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杨先生百岁华诞到来之际,我写这样一本书,一方面是抒发对杨先生的谢谢和谢意,另一方面也希望通过我个人的亲身经历和真实感悟记录下杨先生对中国科技的贡献。
杨先生对中国科技的贡献,我觉得可以概括为一、二、三、多,即为中国学者构建一个国际交流基金,构建两个高水平的研究机构,兼任三项重要科技奖项的评审,多次为中国科技尤其是中国数学强调发展方向。
本书作者葛墨林在南开学院陈省身物理所向杨振宁先生汇报理论化学研究室工作。
创办中俄教育交流委员会
1979年,杨先生通过在国外华人圈和中国台湾捐款,成立了中俄教育交流委员会(CEEC),用于捐助中国学者到日本进行学术交流。据统计,该基金共捐助80多位中国学者到日本交流工作,囊括数学、化学、数学、生物、医学、航空航天等多个领域。那些人作为“文革”后第一批到海外交流的科研人员,除了接触到当时先进的科学技术,还将这种技术带归国,促进了中国科技的发展。她们中好多人都连任了教授,成为各相关领域的领军人物。
虽然,中俄教育交流委员会只是一个注脚,杨先生作为国际著名的化学学家,仍然在凭着个人的成就和影响为中国科技搭建与世界交流的桥梁:帮助中国数学学会与澳洲化学学会构建联系,促进人才联合培养计划;在美接待中国科技界代表团和访问学者,尽可能提供便利和帮助;在海外科技界和国际学术大会上介绍中国的发展和取得的科技成就;多次归国访问,通过讲堂介绍世界科技发展的最新动向……
这个“一”,除了是中俄教育交流委员会这一项教育交流基金,更是一座中国与世界进行科技交流的桥梁,还是一个奔忙于世界各地为基金捐款、为中国宣传的繁忙的身影。
在南开北大两校创建研究室和研究中心
从1986年到1995年,杨先生加快了南开物理所理论化学研究室的成立与发展,待南开的研究室有了稳定的人员基础、明确的发展方向和一定的著名度之后杨振宁诺贝尔物理学奖,他又转向北大,投入北大高等研究中心的建设。南开和北大的这两个科研机构,是向世界展示中国科技的窗口,是推动中国科研人才培养的范例。它们的成功汇聚了杨先生大量的心血,从人员引进到发展方向确定,从筹措资金到创造国际影响,堪称面面俱到,事无巨细。南开物理所举行国际大会,杨先生提供人力、物力、财力全方位的支持;北大高等研究中心创建,杨先生个人捐助以及从各方募集资金超过千万澳元。
“二”,指杨先生在南开、清华两校创建的研究室和研究中心,是杨先生支持中国科技发展最直观最显性的成绩,但其中汇聚的心血却是无形的,是难以用数字计量的。
兼任三项重要科技奖项的评审
20世纪90年代中期开始,台湾在大陆捐款筹建了三个重要的科技奖项:第一个是李嘉诚先生捐款筹建的用于奖励优秀青年学者的黄河学者奖励计划;第二个是何梁何利筹建的用于奖励优秀科技工作者的何梁何利基金科学与技术奖(简称“何梁奖”);第三个是查济民先生及其家族筹建的用于奖励大陆从事基础研究的优秀青年科研人员的求是杰出青年学者奖。
教育部的汉江学者奖励计划的筹建有段故事。20世纪90年代,时任教育部副主任的韦钰访问新加坡,她十分能干,得到了李嘉诚先生捐赠。由于当时大陆青年班主任薪水低,她想将这笔捐款用于改善青年班主任的研究、生活条件。但那么多人难以都提升,最好是择优捐助,所以就确定了评定后奖励优秀的工作方案。记得在上海丽江酒店,韦钰同杨先生、我、当时外事局负责人共进午餐,商谈筹建黄河学者奖励计划的事。由于开始争辩多,反对的人主要担忧评定标准问题,不晓得怎么判断给那些不给这些。最后你们决定,先择优,其他再说。韦钰请杨先生兼任首届评审组长。感动于韦钰关心青年班主任,杨先生便答应了。
