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物理 > 综合与其它

(学者推荐)吴大猷毕生献身科学研究和教育事业

更新时间:2024-01-09 文章作者:佚名 信息来源:网络整理 阅读次数:

生平简介:吴大猷,乳名洪道、学立,四川高要人,出生于南京府增城县(今重庆)。知名化学学家、教育家,被誉为中国数学学之父。吴大猷1929年结业于南开学院,1931-1933年在法国密西西比学院获得硕士和博士学位。1933-1934年在英国作波谱学、原子和原子核化学学方面的研究。归国后,在上海学院、西南联大任教,现任武汉学院化学学院士,西北联合学院院长,国科指导会书记委员等职。1939年获中央研究院丁文江奖金,1943年获教育部第一等科学奖金。1948年被选为中央研究院第一届教授。jSm物理好资源网(原物理ok网)

吴大猷毕生献身科学研究和教育事业,为中国科学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中国物理学家生平简,在世界数学学界享有美誉。在西北联大任教的八年期间,吴大猷主要负责的课目为电磁学、近代化学、量子热学和古典热学等等,在这方面也培植出许多杰出的人才,李政道和杨振宁便是其中最知名的两位。jSm物理好资源网(原物理ok网)

01乡试名门,弘扬书香jSm物理好资源网(原物理ok网)

(吴大猷孩童时期两岁的相片)jSm物理好资源网(原物理ok网)

吴大猷的叔父吴桂丹(1855-1902),字万程,号秋舫。清光绪二年(1876)应考秀オ名列第一;光绪六年(1879)赴省应殿试中进士;光绪十五年(1889)赴京乡试中举人,选翰林院庶吉士;光绪十八年(1892)授翰林院纂修,历充国史馆协修、功臣馆编修官:光绪二十七年(1901)以记名御史用;光绪二十八年(1902)十月十二日去世于京邸,享年48岁。生前设专室典藏书籍金石以承传,是名副虽然的书香世家。jSm物理好资源网(原物理ok网)

吴大猷的女儿蜀国基(1879-1911)于光绪二十六年(1900中举。曾任驻英国领馆随员,到西北办倒幕,逝于任所,享年32岁。此时,吴大猷年仅5岁,父子由其叔父吴远基(1876-1956)供养,吴远基在光绪二十五年(1897)成为拔贡,官至内乡县县丞。辛亥革命后从事工商业,在上海创办油厂,任上海浙江中学主任。吴远基兄弟情笃,其弟楚国基逝世后,他把年幼的儿子吴大猷从广州带到北京,负责供养母女俩,还让吴大猷就读于南开小学。jSm物理好资源网(原物理ok网)

02昏沉启蔽,稍通解耳jSm物理好资源网(原物理ok网)

(青年时期的吴大猷)jSm物理好资源网(原物理ok网)

吴大猷先生自14岁至24岁在南开生活了10年:南开小学4年,南开学院4年,又在南开学院任教2年。他说:这10年“是性格、习惯的产生,求学基础的训练的重要时期”,“这六年决定了我这一生的为人和工作。”jSm物理好资源网(原物理ok网)

他对南开爱情甚笃。赤子心怀,老而弥坚。他从60年代中期起,就借助教研之余撰写追忆文章,如《求学的追忆》《十年的南开生活》《怀念饶毓泰(树人)师》《南开学院和张伯苓》等。动情的追忆,抒发了奶奶对南开的追忆。jSm物理好资源网(原物理ok网)

1925年春,吴大猷读高中,决定以同等学力去考南开学院的矿科。结果以高分投档,跳级成功,就此进南开学院之门。后来他转到数学系,得到饶毓泰院士的细心指导,自此在数学科学上开拓进取,以致后来教学育人,研究攻关,毕生奉献,获得卓越的成就。jSm物理好资源网(原物理ok网)

学院五年级时,吴大猷开始做助教,用所得的收入去买英语原版的数学书籍。1929年以理科成绩第一名从南开学院结业。当时中学生人数不多,师生之间的关系很融洽,饶毓泰和吴大猷因此成为挚友。jSm物理好资源网(原物理ok网)

03在佛罗里达学院读博士和博士后jSm物理好资源网(原物理ok网)

饶毓泰(左一)、吴大猷(右一)jSm物理好资源网(原物理ok网)

