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淦昌(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教授、核化学家)
王淦昌(1907年5月28日—1998年12月10日),出生于安徽芜湖,核化学家,中国核科学奠基人和开拓者之一,中国核装备研究与发展的主要奠基人之一,“核化学家” “两弹一星功勋奖”获得者,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教授,参与中国原子弹、氢弹原理突破和核装备研制开发的实验研究和组织领导。1933年柏林研究所博士学位,曾任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教授、九三学社中央名誉主席。
他曾经在数学界赫赫有名,却在成名后突然躲进了戈壁滩; 他的发现帮助至少6人获得了诺贝尔奖,而他本人却因为一个选择而错过了这一生的诺贝尔奖; 太空中的一颗小行星与他同在,他以儿子的名字命名,但这个名字却被锁在机密文件柜里17年; 在“两弹一星功勋奖”的23位获奖者中,他的光彩无与伦比。 他就是我国著名核化学家、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教授王淦昌。
王淦昌出生于动荡的清朝。 幼年父亲去世,独自靠放羊为生。 他的祖父仍然鼓励他:“中国不缺牧羊童子,缺的是有文化的人。” 他很聪明,从高中一路考到了北大。 他通过学习丢掉了放羊的鞭子,走出了乡村。 并走出了自己的人生道路。
1930年,王淦昌离开家乡,前往科学王国德国留学。 在柏林学院学习期间,师从著名女数学家迈特纳。 有一天,王淦昌批评了迈特纳实验室其他人所做的一项实验,认为这个实验可以发现一种全新的粒子。 本来,迈特纳夫人并没有理会这个年轻人的建议。 直到三年后,日本人查德威克才用王淦昌的方法发现了中子,并获得了最初的诺贝尔奖。 迈特纳得知此事后后悔不已。 ,于是他主动向王淦昌道歉。 事实上,他与诺贝尔奖失之交臂,王淦昌并没有因此责怪老师。
图为1966年12月王淦昌(左)、聂荣臻(中)、朱光亚(右)在核试验基地
1956年,王淦昌作为中国代表在南斯拉夫杜布纳联合核研究所担任研究员,从事基本粒子研究。 在这项工作中,他领导的研究团队发现了世界上第一个反西格玛负超子,填补了微观宇宙系统的空白,震惊了国际学术界。
这时,王淦昌收到了一封来自国外的机密电报。 他的回答只有6个字:“我愿以我的祖国为誓!” 他获得了诺贝尔奖,放弃了对个人荣誉的追求,到山西大漠当一名无名英雄,刻苦钻研他的原子弹事业。 在这里他隐藏了自己的名字,切断了与外界的一切联系,不再在学术界露面,不再探索自己感兴趣的科学,也不能告诉亲朋好友自己正在研究的项目,甚至连自己的家小。 他仍然义无反顾地选择了这条路,抗拒高原沙漠的艰辛,每一次实验都亲力亲为,常常不顾身体健康工作到凌晨,不禁太想念亲人,于是他给亲人写信摆脱相思之苦。
1960年,中国原子弹研发进入关键阶段,但苏联拒绝援助中国,苏联和俄罗斯专家一夜之间全部撤出,研发工作无法继续进行。 正当大家担心的时候,一位对华友好的南斯拉夫专家在临走前悄悄告诉科研团队:其实我们已经走了,但是在这个领域我们还有王淦昌。
日复一日地学习,年复一年地努力工作。 1964年10月16日,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 巨大的火球轰动了全世界。 直到这一刻,中国人民才真正站起来了! 但王淦昌并没有停下来,很快就开始研究核弹。 不久之后,中国第一颗核弹也成功引爆! 中国从原子弹研制到核弹只用了2年零8个月的时间。 这些进步速度远远超过了当时其他技术最先进的国家! 你们都激动不已,称他为“核弹先驱”,他却说:“这是数千名科技人员共同努力的结果,我只是其中之一。”
1969年,西方穷尽各种技术,阻碍我国核设备发展。 迅速完成地下核试验成为当务之急。 作为领导者中国著名核物理学家,王淦昌自然知道事情的紧迫性。 为了能够正常开展工作,他很着急,建议大家顾全大局:“我们的时间非常宝贵,与西方核大国相比,谁赢得了时间,谁就赢得了主动!” 在他的努力下,矛盾得到化解,研究院的人们再次团结起来,进行了三次地下核爆炸实验,取得了辉煌的成果。
王淦昌隐匿艺名17年,从未抱怨过。 直到有一年的除夕夜,邓稼先抽泣着,提着酒壶对他说:“我已经叫你王晶同志好几年了,明天,我们再叫一次王淦昌同志吧!” 大家互相拥抱,痛哭流涕……
图为王淦昌在图书馆查阅资料
1978年,71岁的王淦昌调回广州,担任核工业部副部长、原子能研究所所长。 四年后中国著名核物理学家,他辞去职务,带领研究所的一个团队继续进行激光核聚变研究。 有人问他为什么辞职。 他说:“要成为一名科学家,而不是成为一名科学官员,我不必继续担任其他人可以兼任的工作。而且有一项工作我永远不会放弃,那就是科学研究。”
直到晚年,王淦昌仍然忙碌在科研第一线。 周围的人都劝他注意身体健康,他却笑着说:“我们应该要求自己走在世界科学发展的前列,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带领青年人发展我们的事业。”科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