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中国数学的完善与发展
第一节 晚清西方数学知识的传承
第二节 20世纪上半叶中国数学的初步建设
1. 海外教育及数学人才培养
2.大学化学教育的建立
三、数学研究机构的设立
4、化学会及专业期刊的建立
第三节 20世纪下半叶国家对化学的重视及其成就
第四节 数学发展与学术传统
第二章 当代中国应用光学、激光约束聚变与非线性光学的学术谱系
第一节 王大珩应用光学学术谱系
一、中国应用光学的发展历史
二、王大珩应用光学学术谱系的构成
三、王大珩应用光学学术谱系的学术传统
四、王大珩应用光学学术谱系的由来
五、王大珩谱系代表人物学术传记
第二节 王淦昌激光约束聚变学术谱系
1. 我国激光约束聚变研究的发展历程
2. 王淦昌激光约束聚变学术谱系结构
三、王淦昌激光约束聚变学术谱系的学术传统
4.中国激光约束聚变物理学家学术传记
第三节 陈创田非线性光学材料学术谱系
1.中国非线性光学发展史
2、陈创田组织研发“中国品牌”非线性光学晶体
三、陈创田非线性光学材料学术谱系的结构和学术风格
4.中国非线性光学材料研究成功的激励因素
5.非线性光学材料学术谱系代表人物陈创田学术传记
第三章 当代中国半导体化学家的学术谱系
第一节 中国半导体化学发展史
1. 奠基初期(1950-1956)
2. 规划与发展(1956-1966)
三、苦难磨难(1966-1976)
四、改革与进步(1977-2010)
5、我国半导体化学发展特点
第二节 中国半导体化学家学术谱系表及代际分析
1. 半导体理论化学家学术谱系表及代际关系
2、半导体材料与器件与电子科学家的学术谱系表及代际关系
3、半导体化学家学术谱系代际推广的形式
第三节 当代中国半导体化学家的学术传统
一、黄坤半导体化学的学术研究传统
二、谢希德半导体化学学术研究传统
第四节 中国半导体化学家学术传记
第四章中国当代高能实验化学家的学术谱系
第一节 我国高能实验化学的发展历程
1、萌芽与基础
二、新中国成立后的学科、机构和人才队伍建设
3、科研设备建设
4 实验研究进展
5. 我国高能化学发展特点
第二节 中国高能实验化学家的学术谱系结构
1、高能实验(加速器、宇宙线)化学家学术谱系
2.中国高能实验化学家学术谱系结构及代际关系探讨
第三节 中国高能实验化学家学术谱系的历史发展
一、家谱的来源
2、科研团队和人才培养机制
3. 高能实验学术谱系的初步发展
4、国际交流对高能实验学术谱系的影响和影响
5. 我国高能化学家现状及分布
第四节 我国高能实验化学学术传统探讨
一、中国高能实验化学家的研究传统--以赵忠尧家谱为例
2. 中国高能化学家的精神传统
三、中英学术传统的简单比较与讨论
第五节 中国高能实验化学家学术传记
1.高能实验化学家
2.促进剂化学家
3.宇宙射线化学家
第六节 附表
1. 高能(粒子)化学获奖成果及主要贡献者
2. 中国化学会高能化学分会历届理事会
3. 中国化学会粒子加速器分会历届委员会
第五章中国当代理论粒子化学家的学术谱系
第一节 我国理论粒子化学的发展历史
一、20世纪上半叶中国学者对基本粒子论的研究
2、新中国成立后本土粒子化学研究团队的出现和粒子理论的普及
3.杜布纳的粒子理论研究
4、“文革”前粒子论研究的高峰:“地层模型”研究
五、“文化大革命”的伟大成就:规范领域研究
六、粒子理论研究的复兴与对外交流大门的打开
7. 理论化学研究所的成立与新时代我国理论粒子化学研究
第二节 中国理论粒子化学家的学术谱系结构
1. 中国理论粒子化学家的学术谱系
2.中国理论粒子化学家的学术谱系结构及代际关系探讨
第三节 中国理论粒子化学家学术谱系的历史发展
一、家谱的来源
2. 中国粒子化学家学术谱系的产生和初步发展
三、改革开放前后对理论粒子学术谱系发展的不同影响和变化
4. 我国粒子化学家现状及分布
第四节 我国理论粒子化学学术传统探讨
一、中国理论粒子化学家的研究传统
2. 中国粒子化学家的精神传统
三、中日学术传统的简单比较与讨论
第五节 中国理论粒子化学家学术传记
第六章 当代中国化学家学术谱系的特点及影响其发展的因素
第一个血统的特征
1、血统来源具有美国“移植”的特点
2、物理技术研究谱系第一代、第二代成员之间不存在师生关系
3、谱系链式结构与网络式结构并存
4、谱系精神传统突出,学术传统淡漠
第二节 影响谱系发展的激励措施
1. 物理学家自身的激励
2. 社会激励
参考
指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