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摘要
本文阐述了量子化学中微观粒子的命名问题,以及一些名词背后的数学涵义,包括原子、基本粒子、量子场论等概念。文章指出了量子热学中的奇特概念对解释微观世界的重要性,同时强调了一些名词的曲解和易混淆性。
•量子热学是20世纪数学学最伟大的成就之一,引入了许多奇特概念来解释微观世界的实验现象。
•基本粒子是构成物质的最小单元,包括费米子和玻骰子两类,它们具有不同的载流子特点。
•原子轨道的概念在量子热学中发生了变化,电子并没有确定的运动轨迹,而是以一种模式分布在原子核周围。
量子热学是20世纪数学学最伟大的成就之一。量子热学中有好多精典数学中没有的概念,有些甚至违背人们的直觉。但是,正是引入这种看上去奇特的概念,就能确切有效地解释微观世界的实验现象。在量子热学的基础上,化学学家进一步发展出量子场论。在现代数学中,量子场论成为描述微观粒子的基本理论。
量子化学中的好多概念与人们在日常生活中的所见所闻相去甚远,要用恰当的专有名词描述这种概念并非易事。本文将基于量子热学与量子场论,考究与微观粒子相关的一些数学名词,阐述其化学含意。
原子可以分割
人们日常所见的宏观物体由原子或分子构成。19世纪初,物理家道尔顿构建原子论,觉得物质世界的最小单位是原子,原子在物理变化中保持不变。分子()是由多个原子通过物理键结合在一起而产生的。物理反应的本质就是分子分解为原子再重新结合成新的分子。
原子的英语是Atom,来始于法国语,其初衷是单一的、不可分割的。英文的“原”是象形字,原意是水流的发祥地,后来写作“源”。原字的具象意义是最初的、本来的,指事物的开始或症结,也可指原始的东西。诸如,原料的意思是未经人为改变过的东西。英文的原子与英语的Atom在构词上相符合。
20世纪,随着近代化学实验和理论的发展,数学学家发觉原子内部还有结构,是可以分割的。原子由原子核()和电子()构成关于量子物理的书,原子核在中心,电子分布在原子核周围。虽然原子的化学含意发生了变化,但不论是中文的Atom还是英文的原子这个词已经被广泛运用关于量子物理的书,因而也就仍然沿袭出来了。
基本粒子不可分割、没有形状
原子核也可以分割。原子核由质子()和中子()构成。质子和中子可以进一步分割,它们由夸克(Quark)构成。夸克和电子是最基本的粒子。构成物质的最小或最基本的单元称为基本粒子()。基本粒子不可分割。
图1:原子内部结构。原子由原子核和电子构成,原子核由质子和中子构成,中子、质子由夸克构成。
依照量子统计理论,基本粒子可以分为费米子()和玻骰子(Boson)两大类。费米子的载流子为半整数,玻骰子的载流子为整数,分别以化学学家费米、玻色命名(载流子是基本粒子的内禀属性,这将在前面讨论)。
根据粒子化学的标准模型(Model),世间万物皆由三代基本费米子构成。诸如,夸克、轻子()都是最基本的费米子。电子是轻子的一种。夸克的英语本意是一种海鸥的喊声,其发觉者盖尔曼从文学作品中得到灵感而用这个词来命名。三个夸克构成重子(),重子因质量比轻子大好多而得名。质子和中子都属于重子。一个夸克和一个反夸克构成介子。介子的英语词组Meson源自法国语的Mesos,是中间的意思。其发觉者汤川秀树之所以用Meson命名,是由于介子的质量介于电子与质子之间。
自然界有四种基本互相作用,从强到弱依次是:强互相作用、电磁互相作用、弱互相作用和引力。传递互相作用的基本粒子称为“规范玻骰子”(GaugeBoson)。“玻骰子”的意思是说载流子为整数,而“规范”则是由于与杨-米尔斯规范场理论有关。
比如,胶子(Gluon)是传递强互相作用的基本粒子。“胶”(Glue)字形象地描述了强互相作用将夸克紧密地“粘”在一起,因而构成重子或介子。重子和介子因而也称为强子()。原子核中的质子具有正电荷,质子之间有电磁敌视力,正是通过胶子传递强互相作用能够将质子“粘”在一起。
光子也是一种基本粒子。光子的英语是,在西班牙语里是光的意思。1926年,数学物理家吉尔伯特·路易斯首次使用这个词来命名光的载子。后来这个术语被学术界广泛采用。因为光是一种电磁波,也是最常见的电磁波,因而光子(即)的词组被进一步拓展,数学学家用它来命名传递电磁互相作用的基本粒子。
光子这个词让人直观地觉得其具有粒子性。光子确实具有粒子性,这被光电效应实验否认。但是,光子同时也具有波动性,这被杨氏双缝干涉实验否认。波动性这个特点并没有反映在“光子”这个词上。作者觉得,将传递电磁互相作用的基本粒子命名为“电磁元”比“光子”更能反映其物理含意。
英文的“粒子”这个词容易让人联想起宏观世界中的固体颗粒,让人直观地以为粒子是有形状的。可能有人会问,电子是哪些形状的?质子是哪些形状的?是不是球形的?答案是:基本粒子没有形状。
粒子的英语是,其词组是不可分割的基本单元。至于这个基本单元是哪些形状,甚至是否有形状,与的词性没任何关系。按照量子场论,基本粒子是量子场的一个最小能量单元。这是一个具象概念,不像宏观物体那样有具体形状。为此,将翻译成“基元”(即基本的能量单元),比“粒子”更为准确。
原子轨道无轨迹
