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边是我为你们整理的人教版八年级下册化学《测量物质的密度》教案,欢迎你们阅读。更多相关内容请关注学案栏目。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化学《测量物质的密度》教案
教学目标
1.取代法测密度.
2.其他方式测密度.
教学重难点
重点借助天平和量杯检测固体和液体的密度。
难点剖析检测物质密度的过程中,检测次序的不同对检测结果的影响。
教学过程
学习指导一:取代法测密度
【自主预习】
完成下边习题:
1.天平也可以测容积.若已知物质的密度,用天平测出其质量,即可借助公式V=m/ρ求出物体的容积.
2.烧杯也能测质量.若已知物质的密度,用烧杯测出其容积,即可借助公式m=ρV求出物体的质量.
【小组讨论】
小明用天平、大杯、小杯和密度为ρ的水测一铁块的密度.
①天平平衡时如图所示,铁块的质量m石=67g;
②小明检测铁块的容积步骤如下:
A.测出空小杯的质量m1;
B.把装了水的大杯和空的小杯如图放置;
C.把铁块缓缓倒入大杯中,大杯中部分水溢进小杯;
D.测出承接了溢出水的小杯的总质量m2.
请你强调步骤B的错误之处:大杯中的水没有装满,致使用排水法测得的铁块容积偏小.
③用本题中出现过的数学量的符号表示铁块容积为(m2-m1)/ρ;铁块密度为m石ρ/(m2-m1)(设步骤B中的错误已改正).
【教师点拨】
在缺乏量杯的情况下,用取代的方式,也能测出物质的密度,比如在缺乏量杯的情况下,常用水的容积来代替被测物体的容积.而水的容积是用天平先称出其质量后,运用V水=m水/ρ水估算得来,这样就不须要烧杯了.
【跟踪训练】
将一质量为158g的金属块投入盛满水的溢杯子中,金属块完全浸入,测出溢出水的质量为20g.由此可知,金属块的容积是20cmcm3,金属块的密度是7.9×103kg/m3.
学习指导二:其他方式测密度
【小组讨论】
1.蜡的密度大于水,置于水底会悬浮,怎么测密度大于水的固体容积?
2.对于溶化于水的物质的容积又该怎么检测?
“饱和碱液法”测溶化于水的物质的密度:
①用天平检测出适量的精盐的质量,记作m1;
②在烧杯中加入适量的水,之后加入足量的精盐,充分搅拌,直到精盐不再溶化,烧杯底有少量精盐晶体为止,此时烧杯中的液体为精盐的饱和碱液,读出氨水和剩余精盐晶体的总体积,记作V1;
③把检测好的精盐加入烧杯中,读出此时氨水和精盐的总体积,记作V2,则精盐的容积为V=V2-V1;
④食盐的密度ρ=m1/(V2-V1).
3.吸水物质的密度的测定:取一吸水物质,如一小块砖.
①用天平先称出它的质量m;
②在烧杯中倒入一定量的水,将砖块用细线吊着没入量杯里的水底,让它充分吸水;
③待砖块吸足水后,通过增、减水量,使烧杯内的海面与某个整数刻度线相齐,记下这个数值V1(如图a所示);
④把砖块从烧杯中提出海面滴干后,再观察此时烧杯中剩余的水量V2(如图b所示);
⑤那么,砖块的容积V=V1-V2;
⑥求得砖块的实际容积,再依据测得的砖块的质量,就可估算出砖块的密度ρ=m/(V1-V2).
【教师点拨】
密度比水大的物质可采用“溢杯法”测量其容积怎么测水的密度公式,密度比水小的物质可采用“压入法”或“沉锤法”,吸水物质容积可采用排水法,或先让物体吸足够的水(前提是吸水后物体自身容积不发生变化)再采取“溢杯法”测容积.
【跟踪训练】
1.不用滴定管,只用天平,怎么称出5毫升的水银来?
解:水银的密度是13.6g/cm3,5毫升水银质量为5×13.6g=68g.用天平称68g水银即可.
2.不用天平,只用量杯,怎么量出100克酒精来?
解:100g酒精容积V=m/ρ=100g/(0.8g/cm3)==125mL,用烧杯量取125mL酒精即可.
3.某班朋友搜集到一块火山岩(玉质疏松、吸水性强)标本,她们使用天平、盛水量筒和粗绳测火山岩的密度时,出现不规范操作:
(1)用粗绳扎住这块火山岩,浸入在烧杯的水底测它的容积.
