人在。常年执韩国传播学研究牛耳的宾夕法尼亚学院院长乔治·格伯纳()(就是这位提出涵化理论()的大腕,涵化理论觉得经过电视的常年薰陶,人们理解中的现实实际上是主流电视节目中呈现的,而不是真实世界中的现实)及其朋友从1980年代就开始探求影片中的科学家形象。
格伯纳等人1985年的研究表明,与其他职业相比,黄金时段电视中的科学家遭遇的负面刻板印象比列更高,更有可能成为暴力的被害者。例如,她们可能常常是影片中一个上场几十秒的配角,随着实验室在冲突中被毁灭而销声匿迹。
漫威影片中的反派科学家——佐拉博士|日本队长
但是,此后的研究则记录了过去二六年来科学家形象的积极转变。在1999年向英国商务部递交的一份报告中,格伯纳及其朋友更新了她们的剖析。她们得出的推论是,基于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搜集的数据,“没有理由宣称对科学家存在任何方式的负面描述。”好莱坞原先描画的科学家一般是邪恶的、性功能失调的恶棍。但1990年代以来,这些情况早已发生变化。
近来对电视内容的剖析否认了这一趋势。一项对2000年至2008年期间出现的日本黄金时段电视内容的研究复制了格伯纳的方式论,发觉科学家在电视中依然是相对罕见的角色(只有1%的角色是科学家),然而她们的形象几乎完全是正面的。在科学家角色中,81%被觉得是正面形象,其中一些最知名的事例包括《生活大爆燃》的伦纳德霍夫·斯塔特,16%的角色有好有坏,只有3%的科学家形象是完全负面的。
尼斯白和都铎的文章没有剖析为什么科学家的影视形象会出现这些演化。无疑,这也应当是时代大背景的产物。1960年代开始的环保和反(越)战运动,不断消解了二战中逐步完善上去的科学的正面和全能的形象,也推动了对科学家的指责(科学传播学科的发展在一定程度上也是对这些指责的回应),这自然也会扩散到各类影视作品中。但从1990年代后,互联网、生物技术、纳米技术、低碳科技等新兴技术在催生众多亿万富豪的同时,也在扭转科学的形象。
另外一点也值得讨论。现今西方的科学界日渐成为自由派的大本营(康奈尔学院96%的院长的政治募款投给民主党),这与好莱坞为代表的文艺界在意识形态上逐渐合流,对气候变化的各类宣传,就是科学界与艺术界联手的产物。
听众对科学家形象的认知
剖析科学家的娱乐影视形象,不仅呼应上述的社会背景外,也有助于我们了解公众对科学的想法是怎样被影响的。影视是公众了解科学的主要信息来源之一,对于中学生和成年人来说,娱乐媒体也可能预先打造她们对中学和非即将学习环境(如博物馆或科学中心)的印象、观点、知识和方向。
尼斯白和都铎的文章引述的一项研究表明,自从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科学家影视形象的改善,成人听众对科学家的刻板印象也在发生改变。这一研究强调,与1985年相比,2002年的马来西亚成年人对科学家持有负面刻板印象的可能性要小得多,但是更有可能觉得科学事业是自己或小孩的理想选择。
但与此同时,大多数德国人同时持有两种对待科学的心态:一方面称赞科学对社会进步的推进,另一方面则担心科学失控。在不怜悯形下,某一种心态都会被激活。科学家的影视影响就可能成为激活人们特定心态的信息。
后面提及了格伯纳所提出的涵化理论强调,与不太频繁观看电视的人相比,非常爱看电视的人们更有可能与电视上宣传的世界观保持一致。格伯纳对影视上的科学家形象的研究,正是着眼于验证他的理论(另外的理论验证案例是电视报导的暴力对人们认知的现实世界暴力发生情况的影响)。在格伯纳于1980年代的调查中,他控制了教育、年龄、性别、价值观、种族、科学知识和其他背景诱因后发觉,爱看电视的人对科学家和新技术更多持有负面观点,有更多的限制科学的意愿,觉得科学让人们愈加恐惧。
