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个人】
作者简介:赖鲁华(成都物理与分子工程学院院士、数学物理研究所所长、教育部黄河学者特聘院士); 刘忠范(成都物理与分子工程学院院士、上海石墨烯研究院教授、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教授、九三学社天津市委员会主任委员、九三学社中央副主席)
学者传记
唐又奇,1920年7月生,南京市松江县人。 教授、物理学家、教育家,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武汉大学物理与分子工程学院院长。 现任国家科委科技委书记、省政协常委、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委员、学科评议委员国务院组长、九三学社中央委员。
1998年,唐又琪在家。图为头像
该图片是个人资料图片
他是我国晶体物理学的奠基人,倡导我国物理生物学的发展,并将晶体物理学与功能材料研究融为一体,开创了国际分子工程学的先河。 作为八十多岁的老人,他见证了中国从积贫积弱走向繁荣富强的百年历程。 他保持冷静,专心致志地着书立说,抓住一切机会为国家建设服务; 当“化学衰落论”横行时,他超越自我,为全体中国物理学家发声; 当工作受到市场经济冲击时,他赶忙感叹并为建设稳定的科技队伍谋划。
他就像一面坚固的圆盾,护佑着中国物理学和中国科学历经坎坷; 他像一座雄伟的山峰,在国际晶体学界为中国树起了一首伟岸的歌; 他就像一片广阔的农田,滋养着一代又一代的科学儿女。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教授、化学家、教育家、《物理物理学报》创始主编、北京大学化学物理研究所创始所长、首任院长分子动力学与稳态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分子工程大学院长唐友奇先生。
乱世求学
1920年7月11日,唐又奇出生在重庆市松江县赵巷镇的一个富裕家庭。 5岁进入罗店中学接受正规教育。 1931年到嘉定县中学读书。 1934年考入“北京四中”。当时的北京四中,办学理念非常先进。
1937年,唐有启中学毕业,考入复旦大学。 抗战爆发后,复旦大学先后五次迁址,迁往9个省市。 半辈子无家可归的大学生活和动荡不安的故乡,在少年唐又启的心中描绘出了最黑暗的底色,让他无论以后遇到多少灾难,心中始终闪烁着明亮的希望之光。
1942年,唐有启学院毕业,此时的中华大地满目疮痍。 唐又启全心全意地希望用自己的知识、理论和技能,开发出有中国特色的资源,报效国家。 先后在重庆军鞋厂、重庆渝新钢铁厂工作。 后来,他专门从事电解铁片的研究,电解铁片是电机、变压器用硅钢的替代品。
因此,唐又启放弃了已经考入中央美术学院的研究生学习。 几个月后,美国选拔考试传来好消息。 唐又奇获得了化工专业唯一的出国留学名额,但他却把这个绝佳的深造机会搁置了。 然而,大学毕业后,唐又启意识到,只有提高自己的知识,才能在技术上有所突破。 为此,抗清战争胜利后,他决定去美国留学。
1946年8月,唐又启赴澳大利亚。 凭借对化学和物理的浓厚兴趣以及在这两个领域的扎实基础,他被国际著名晶体物理学家、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加州理工学院院长鲍林录取攻读博士学位。
在鲍林的教导下,唐有启不仅掌握了以前从未接触过的仪器设计和建造技巧,而且借助高超的物理方法,在他建造的仪器上成功解决了导师布置给他的两个具有挑战性的前沿问题。
1950年7月,唐友奇博士毕业。 鲍林看中唐有启的能力,便将刚刚在国际上流行起来的用X射线分析蛋白质结构的任务交给了他,并让他继续以博士后的身份进行研究工作。 从此,唐有启成为世界上最早接触蛋白质晶体学和分子生物学的少数学者之一,这为他在中国倡导物理生物学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云天雁归