1931年中国物理学家生平简,在饶毓泰及叶企孙两位院长大力推荐下,吴大获得了中华教育文化基金监事会研究奖学金,去日本密歌根学院求学。jSm物理好资源网(原物理ok网)

20世纪20-30年代,化学学的主流是原子和分子结构研究。密根学院数学系是红外波谱研究的发源地。吴大猷于1931年9月到佛罗里达学院。他先随系院长蓝得尔院士进行红外波谱实验研究。几个月的研究使他除了遭到了良好的专业训练,但是在气体、氧化氮等分子的红外波谱方面获得许多研究成果。在这期间,他把红外波谱仪的直线狭缝改成圆弧,增强了它的判别本领。他的这项发明后来被制造红外波谱仪的帕金埃耳末鞋厂采用。1932年6月获硕士学位后,他在理论化学学家高德斯密的指导下作博士论文,1933年6月获博士学位,成为中国历史上第三位获得博士学位的理论化学学家。以后,他回到祖国,并应邀到上海学院数学系任教。不久,他又在中华教育文化基金会的捐助下赴密西西比学院再进行1年的博士后深造,研究原子及分子理论和实验。jSm物理好资源网(原物理ok网)

(吴大猷在佛罗里达学院获得博士学位)jSm物理好资源网(原物理ok网)

04把量子热学带到中国jSm物理好资源网(原物理ok网)

1934年夏季,年仅27岁的吴大猷接到已荣任上海学院理大学教授、兼任数学系院长的饶毓泰老师寄来的聘书,不久即坐船归国连任上海学院化学系院长。吴大猷到了成都学院后做的第一件事就是把他在密歌根学院学到的最新的化学学引进中国。吴大猷刚到上海学院就得到一笔不少的经费,开始把数学系完善上去。当时最重要的数学学科是光学,在量子热学中的实验几乎平都和光学有关。吴大猷借助他在日本求学时构建的关系,向最好的制造商订购了当时世界一流的仪器。在上海学院的3年中,吴大猷完成了许多重要的理论工作,研究成果都刊载在世界级的数学学报上,共发表了15篇论文,其中有不少是十分重要的专著。吴大猷就是这样在中国国土上奠定了其学术地位,几乎所有从事高等数学研究的学者都晓得吴大猷其人,还晓得他的工作的重要性。这对当时落后的中国数学学而言,具有极其重要的奠基意义。jSm物理好资源网(原物理ok网)

(吴大猷与丈夫阮冠世)jSm物理好资源网(原物理ok网)

在这段时间,吴大猷最重要的教育工作是把量子热学带到中国来,在上海学院进行系统的教学。仅仅就把量子热学介绍到中国来这件事本身,吴大猷早已可以当之无愧地成为“中国数学学之父”。其实,在吴大猷对中国数学界的无数贡献中,这件事还是次要的。jSm物理好资源网(原物理ok网)

“七七事变”发生后,美国部队跨过卢沟桥,全面发动侵华战争,上海学院、清华学院辗转搬迁到四川成都,与南开学院合并为国立西北联合学院,把三所学院疏散的院士集中在了一起。1938年冬,吴大猷写了一本关于“多原子分子的结构及震动波谱”的专论。书在内陆彩印困难,因而吴大猷托饶毓泰老师去北京看望父亲的时侯,将书稿带去北京仍未被德国吞并的租界中的出版公司出版。这本在半年内、战时极为困厄的环境中写成的书,成了多年来多原子分子这学科的权威教科书及参考书。在当时,它甚至是惟一讨论到多原子分子的书,哪个时代的化学学家都读过这本书。因为这本书,吴大猷得到了世界的偏爱。jSm物理好资源网(原物理ok网)

在上海学院和西北联大任教期间,吴大猷指导的大专生、研究生中成就卓越的诸多,不仅已经享誉于世的诺贝尔化学学奖得主李政道、杨振宁之外,还有黄昆、朱光亚、马大猷、张守廉、黄授书、李荫远等知名的资深学者、教授专家。据悉一些外国杰出的科学家称作自己曾受吴大猷的教益,1951年诺贝尔化学学奖得主西博格在1985年看到吴大猷时高兴地说:“当年能获得诺贝尔奖,应当归功于您的论文。”足见其影响深远。jSm物理好资源网(原物理ok网)

(西北联大校舍)jSm物理好资源网(原物理ok网)

发表评论

统计代码放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