微观世界好多新的事物刚被发觉时,人们习惯从熟知的宏观世界中借用已有的术语来命名之。随着科学的发展,人们才渐渐发觉这种事物的本质与原来的理解并不一致,原有的术语不能挺好地描述其真正含意。一个有名的事例是“原子轨道”。
在宏观世界,物体根据牛顿热学定理顺着一定的轨迹()运动。假如这个轨迹是确定的,一般被称为轨道(Orbit)。诸如,月球围绕太阳公转,其轨道为椭圆形。在微观世界,情况则有所不同。
举个反例,电子刚被发觉时,人们根据习以为常的精典热学观念,觉得电子的运动具有轨迹,如同月球围绕太阳公转的椭圆轨道一样,电子也是顺着一个围绕原子核的椭圆轨道转动。但是,这个基于精典热学的模型有着严重的缺陷,它不能解释为何加速运动的带电的电子不向外幅射能量。
量子热学完善后,电子由波函数描述,波函数的模方代表电子在空间出现的几率。原子中的电子处于禁锢态(Boundstate),这是微观世界的一种量子态,不同于宏观物体的运动状态。禁锢态的电子像“云”(Cloud)一样分布在原子核周围,没有确定的运动轨迹。
以氢原子为例,能级电子的机率分布是球形的,第一迸发态电子的机率分布是杠铃状的,与精典物体的椭圆形运动轨迹完全不同。依据不确定性原理,电子的位置和动量不可同时被检测,也就是说,电子的运动轨迹是不确定的,没有运动轨道。
由此可见,用轨道即Orbit来描述电子的运动状态是不合适的。1932年,物理家罗伯特·马利肯提出以替代Orbit。这个提法被广泛接受,在现在的英语教科书和文献中,用来表示原子中电子的运动状态,简称为。在英文文献中,通常仍将翻译为原子轨道。
值得注意的是,与Orbit的词组并不相同。Orbit是指精典数学中所说的宏观物体的运动轨道。原本是由Orbit演变而至的形容词,原意是指与轨道相关的。并且,当作为名词使用时,特指量子热学中的原子轨道,其真实意思是禁锢态电子的空间分布模式(),与精典运动轨道完全不同。
作者觉得,将翻译成“束缚模式”比“轨道”更合理。也可以理解为电子在空间出现机率较大的区域,因而有些文献翻译为“轨域”。还有些文献将翻译为“轨态”,意指一种量子禁锢态。可惜的是,这种说法都没有被广泛采用。
图2:氢原子能级的电子。左图:按照精典化学,电子是一个小球,顺着椭圆形轨道围绕原子核转动。这是错误的图象。下图:按照量子热学,电子没有具体形状,也没有确定的运动轨迹,而是像“云”一样分布在原子核周围,呈球对称分布。这是正确的图象。
因为在英文文献中原子轨道这个词已被广泛采用,下边一直沿袭这一说法,以免引起混淆。原子中的电子由轨道波函数()描述。轨道波函数由三个量子数确定,即主量子数、角量子数、磁量子数,分别代表电子的基态、角动量、轨道取向。角动量量子数为0,1,2,3,分别对应s轨道、p轨道、d轨道、f轨道。这种名称始于对原子波谱特点谱线外形的描述,分别为锐系(Sharp)波谱、主系()波谱、漫系()波谱、基系()波谱。
载流子不是旋转
另一个从宏观世界借用来描述微观事物的术语是“自旋”(Spin)。载流子是量子热学中一个容易让人曲解的概念。
1924年,泡利提出了知名的泡利不相容原理,即没有两个电子可以在同一时间处在相同的量子态。为了促使这个原理创立,泡利给电子引入一个新的自由度,称之为“双值量子自由度”(Two-of)。并且泡利没能说明这个“自由度”对应的数学实在是哪些。
1925年,由克勒尼希、乌伦贝克与古德斯米特提出,这个自由度对应的是电子载流子(Spin)。根据精典数学的图象,将电子假想为一个带电的圆球,其自转具有角动量,形成一个磁场,继而解释了在外磁场中原子基态分裂的实验现象。
但是,这个基于宏观物体自转的解释却有很大的问题。宏观物体的自转(英语也是Spin)是指相对自身的某个轴做旋转运动,比如月球的自转。后来随着量子热学的进一步发展,理论和实验都觉得,基本粒子(包括电子)是不可分割的点粒子,没有轴,因而宏观物体的自转难以直接套用到微观粒子的载流子。
微观粒子的载流子只能药量子力学去解释。量子热学觉得,载流子与质量、电量一样,是基本粒子的内禀属性。载流子的运算规则类似于精典热学的角动量,也能形成一个磁场,但本质上与精典热学中的自转是不同的。
载流子并不是指粒子自身在“旋转”(),而是粒子与生俱来的一种“内禀角动量”()。内禀的意思是说,载流子的取值只依赖于粒子的种类,不能被外部作用所改变。载流子的数值是量子化的,用载流子量子数描述。诸如,电子的载流子量子数为1/2,光子的载流子量子数为1。
与载流子类似的概念是同位旋()。同位旋是与强互相作用相关的量子数,拿来分辨处在不同电荷状态的粒子,比如质子和中子。同位旋是一个无量纲的化学量,不具有角动量的单位,因而与精典化学中的旋转一点关系都没有。之所以称作“同位旋”,仅仅是由于其物理描述与载流子很类似。
本文受科普中国·星空计划项目扶植,出品:中国文联科普部
本文来自陌陌公众号:,作者:陈少豪(北大学院化学学学士,复旦学院原子分子化学博士,曾为韩国佛罗里达学院博尔德校区博士后研究员,先后在路易斯安那州立学院、波士顿学院任职,如今就职于麻省理工大学,从事高性能估算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