(2)检测过程中观察滴定管读数时,视线均与液面边沿相平.
(3)测火山地层积时发觉火山岩吸水性很强.
(4)测完火山地层积后,将其取出立刻置于天平的盘中称量.
上述有些操作会导致检测值偏大或偏小,其中导致检测值偏小的步骤(1)(3)(填序号).
剖析:本题所测的铁块——火山岩,与平时的铁块不同,火山岩玉质疏松,吸水性强,在用排水法测它的容积时易引起误差,这些误差主要是:
①对质量检测的误差.先倒入水底测容积后,火山岩吸收了较多的水,再测质量时,火山岩的质量检测值比真实值大;
②体积检测误差.当干的火山岩装入水底后吸收了较多水,致使烧杯中的水变少,示数降低的值偏少,检测得到的火山地层积的检测值比真实值小.
就上述实验设计出现的问题,请你提出改进意见并设计出合理的实验方式:
①不应当用粗绳,由于选用粗绳也要考虑它的容积,会对标本体积检测形成偏差,致使标本容积偏大;
②在任何时侯读数都是读水的凹液面,而不是液面边沿,读液面边沿会造成标本容积偏大;
③矿石吸水性强,水被吸到矿石中后造成读数容积比实际容积偏小;
④由于矿石吸水,立刻称量造成质量偏大.
改进方式(仅供参考):
①用天平测出火山岩的质量m;
②先用细线系住火山岩装入水底曝晒至不再吸水为止(达到饱和状态),再用排水法测出其容积V;
③用密度估算公式ρ=m/V估算密度.
检测物质的密度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认识量杯,会用烧杯测液体容积和测小块不规则固体的容积,进一步熟悉天平的调节和使用,能较熟练地用天平、量筒测算出固体和液体的密度。
2、在探究检测固体和液体密度的过程中,学会借助数学公式间接测定化学量的科学方式,感受抢占空间等量取代的技巧。
3、培养中学生严谨的科学心态,实事求是的科学作风。通过了解密度知识与社会生活的联系,推动科学技术与社会紧密结合,使科学技术应用于社会、服务社会。
教学重难点
重点:检测物体的密度用烧杯测物体的容积。
难点:减少实验偏差。
教学工具
讲义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出
1、【学情预设】:中学生按照上节课所学密度概念ρ=m/V得出若测ρ就先测m和V再算出。方式如下:用天平测质量,用刻度尺测厚度,从而算出容积,密度可得。
班主任出示一块长方体石块,要检测这个石块的密度,须要检测什么量?如何检测?
【设计意图】:回顾密度的概念,围绕问题进行思索、讨论,彰显化学从生活中来。
2、【学情预设】:不能,容积的检测不可以,怎么检测容积呢?引入烧杯。
出示任意形状的小铁块和装在杯中的盐水怎么测水的密度公式,能够用测长方体石块密度的方式测这块铁块和盐水的密度呢?
【设计意图】:使中学生晓得本节知识的原理。
二、学导并进
(一)、量筒的使用:
1、【学情预设】:中学生观察本组烧杯回答问题:(1)单位ml(2)最大量程100ml,最小分度值为1ml(3)正确读数:烧杯中液面呈凹形时,读数时要以凹形的顶部为准,且视线要与凹液面顶部相平,与刻度线垂直。
观察烧杯回答课本第117页想想做做中的问题,使用方式归纳烧杯检测液体密度的使用技巧。
【设计意图】:进一步熟悉检测工具的使用方式,培养中学生观察能力,总结能力,从实际操作中总结滴定管的使用技巧。
2、使用方式:
(1)、如何测固体(铁块)容积的方式(中学生回答)(班主任引导中学生一块总结使用量杯测固体的方式)
【学情预设】:了解这些检测方式的原理:借助等量抢占空间取代的方式进行检测。
探究如何用烧杯检测不规则形状物体的容积方式:先在烧杯中放入适量的水(以待测容积的物体装入烧杯后能完全浸入,且烧杯中的水上升的高度不超过量筒的最大刻度值为准),读出此时烧杯中水的容积V1;将不规则形状物体浸入在烧杯中,读出此时烧杯中海面所对应的刻度值V2.V2与V1的差值就是被测不规则形状物体的容积。
【设计意图】:培养中学生的转化思想。
(2)尝试检测一个塑胶块的容积。
(3)【学情预设】:归纳总结使用量杯检测不同物体容积的技巧。