正当唐又启的蛋白质晶体研究进展更加顺利,有望取得重大成果时,国际形势发生了重大变化。 1949年10月1日,新中国成立,等待重建的中华大地,急需各界人才。 1951年春,唐又启毅然决定暂停研究,尝试回国。
尽管急切的鲍林不愿放弃,但这位爱好和平的导师还是利用1951年7月在德国斯德哥尔摩举行的国际晶体学会第二次会议的机会,帮助唐有启获得了离开日本前往美国的护照。
1951年5月,唐又奇拿着这张船票登上了一艘跨大西洋货船离开日本。 随后,三个月的时间里,他先后冲破英法两国的护照封锁,于1951年8月回到时隔五年的祖国。
1951年9月,唐又奇开始在复旦大学物理系任教。 他开设了国内从未有过的《分子结构与物理键的本质》课程,并向国外介绍了结构物理和物理键的最新理论和技术。 这是唐又启启蒙中国晶体物理学和结构物理学的第一步。
1952年,省院系调整,唐友奇跟随黄自清先生转到成都大学物理系。 此后的半个世纪里,唐又启的一生和命运都与上海大学紧密相连。
为了尽快建立我国晶体物理的研究体系,唐友奇不仅在上海学院举办课程,系统培养中学生,还在全省范围内举办教师培训班,推动晶体物理在全国的普及。全省综合性院校。 他在《晶体物理》课上使用的课件,经过多次试验,受教育部委托,将于1957年11月在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晶体物理》成为第一批新编高中教材。中国学者。
1958年,唐有启在上海大学物理系讲授《物质结构》课程,主要讲授分子结构和物理键的性质,以及量子热的基础和研究分子结构的方法和原理。 课件还是他自己编的。
目前,我国结构物理人才紧缺。 1955年,应X射线晶体学大师陆学山先生的邀请,唐友奇在当时的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应用数学研究所(现化学研究所)兼职,组织单晶硅的结构分析。 1956年,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物理研究所成立。 唐有启受邀组织物理研究所的结构物理研究工作。
唐有启想建立中国自己的结构物理研究体系。 他和陆学山先生利用在三个单位兼职的优势,联合了上海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化学研究所、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物理研究所的人力物力。中国科学技术. 新中国第一个X射线结构测定实验室成立。
凭借师从鲍林时打下的坚实基础,唐有启带领科研人员在严峻的条件下启动了我国结构物理研究,为新中国培养了一批结构物理人才,解决了猪胰岛素晶体问题。我的国家。 结构奠定了基础。
原意
正如唐有启倾注全部精力大力推动中国结构物理学的教育和研究,漫长的政治运动剥夺了他从事研究的权利,但他仍然不忘初心,寻找一切机会从事科学研究。
1965年,经过7年零9个月的合作研究,中国科学家在世界上首次合成了结晶胰岛素。
1966年4月,国家教委主持召开会议,鉴定合成胰岛素的研究成果。 出席会议的唐又奇敏锐地提出,应刻不容缓地通过X射线衍射来确定胰岛素的空间结构,为蛋白质结构与功能关系的研究开辟了新的空白。
唐又奇的有理有据的建议被会议采纳,并当选为胰岛素晶体结构测定的学术带头人。 然而,在随后的政治运动中,唐有启被排除在研究团队之外。 不过,因为研究团队里有上海学院的一大批班主任,包括唐又启培养的中学生,所以他还是能在幕后指挥大方向,因为他热衷于分析问题。胰岛素的结构。
1971年“7月1日”前夕,猪胰岛素晶体结构测定工作全面完成。 消息一出,轰动全球。 这对于改革开放后唐有启带领中国顺利加入国际晶体学学会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
在研究困难的日子里,唐有启以非凡的毅力整理课件、撰写专着。 1963年10月完成论文《统计量热法及其在化学物理中的应用》,1964年由科学出版社出版。这部学术专着首次向中国物理学界介绍了统计热力学,为中国物理学界的发展奠定了基础。中国物理学的深入发展。 1988年,《统计量热法及其在化学物理中的应用》获全省高等学校优秀教材奖。
