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
随着新课标新教材的施行推动,怎么让学科核心素质落地成为普通中学面临的最大挑战。四川省南充市第二中学根据新课程理念,从教学方案改革入手,开发“单元学历案”,探求让核心素质落地的教学设计与施行专业化之路。
当前,面对新一轮课程变革对发展中学生核心素质的新要求,怎么让学科核心素质落地成为普通中学施行推动新课标新教材所面临的最大挑战。2017年,湖南省淮安市第二中学在四年(2013-2016年)“课时学历案”(以课时为单位设计)探求的基础上,针对实践中存在的三大关键问题——怎样的教学设计能够着力推动核心素质培植、学生立场的教学方案究竟应当如何改革、落实素质目标须要哪些样的教学施行与评价技术,根据新课程理念,构建教学方案,开发“单元学历案”,在理论和实践的持续互动中探求出了一条让学科核心素质落地的实践路径。
一
落实学科核心素质须要构建教学方案
大夫看病须要处方,工程师架桥须要图纸,处方和图纸都是一种有国家标准、行业规范的专业方案。与大夫、工程师一样,班主任也是专业人员,其专业实践同样应源于专业方案,这些方案也应有专业性的规范要求。
1.基于“知识点+课时”的教学设计无法推动素质目标的有效达成
当下,班主任每晚在设计与使用的学案,其设计单位是课时,价值取向是“双基”的把握,关注的是一个个“知识点”,知识碎片化问题突出。但是,学科核心素质关涉知识、技能、情感、态度、价值观等多个方面,是借由知识、经历、体验、实践等所获得的价值观念、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价值取向是观念、品格和能力。实现素质目标须要结构化的知识,因而,教学设计必须提升站位,从“课时”走向“单元”,以实现对知识的有效整合。
2.从“教过”到“学会”,教学设计必须站在“学”的立场进行改革
知识是学会的,不是教会的。传统学案却只是站在“教”的角度说明班主任自己要做哪些,而不是让中学生做哪些,致使教学时常出现“你教过,我没学会”的难堪。指向核心素质的学习不只是积累知识,更是建构经验,融能力、品格和观念为一体,这就决定了教学设计必须坚持学为中心,体现中学生立场。台湾教育家佐藤学强调:“如果说19世纪和20世纪的老师都是‘教学专家’,这么21世纪的班主任则必须成为‘学习行为的设计专家’。”教案是班主任开给中学生的学习“处方”,理应站在“学”的角度说清楚中学生应当如何学,学习过程设计应突出中学生的体验、感悟、反思和真实问题解决等学习经历,因而推动核心素质落地。
3.落实素质目标须要“教-学-评”一致的教学施行与评价技术
素质时代的课堂教学关键就是落实素质目标。但是,素质不是凭着知识传授和“刷题”就能产生的,它须要素质本位的单元设计、真实情景的深度学习、问题解决的进阶检查以及不断地反省与感受等提供推动。其核心技术不仅专业的方案设计,还有专业的方案施行以及对施行结果的专业评价。其实,传统课堂上单一的“教”即“说”、“学”即“听”的“听讲”模式不能推动素质目标的有效达成。素质时代的课堂教学须要突破传统的施行与评价显学,寻求“教-学-评”的一致。
解决以上问题已成为当前普通小学课堂教学让核心素质落地的必要深究。本着整体着眼系统思索的变革理念,我们从教学方案改革入手,探求了一条让核心素质落地的“教学设计与施行专业化”的新路。
二
“单元学历案”的学理探求
1.明晰“单元”的概念
这儿所说的“单元”是指有效展开的一连串“学习活动的段落”,称“课程单元”。课程单元不是内容单位、学习素材,也不是知识点或知识图谱,而是围绕学科核心素质,对知识、技能、问题、情境、活动、评价等进行组织或结构化,所产生的“一个完整的学习风波”。简而言之,“单元”不是指内容或学习素材单位,而是一个“学习单位”,区别于习惯意义上的学习内容单元。诸如:英语教材中的一个单元一般是一个主题下的几篇课文,假若这几篇课文没有一个“大任务”或“大项目”等驱动,没能组织成一个围绕目标、内容、实施与评价的“完整”的学习风波,就不是这儿所讲的“单元”。
