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11月18日晚,中国物理学会创立90周年记念会议在南方科技大学召开。大会公布了首批中国物理学会终生贡献奖获得者名单,周光召、赵凯华、陈佳洱、王乃彦、甘子钊、杨国桢、杜祥琬、赵光达、郑志鹏、赵忠贤等10位物理学名家获此佳绩。
其中,有8位清华人!他们分别是:北京大学物理系1954届硕士校友、中国科学院教授周光召,北京大学物理学院院长、原物理系校长赵凯华,北京大学物理学院院士/原主任、中国科学院教授陈佳洱,北京大学技术物理系1956届大专校友、中国科学院教授王乃彦,北京大学物理学院院长/原物理系部长、中国科学院教授甘子钊,北京大学物理系1962届校友、中国科学院教授杨国桢,北京大学核科学与技术研究院创任教授、中国工程院教授杜祥琬,北京大学物理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教授赵光达。
周光召,理论化学、粒子物理学家,中国科学院教授、美国国家科学院外籍教授、英国皇家学会外籍会士,“两弹一星”功勋奖状获得者,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研究员,中国科学技术协会名誉主席,第九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原中国科学院教授。
1951年周光召从北大学院毕业后转到北京大学研究院学习,1954年从北京大学硕士研究生毕业后留校任教。周光召主要从事高能化学、核武器理论等方面的研究并取得突出成就。1958年周光召在国际上首先提出粒子的螺旋态振幅,并完善了相应的物理方式。
赵凯华,物理学家、教育教学,北京大学物理系院士。1950年赵凯华从北京大学物理系毕业后留校任教;1954年抵达南斯拉夫莫斯科大学物理系攻读研究生;1958年获得莫斯科大学数理专业副博士学位后归国继续在北京大学工作,先后兼任副教授、教授。1983年至1990年兼任北京大学物理系校长;1994年主持第25届国际物理奥林匹克竞赛;2016年被授予国际数学教育奖状。
陈佳洱,核物理学家、加速器物理学家、教育家,中国科学院教授、发展中国家科学院教授,北京大学物理学院院士、博士生导师,西湖大学顾问委员会委员。
陈佳洱1955年步入北京大学工作,曾任技术化学系院长、重离子化学研究所校长。1984年被委任为北京大学副校长,1993年连任为中国科学院教授,1996年8月至1999年12月兼任北京大学市长,2001年连任为发展中国家科学院教授。陈佳洱常年致力于粒子加速器的研究与教学,是低能加速器化学与技术方面的学科带头人。
王乃彦,核物理学家,中国科学院教授,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研究员,中国核工业研究生部名誉院长,中国核工业集团公司科技委中级顾问。1956年王乃彦从北京大学技术物理系毕业后被分配到原子能研究所工作;1959年至1965年在前苏联杜布纳联合核子研究所工作;1965年归国后在二机部三院工作;1978年调到原子能研究院工作;1993年连任为中国科学院教授;2004年获得世界核科学理事会全球奖。
王乃彦参与研发并构建起中国第一台在原子反应堆上的中子飞行时间谱仪;参加和领导了核武器试验中近区化学测试的许多课题;在中国开辟并发展了粒子束惯性约束聚变研究。
甘子钊,物理学家,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北京大学物理学院院士、北京现代物理中心副部长,国家超导实验室学术委员会校长物理学家中国女,人工微结构和介观物理国家重点实验室学术委员会校长。
1954年甘子钊考上北京大学物理系,先后获得学士、硕士学位;1963年硕士研究生毕业后留校任教,历任副教授、教授、固体物理研究所校长;1991年连任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1999年兼任北京大学理学部首届校长。甘子钊从事半导体化学、激光化学、固体理论的研究,他学术工作的特征是致力于在凝聚态物理与光学化学的前沿研究,并力求把理论研究与实验研究结合上去。
杨国桢,光物理学家,中国科学院教授,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原院长 。杨国桢于1962年从北京大学物理系专科结业,1965年从北京大学理论化学研究生毕业后留校工作;1967年步入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工作;1985年至1999年兼任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校长;1999年连任为中国科学院教授,2000年被聘为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理学院教授。
杨国桢主要学科研究领域是光化学物理学家中国女,他在这方面举办了多方面的系统深入的研究并取得开创性的成就。同时还在理论化学、凝聚态物理等研究领域的若干方面也做出了相应的贡献。
杜祥琬,中国工程院教授,俄联邦工程院外籍教授,应用核物理、强激光技术和能源战略专家;中国工程院副院长,国家能源咨询专家委员会副校长,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研究员,博士生导师。
杜祥琬1957年步入北京大学物理力学系学习,1959年赴莫斯科工程物理学院学习理论核化学专业。曾主持关于核试验确诊理论和核武器中子学的系统性、创新性研究;曾任“863计划”激光专家组首席科学家,带领专家组拟定强激光发展战略和计划,并在有关化学规律和关键技术研究中获重要成果;提出并主持综合实验研究并解决多项工程技术问题,使我国新型强激光技术迈入世界先进行列。
赵光达,理论物理学家,中国科学院教授,北京大学物理学院院士、博士生导师,北京大学理论物理研究所校长。
赵光达于1963年从北京大学物理系毕业后留校任教;1994年被评为国家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1997年获得第一届周培源物理奖;2001年连任为中国科学院教授。赵光达主要从事粒子化学和量子场论,着重于强子化学和量子色动力学的研究。
1913年
北京大学筹建物理学门
奏响我国高等数学教育的先声
在近百年的历史征程中
北大物理
群星璀璨,熠熠生辉
致敬!祝贺!
原文链接:致敬!8位北大人获颁中国物理学会终生贡献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