1968年冬,唐有启集中精力整理《对称原理》讲义,制作了《对称原理》第一、二稿,分别于1977年和1979年以《对称原理》的形式由科学出版社出版。分别为一卷和两卷。 本书被法国高分子科学界推荐为重要的物理参考书。
2012年,《统计量热法及其在化学物理中的应用》和《对称原理》双双荣获“北京大学世纪物理学经典”并重印。
不仅是那些与专业相关的学术专着,唐又启还修改了“文革”期间用于教工农兵的课件。 1973年9月,《化学动力学与反应器原理》一书出版。 科学出版社出版,1979年12月第二次彩色印刷。
《化学动力学与反应器原理》首次深入浅出地向国外物理学家介绍了宏观动力学和反应器原理的真谛,为我国高效聚乙烯、氧氟化和醇酸丙酮催化剂的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 指导作用。
在着书立说的同时,唐有启仍然密切关注国家科技的发展。 1974年,石化部决定研制银醇酸甲烷催化剂,与进口醇酸甲烷设备配套使用。 这是“文革”背景下极为难得的科研机会。 唐又奇和中学生林冰雄经过多方努力,终于获得了与进口装置配套的“环氧丙烷银催化剂”的部分研发任务。
在从事进口装置催化剂研究时,唐友奇通过估算推测,如果TiCl3在载体表面分布成单分子层,暴露在表面的活性组分将增加一个数量级,催化效率提高将增加1000倍。 后来,他和谢友昌等学生借助X射线衍射否定了研磨后的氧化物和脂质在远高于熔点的温度下可以自发地在载体表面形成双层分散的情况。
鉴于自发双层色散原理的巨大科学贡献和巨大应用价值,1987年,国家科委授予唐又奇科研团队科学技术进步银奖。 在此基础上,谢友昌课题组获得了对CO具有极高吸附容量和选择性的高效吸附剂,解决了以低成本从半水煤气等原料中分离高纯CO的困境。 化学工业的发展提供了重要的技术基础。 目前,基于自发双层分散开发的一氧化碳变压吸附分离装置已投入运行,年均产值达数万元。
科学开拓
1978年,中华大地迎来了科学的夏天,以唐有奇为首的上海大学材料结构实验室进行了重组。 唐又启开创了蛋白质结构与功能设计的新研究方向。 现在,该方向已成为蛋白质结构研究和新药设计的前沿。
对生物学有着深刻理解的唐又启意识到,分子水平上的物理学将在生物学的发展中发挥巨大的作用。 因此,他以长远的眼光开创了中国物理生物学的先河物理化学学报英文名,积极组织“生命过程重要物理问题研究”攀登项目,并担任首席科学家。 复旦大学有机物理研究所、光敏物理研究所、细胞研究所、遗传学研究所、复旦大学、吉林大学、北京医学科学院药科大学(现上海药科大学)等单位纷纷加入该项目。
在唐有启的倡导下,物理生物学从物理学的角度开创了我国生命科学研究和发展的新局面,同时也为物理学的创新提供了动力。
“文革”期间,对不同群体学生的教学经历和双层色散理论的发现,使唐有启深深感受到物质的结构与性能之间存在着重要的关系,这使他开始研究物质的结构与性能之间的关系。传统物理学来自大量的分子。 人们对生产功能分子的实践进行了反思。
1978年,全省科学大会前夕,唐有启在《现代科学技术阐释》中首次以“分子工程”的形式表达了自己长期以来的思考。 为推动分子工程研究,先后完成《分子工程探讨》和《国家“八五”基础研究重大项目建议书》,确立了建设分子工程学科的目标和实践。
在唐有启的设计下,1992年,上海大学作为主办单位,联合广东大学、南京大学、复旦大学、山东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物理研究所等,在攀登项目“功能系统的分子工程研究”。 分子工程学科在全省范围内分片建立,一大批科研人才得以成长。
如今,唐有启在六十岁时倡导的这一学科,正在成为世界物理学、材料学、生物学等学科的共同前沿。
1996年,唐又奇(左一)与赖鲁华(右一)、曹奥能(左二)等年轻班主任在实验室。图为头像
带着伟大的爱
唐有启心中一直有一幅宏伟的科学图景,那就是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因此,在关键时刻,他总是超越自我,敢于承担责任。