探究如何用烧杯检测一些形状不规则且难以溶入烧杯之内的固体的容积。可采用“溢杯法”测量其容积。所谓“溢杯法”即将物体溶入盛满水的容器内,同时将溢出的水接到量杯中,读取的数值便是该物体的容积。但现有烧杯一次不能盛取铁块溢出的水量,可用较大容器盛接溢出的水,再分若干次用烧杯检测所接到的水,多次读取数据,最后相乘得到铁块的容积。
【设计意图】:引导中学生学会使用量杯检测固体的容积。
(4)【学情预设】:中学生理解使用量杯测密度大于水的不规则物体的容积。用作图法表示自己的技巧。
探究如何用烧杯检测密度大于水的不规则物体的容积。
①压入法:用一根细而长的铁丝将蜡块压入水底。蜡块投进烧杯和压入水底后烧杯中海面所对的刻度的差值就是蜡块的容积。
②沉锤法:用细线将一个钩码系在蜡块下边,用细线吊着蜡块和钩码装入量杯,钩码先浸入在水底,记下此时烧杯中海面所对应的刻度值V1,之后钩码和蜡块一起溶入水底,记下此时烧杯中海面所对应的刻度值V2,V2与V1的差值就是蜡块的容积。
【设计意图】:图形可以使中学生有仍然观的觉得,以便中学生理解。
(二)分组实验:
【学情预设】:分组讨论塑胶块、盐水质量和容积的检测方式,选择实验器材,将本组设计的检测方式的原理图按操作步骤的次序,重点是盐水质量的检测方式,写(画)在练习本上。最后推论进行讨论。
检测形状不规则的塑胶块和盐水的密度
1、学生分组设计实验方案、设计实验数据记录表格。重点引导中学生设计实验记录表格。
2、各小组间交流所设计的实验方案。按照交流结果对自己设计的实验方案进行适当调整。
3、各小组汇报实验数据,之后进行讨论;
引导中学生进一步感受到:密度是属于物质本身的一种特点,其大小与物质的质量、体积无关,它与物质种类有关,同一种物质密度相同。
【设计意图】:中学生自主设计检测小铁块、盐水密度的实验方案。进行实验与搜集数据。
4、总结实验过程、实验方式实验中注意的事项。
【设计意图】:评估交流,提出新问题,班主任重视营造修身和谐的课堂氛围,在这些完全自由的环境中,中学生的思维更活跃,视野更宽广。
三、当堂训练
1、以下是某同事测定煤油的密度的一些实验步骤:
A用天平测了空矿泉射手的质量m
B在矿泉射手里装满水,用天平测了它们的总质量m1
C用矿泉水一装满煤油,用天平测出它们的总质量m2
D用烧杯测出矿泉射手里所盛煤油的容积V
E估算煤油的密度,这种步骤中可省去的是(B)
A、AB、B或DC、CD、都不能省去
2、实验室中有下述四种量杯,分别标有最大检测值和分度值,要一次较确切阳线出100g密度为0.8×103kg/m3的酒精,则应选的烧杯是(B)
A、500ml,10mlB、250ml,5mlC、100ml,2mlD、50ml,2ml
3、学习质量和密度的后,小轲朋友想用天平、量筒和水完成下述实验课题:(1)检测果汁的密度(2)分辨看起来像是纯银的项链(3)测定一捆铜导线的宽度(4)分辨铜球是空心的还是实心的(5)用天平称出一堆大头针数量,你觉得才能完成的实验是(D)
A、(1)(2)B、(1)(2)(4)C、(1)(2)(4)(5)D、(1)(2)(3)(4)(5)
4、下面是小明在测石块密度时的主要步骤,请你写下正确的操作步骤序号(DCBA)
A、将m、V代入公式中,算出石块密度
B、铁块用细线拴好轻轻装入水底,测出水和石块的总体积V2
C、在烧杯中放入一部分水,测出水的容积V1
D、用天平称出石块的质量m
按照数据V1、V2算出石块的容积
【设计意图】:从实验原理、仪器使用、实验步骤安排、记录数据到按照数据得出结果对中学生进行全面实验能力的训练。会对不同的物质选择合适的检测的方式及仪器。
四、总结提升
1、测量密度的原理2、量筒的使用
3、测量固体的密度4、测量液体的密度
之后,让中学生自己小节本节课的知识,并说说自己的收获。
【学情预设】:中学生回顾本节内容,加深印象。
【设计意图】:使中学生把知识列入知识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