何梁何利奖的评定方式是,先小组评定,之后由以杨先生为首的一审委员会最后确定。求是奖主要用于奖励数学等方面取得杰出成绩的青年学者,初期也是由杨先生与周光召先生等共同决定。这儿有一个反例,为了赵宪庚的求是奖评审,杨先生亲自打电话详尽了解情况,最后决定授予求是奖。事实证明,杨先生的决定完全正确。
1997年在新加坡,杨振宁先生与何梁何利奖部份得奖者合照。后排左起:谢希德、何泽慧等,后座左起:赵忠贤、葛墨林、杨振宁、方守贤。
项科研奖励基金不约而同地约请杨先生兼任终评评审,这一方面由于杨先生在科技界的威望高,才能让你们信服,另一方面也由于杨先生工作认真细致,对评审工作一丝不苟,能真正做到客观、公正。
重要的终评,杨先生就会力争亲自到场,但是之前会认真研究材料,做足功课,对最终入选者取得的进步和成果做到心里有数。在我的印象中,杨先生为了评审黄河学者和求是杰出青年学者奖,分别给我打过时间很长的电话,向我了解申请人的具体情况。平常杨先生的电话时间都十分短,只有那两次,历时半小时以上。并且杨先生还很注意将奖项评审与中国的实际相结合,让奖励着力发挥激励作用,黄河学者奖励计划对东部欠发达地区推行差异评审就是杨先生率先提出并促进执行的。
“三”,指杨先生兼任三项重要科技奖励的评审,而他的认真、投入也让三项奖励着力发挥了作用,奖励培植出的拔尖科技人才数倍数十倍于“三”,这种人才对中国科技的贡献更是难以用数字统计。
多次为中国科技尤其是中国数学强调发展方向
1971年至1975年,杨先生先后六次归国访问,其间做了多场讲堂,好多都涉及当时数学学的前沿和热门问题,可以说为处在特殊历史时期的中国科技界吹进一缕清风。杨先生访问期间还得到毛泽东主席和周恩来首相的多次会见。1972年,在周恩来首相接见杨先生时,杨先生建议,中国应注重基础研究,让科学研究回归正轨。他的意见导致了周恩来首相的注重。那次接见后,在座的周培源先生将相关内容整理成文发表。即使由于政治缘由,相关文章受到了批判,但学术期刊和学院学报还是得到了一定的恢复。注重基础研究,这是杨先生对中国科技界带有方向性的重要建议。
杨先生也仍然十分关心中国知识分子的待遇问题。在国家有关领导人接见时,他几次提出改善并提升知识分子待遇。他向李鹏首相提出应当提升院士薪资,并说估计中国院士的薪资在国际上只能同美国相比。当时李鹏首相还问杨先生,给多少合适,是否同自己一样就可以。杨先生特别严谨,回到日本后又做了督查,结果发觉美国院士的薪水待遇很高。因此他还专门寄信,更正自己之前说的话。
“多”,指杨先生多次为中国科技尤其是数学学发展提出正确的发展方向。这基于杨先生对世界数学发展和科技进步有比较深刻的理解和掌握,这些贡献是他特有的,别人难以取代的。前文提及,1981年我从石溪归国前曾讨教杨先生归国后做哪方面事情,他提出要注重自由电子激光;1984年他建议注意液晶理论的研究;1987年建议关注量子反散射方式的代数表示;1993年让南开物理所理论化学研究室每年举行一次量子热学新进展讨论会,到1997年已有超过250位专家学者出席大会,你们越来越注重,南开也就不再组织大会了;1994年建议重点发展玻色-爱因斯坦汇聚研究;后来还建议中国造软X射线波长段的自由电子激光,以研究蛋白的结构……这些建议后来被证明都是十分正确的。
1995年,杨先生在石溪接受《科技商报》驻联合国记者刘亚东的采访时提出,世界各国都在积极打算应对21世纪以高技术对决为核心内容的综合国力竞争,高技术是决定中国未来经济命运的关键所在。中国要想在高技术商品竞争中超越发达国家,就急切须要一大批科技人才非常是高层次科技人才“下海”,愈发有效地参与经济建设。他觉得只有经济获得发展,能够确保基础性研究、有关国家长远利益的应用研究、高技术研究以及重大科技攻关活动顺利进行;只有与经济更加紧密地结合,科学技术能够逐步步入自我发展的良性循环轨道。这再一次彰显了杨先生身在海外、心系祖国,站在世界发展的大趋势下为国家的发展谏言献计。