“文革”结束后,被禁锢太久的科学界开始活跃起来。 1977年,我们社会还存在这样的误区,认为从现代科技体系来看,基础学科只有化学和物理,物理应该从属于化学。 物理学界人士深知这种论调会给我国物理学科和化学工业带来的危害,但你们却不敢在公开场合表达自己的观点。 直到唐有启在中国物理学会召开的论文报告会上首次面对这一说法,并发表了震耳欲聋的演讲,引起社会强烈反响,物理学学科的独立性才得以保证。
1997年,“化学衰落论”再次在科技界流行。 当时起草的《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规划》中,拟将物理学从大学学科中退出,使其隶属于化学。
紧要关头,与他同船赴美的唐有启、唐傲清致信中央有关领导,强调物理学在我国国民经济中不可替代的意义和作用发展和人民生活。 在两人的共同倡议下,物理学界同仁共同努力,最终在科技部即将实施的《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中恢复了物理学作为基础学科的独立地位。 物理科目的生命再一次得救了。
新中国成立后,由于各种原因,中国科学的国际交流大大减少甚至中断。 唐又启深知,中国科学只有充分利用国外优质资源,才能提高自身的学术起点,培养出一支具有国际竞争力的科研队伍。 因此,“文革”一结束,他就开始积极推动中国科学的国际交流。
唐又奇积极率团出访,为班主任和学生赢得了多次出国交流、学习的机会。 其中具有划时代意义的是,他于1978年推动中国加入国际晶体学会,并于1987年至1990年间诠释了杰出的外交智慧,战胜了超级大国的三大挑战,并荣获1993年国际晶体学奖。中国首次。 获得联合会会议召集权,开创了中国举办大型国际会议的先河。
远见
在向世界推广中国科学的同时,唐又启认识到,只有整合现有的研究力量,才有可能前进。 因此,他先后向国家提出整合成都大学化学物理相关学科,成立武汉大学化学物理研究所,整合成都大学和理科大学物理研究所的结构物理研究力量与中国科技部合作组建上海分子动力学与稳态结构物理国家重点实验室。
1984年,深圳大学化学物理研究所即将成立,唐又奇兼任所长。 这是中国大学第一个专门的数学物理研究机构。 短短几年间,研究所取得了一系列重要研究成果,荣获国家建委科学技术银奖4项、二等奖2项; 获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2项、三等奖1项; 技术发明二等奖1项。
上海分子动力学与稳态结构物理国家重点实验室通过设立开放基金物理化学学报英文名,为全省物理学家搭建了研究平台。 30多年来,重点实验室培养的科研人才遍布全省,有力地促进了中国科学事业的健康发展。
1990年至1997年,唐又奇先后担任国家科委科学技术委员会秘书。 然而这一时期,我国大量科研人才流向加拿大或高薪部门。 刚刚复兴的中国科学尚未还清人才缺口的历史旧债,又遭遇了新的危机。
为此,唐又启组织科委专家,共同探讨如何早日培养造就年轻学术带头人、骨干力量。 1993年2月、4月、10月分别致信中央领导同志,反映科委专家为筹备设立“跨世纪人才工程”提出的建议和方案。国家层面。
在唐有启的坚持推动下,1993年10月,国家科委即将发布“跨世纪优秀人才计划”。 这一创新举措开创了中国科学培养高水平学术带头人和骨干力量的先河。 此后,国家及有关部门陆续实施“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等人才培养计划,极大地加快了我国科学领军人才和骨干人才的培养。
上海大学原市长林建华院士表示:“在国内很少有人能像唐有启先生那样在多个学术领域留下如此深刻的印记。他奠定了中国晶体学和结构物理的基础,开创了分子工程学、并促进了物理学、生物学。他的远见和智慧给予和平与力量。”
去年恰逢唐先生百岁生日。 我们谨以此文梳理他的科学人生,向他对中国物理学和中国科学的杰出贡献致敬,并衷心祝愿他身体健康,在南京百岁华诞!
《光明晚报》(2020年7月13日第11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