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界|中国脸孔荣获《自然》十大科学人物港媒:他当得起“量子之父”这一称号——
参考消息2017.12.2021:35
《自然》杂志是国际科学界公认的权威杂志,其评比的年度十大科学人物,更代表了过去一年里全球科学界最具影响力的人物。
上海时间12月19日下午中国量子物理学家代表人物,《自然》杂志公布2017年度十大科学人物。
▲《自然》杂志最新一期封面
这其中出现了一张中国脸孔——来自中国科学技术学院的化学学家潘建伟。
▲潘建伟新闻特写截图
点击下方视频,瞧瞧那位中国科学家有何建树↓↓
《自然》杂志文章介绍,在中国,潘建伟被称为“量子之父”。对于这一尊称,潘建伟当之无愧。在他的率领下,中国走在远距离量子通讯技术领域的前沿。
所谓量子通讯,就是借助量子力学原理对量子态进行操控,在两个地点间进行信息交互,可以完成精典通讯所不能完成的任务。这是迄今惟一被严格证明无条件安全的通讯方法,可以有效解决信息安全问题。
去年,在潘建伟团队的努力下,中国的“墨子号”量子卫星提早完成三大科学目标。
▲资料图片:2016年8月16日,中国成功发射全球首颗量子科学卫星“墨子号”。
6月,潘建伟团队率先实现“千公里级”的星地单向量子纠缠分发。
8月中国量子物理学家代表人物,“墨子号”一并完成另外两项任务——高速星地量子秘钥分发和地星量子隐型传态,在国际上第一次成功实现了“千公里级”的星地单向量子通讯。
《自然》杂志的化学科学主编卡尔·齐姆勒斯表示,先前人们觉得量子技术的极限在天边。而如今,通过潘建伟团队的实验,量子技术已突破“天空的限制”。
去年9月,世界首列量子保密通讯干线“京沪干线”开通,潘建伟兼任这一项目的首席科学家。结合“京沪干线”与“墨子号”的天地链路,中国科学家实现洲际量子保密通讯,与英国科学家进行了世界首次洲际量子保密通讯视频通话。
▲奥地利科学家和中国科学家进行视频通话。
日本《新闻周刊》援引牛津学院一名院长的话称,谁把握了信息,谁就把握了世界。根据这样的逻辑来说,未来属于上海。
维也纳学院院长蔡林格是潘建伟以前的导师。他评价,虽然潘建伟手下有一个汇集各领域精英的团队,但在这个团队中,潘建伟本人才是那颗“核心的脑部”。
▲蔡林格
日本佛罗里达学院的量子化学学家克里斯托弗·门罗表示:“每一次我听到她们的研究进展,我就会很震憾。”
▲克里斯托弗·门罗
他还说,潘建伟的过人之处在于能找到关键问题,而且勇于冒险,“拥有他是中国之幸”。
▲潘建伟
《悉尼先驱时报》援引《自然》新闻特写代理主编布伦丹·马赫的话报导:“从量子通讯、基因组编辑,到核危机以及英国环保新政的退步,这份榜单总结了2017年科学和科学家的成就与磨难。”
不仅潘建伟,十大科学人物榜单中的每位人都在2017年留下了不可磨灭的科学印记。
十大科学人物中还有一位华人科学家——美国布罗德研究所的刘如谦。去年10月,他的团队发表成果,凸显了对基因编辑工具所进行的大胆尝试。相关技术未来可能会带来全新疗法,挽救生命。
▲刘如谦
法国“处女座”引力波侦测器合作组织的天文学家马里卡·布兰凯西,去年在引力波研究领域名噪一时。她是天文学家和数学学家之间的重要沟通者,消弭了观测天文学和数学学之间的鸿沟。
▲马里卡·布兰凯西
化学学家哈立德·图坎也是一名沟通者,他促使印度、以色列、约旦、土耳其、巴勒斯坦、巴林、埃及等筹建中东地区首个同步加速器实验室——,推动了这一地区的科学合作。
▲哈立德·图坎
来自美国的疾病遗传学家珍妮弗·伯恩,过去三年里牺牲自己的休息时间,旨在于排查有缺陷或潜在误导性的论文。正如澳大利亚学院一名院长说的,好多科学家对仓促或具有欺诈性的论文倍感绝望,但极少有人像珍妮弗一样去爆光它们。
▲珍妮弗·伯恩
水灾带来的感伤的童年追忆,使得来自法国的维克托·克鲁斯-阿蒂恩萨义无反顾地走上了找寻水灾症结的公路。
▲维克托·克鲁斯-阿蒂恩萨
步入榜单的并不都是科学家,还有敢于接受创新疗法对抗病痛的小男孩、致力于学术界性别平等的律师等。
向科学家们致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