在1987年的影片《X计划》中,反派就是进行残暴植物实验的科学家|X计划
相比格伯纳这一1980年代的研究,前面提到的更近的两项研究,在调查听众对科学的心态方面,与影视上开始显得积极的科学家形象,有了愈加复杂的关系。2000年代,这些非常爱看电视的人在看待科学对社会的影响方面,比其他人持有更强烈的保留意见,但她们也更有可能对科学有更积极的信念。这种结果表明,观看电视给人们引起了有关科学的双重隐喻。
但并非所有影视节目都具有相同疗效。这些喜爱观看科学课程、生物医学研究节目、农业生物技术栏目和更普遍的科学节目的人群,对科学的心态常常更为积极。这表明,对电视娱乐节目的奇特类型的接触可以培养对科学的不同心态。这可能是由于,特定科学节目(例如科教节目)的听众本质上对科学饱含热情。也可能是由于,电视节目让人们熟悉了对转基因等争议较大的科技所涉及的道德维度,进而让听众减少了她们对这种技术的一些保留心态。
除了影视节目会对人们的科学心态导致不同影响美剧物理学家传记,受众自身情况也会影响她们对科学的想法。一项研究发觉,没有在学院学过理科的轻度影视节目听众(不一定是科学节目)更容易相信科学。与之相反,拥有学院理科经历的日本人若果大量观看影视,则对科学有更强烈的保留心态。这项研究并没有阐明出导致这些反常状况的诱因。其实是由于英国影视节目中,悬疑类节目好多,没学过理科的人看着过瘾,而前面介绍过,近来20年影视中科学和科学家的形象得到了整体改善。而学过理科的人,其实反倒认为这种悬疑作品不太真实所以不太乐意接受其中观点。
中国影视中的科学家形象
不论是哪些诱因引起了影视节目听众对科学和科学家心态的不同,有一点仍然不可证实,那就是英国影视娱乐节目与科学的关系相对密切,不论是拍摄科学家故事还是述说科学内容,或则哪怕是把科学家当作配角。虽然是前者也说明这个电影或电视剧与科学有点关系。
相比之下,中国影视中科学家形象就少得可怜。我见过的一项发在网上的2009年的研究(研究样本是2008年国外上映的影片)表明,中国影片中科学家与影片情节密切相关度是零美剧物理学家传记,而在国外放映的欧美影片相关度则为46.7%。很遗憾自此再也查不到有关中国的相关研究了。不过从直观上,这些情况没有改善多少。记得常常看到当时中央科教频道的编导讲她们理解科学有多困难。科教频道的编导仍旧这么,娱乐影视的制做人员估计就更是这么了。
日本影片《星际穿越》中的女主角墨菲就是一名化学学家|星际穿越
其实,国外放映的欧美影片与科学相关度更高,这可能与中国更乐意引进科学相关类型及悬疑片有关。但无论怎样,科学家无法登上中国娱乐影视荧幕,却是不争的事实,哪怕作为配角都甚少。后来,即使没有针对国产影片中科学家形象的经验研究,但想想中国的两部悬疑大片《流浪月球》和《上海堡垒》,不论内容怎么,上面却没有一个科学家角色。连最该反映科学的影片中都没有科学家,其他的影片就更可想而知了。
不仅上述两部国产悬疑大片外,我能想上去科学家作主角的比较晚近的国产片,就是把女科学家刻板影响发挥到极至的《南极之恋》了。客观地讲,这部电影与科学几乎没有半点关系,不过是想借一个女科学家的身分来彰显某种想象中的女学霸的刻板印象罢了。在这些情况下,所谓中国科幻影片元年的说法,即便有点华而不实。
女主角荆如意是一名高空化学学家|北极之恋
作者名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