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1:发射“墨子号”卫星的目的?
潘:“墨子号”作为一颗科学实验卫星,主要有两个目的,一个是实用型的,为了实现超远距离星地之间的量子保密通讯,同时也有个基础科学的研究目标,要对爱因斯坦所提出的“量子热学非定域性”开展严格意义下的验证。
问2:“墨子号”卫星有什么新的发觉?
潘:“墨子号”发出之后量子通讯潘,性能指标远超预期,原先计划五年内完成的科学试验任务,在两三个月之内就完成了,所以有好多的时间对性能做一些改进,目前有比较大的进展。同时,“墨子号”已经把星地之间秘钥的成码量提升了40倍,如今嘀嗒一秒钟,大约才能传送40万个秘钥,早已才能满足一些初步的安全通讯需求。
“墨子号”还做了一个比较有趣的实验。由于量子热学和广义相对论目前还没有挺好地结合上去,针对有人提出的检验协调模型。“墨子号”做了实验,表明有些理论方案本身是不正确的,这是一个比较大的进展。
问3:“墨子号”卫星的局限性?
潘:希望还能尽快把量子通讯推向实用化,未来能否研发一颗中高轨的卫星,让它还能24小时全天候工作量子通讯潘,以填补“墨子号”只能在白天工作的遗憾,确保在更长时间里形成秘钥。
问4:关于指责量子通讯问题!
潘:量子热学与人们的生活经验有很大不同,哪怕是受过高等教育的人,对于量子通讯的先进理论都未必能挺好地理解。所以公众就会对量子通讯的科学性形成怀疑,担忧这项技术不成熟。
创新成果从形成到广泛应用,一般会经过三个阶段。在第一阶段,公众接触到一个全新领域的东西,最开始的反应一般是:不靠谱。例如最早的拍照机,你们认为精魄被吸到单反上面去了,都不太敢用。所以初期的量子通讯,有人觉得是伪科学,当它发展比较成熟以后,又认为这个技术还没有广泛应用,有疑点。“现在我们确实有好多创新性的成果早已走在世界前沿,我们应当有自信。”
目前,量子通讯正处于第二阶段到第三阶段转换的过程当中,须要做大量的科普工作。“当量子通讯被广泛应用后,你们认为没哪些稀奇了,创新过程也就完成了。”
问5:信息安全问题。
至于量子通讯的作用,潘建伟说,信息安全对国家、对个人都十分重要,小到建行帐户的密码保护,大到无人驾驶的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