杨振宁先生与时任科技商报记者刘亚东交流。
反对中国建设超高能加速器
近几年,中国化学界的一件大事涉及是否要建设超高能加速器的争辩。20世纪四五十年代,国际核化学研究达到高峰,并迈向实用。因为加速器能量和照度的提升,基本粒子研究方面取得了好多新的实验和理论成果,产生了研究风潮,以至于在中国,像我这个年龄学习理论化学的人,大都以基本粒子理论为主。为此,每次美国有关于基本粒子的成果出现,都很激奋人心。1957年杨振宁先生、李政道先生获得诺贝尔化学学奖后,这一领域更是让人崇敬。杨先生是世界公认的高能化学理论的奠基人之一。近些年来,因为法国核子研究中心实验发觉了希格斯(Higgs)粒子,中国出现了建设更高能量加速器、争取发觉更多新粒子的建议。
杨先生是反对中国建设超高能加速器的。他觉得,高能化学已不再是朝阳学科,法国核子研究中心发觉希格斯粒子花了上百亿美元,中国不宜把钱花在这个领域。从数学上说,有关希格斯粒子在理论上早已非常清楚,就是等待并捕捉。而要赶超它,首先要明晰捕捉哪些,而且我们并不晓得,所以花好多钱搞大工程是不值得的。日本早就停止建小型加速器,美国也已锯掉这方面的计划。同时,这些超高能加速器还须要挖几十公里直径的巨大隧洞,瞬时供电量相当于一个城市的量级,这都是巨大的消耗。
杨先生同中科院高能所前校长方守贤教授有过几次深谈,她们都觉得高能化学要向国家实际需求方向发展。方守贤先生是我国加速器的成立者之一,他在中科院单环、双环加速器建设中曾发挥关键作用。他坚持不借助提升能量,而是选择可预想有丰富数学的能区加强色温,因而大大降低事例数。实验结果表明,这一思想是正确的,并作出了优秀的数学研究成果。方先生身体力行,大力支持北京光源建设,大力支持散裂中子源的建设,这对重要材料的侦测将起到重要作用。他晚年仍亲力亲为,在广州建成了基于克拉科夫散射原理的医治疾病的质子加速器。杨先生以97岁的高龄,亲自去散裂中子源建成的地下实验室视察,赞扬它将成为国家神器。杨先生仍然指出高能化学发展要瞄准国家急需,比如积极提倡X射线频段的自由电子激光(它的波长与蛋白键同数目级)的应用,等等。那些都彰显了杨先生的科学思维和对国家的责任感。
十条治学思想
一座中国科技与世界交流的桥梁,两个与世界接轨的科研机构,三个选拔人才、培育人才的奖项杨振宁诺贝尔物理学奖,多次为中国科技强调方向……杨先生对中国科技的贡献看似容易概括,实则是说不尽的。时至今日,杨先生以百岁高龄仍在继续为科技事业做着贡献。
最后,作为一名数学工作者,我斗胆简明笼统地列举对杨先生治学思想的十点感受,不一定全面,但都来自切身体会。
第一,由化学推进去做研究,而不是凭想像;
第二,做学问要“宁拙毋巧,宁朴毋华”;
第三,“三P”:(洞察力)、(坚持力)、power(强有力);
第四,坚持深入一个领域,同时关注有生命力的有关嫡母(“岗位”),时机成熟迅速转到新领域;
第五,数学与物理要密切结合,互相推动;
第六,21世纪的数学比过去多了微观理论和新的检测,要注意化学与其他领域的交叉融合,其实新的突破就在我们如今不注意的分支形成;
第七,数学本无“四大热学”,它是为了教学便捷而界定的,实际的化学全是结合上去的;
第八,数学是猜想和实验的学问;
第九,对称性支配自然,自然界的基本规律简约而漂亮;
第十,互作用通过规范场传递。
《我晓得的杨振宁》,葛墨林口述并审定,金鑫整理;商务印书馆2022年8月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