2.明晰“单元”设计的意义
素质的产生离不开知识学习,但素质不是知识点的拼凑。核心素质的产生须要中学生对知识、技能、规则等进行持续建构,并且常常呈螺旋式上升样态。以课时为单位的设计容易造成课时之间关联度消弱,不利于持续性建构,无法真正产生学科素质。“单元”设计能有效整合学科知识,提升学科内容的结构化程度,提高课时与课时之间的关联度,有利于设计课时之间的学习进阶,实现持续性建构。“单元”设计是“上接学科核心素质,下连知识点目标”的桥梁;有利于班主任正确理解知识体系与学习的关系;有利于中学生明晰为何要学,学了有何用,以及如何用;有利于构建学习内容与真实情景之间的联系,打通知识学习与应用的“最后一公里”,促使核心素质的产生。
3.确立“单元学历案”的设计定位
其二,“单元学历案”的设计重点关注“学会”。传统学案以“知识点+课时”为表征,是指向学科内容的,关注的是“教过”,即教哪些、怎么教,用户是班主任。“单元学历案”以“核心素质+单元”为表征物理实践作业,是班主任围绕某一学习单元,从期望“学会哪些”出发,设计并展示“学生何以学会”的过程,便于中学生自主建构或学会建构经验或知识的专业方案。“单元学历案”指向的是学习经验,关注的是“学会”,即学哪些、怎么学、学到哪些程度、如何判定是否学会,用户是中学生;重视做小学、说小学、悟学校、教小学(院长别人),贯彻“教-学-评”一致性。
其一,“单元学历案”强调对整个单元进行一体化设计。这样可以克服以课时为单位的教学设计的弊病,提高课时之间的关联度和递进性。单元内容的具体学习过程,则按照中学排课的特性,推行分课时设计,通过悉心设计课时内部和课时之间的学习进阶,提高教和学对素质产生的持续影响力。同时,“单元学历案”将评价纳入学习过程之中,重视评价任务的设计与运用,并对学习疗效举办持续性的评价,以实现教学施行的“教-学-评”一致性。
其一,“单元学历案”是供中学生学习使用的专业方案。“单元学历案”按照中学生立场设计,主要以问题链等方式设计学习进阶,引导中学生学习,同时还留有空白,供中学生学习时记录自己的体会和思索。“单元学历案”平时由中学生自己整理保管,成为自己的学习档案。为此,“单元学历案”既是认知地图,使课堂学习具有整体感且有章可循;也是课程资源,是规范或引导中学生学习的文本,是课堂上师生、生生互动的载体;还是学习档案,记录并展示中学生的横向学习历程,可作课后学习之用。
三
“单元学历案”设计与教学的核心技术
1.建构“单元学历案”设计的七步流程模型
“单元学历案”主要包括六大要素,即单元主题与课时、单元目标、单元评价任务、学习过程、作业与测量、学后反省。围绕这六大要素,我们建构了“单元学历案”设计的七步流程模型(见图1),这就为“单元学历案”的开发提供了基本遵照。
第一步,通读教材,对标学科核心素质,从大观念、大任务、大问题、大项目中选择一种合适的方法组织单元。
第二步,确定单元主题,规划单元课时安排。
第三步,根据学科核心素质、教材内容、学情,确定单元目标。
第四步,根据单元目标,设计单元评价任务,重点设计真实情景下的综合性评价任务。
第五步,将单元目标细化为课时目标,从而分课时设计评价任务和彰显学习进阶的学习过程。
第六步,单元整体设计作业与测量。
第七步,设计学后反省,搭建支持性的反省支架。
2.创新“单元学历案”设计的关键技术
在具体实践中,我们突破“单元学历案”设计的难点,创新了“单元学历案”设计的五项关键技术。
第一,开创了组织单元的四种形式。
单元的组织以让学科核心素质落地为逻辑起点,一个单元起码指向一个学科核心素质。经过实践探求,我们确定了四种单元组织形式,即以大观念、大任务、大问题、大项目来组织单元。
比如:中学生物以大观念“细胞的生命历程”,将教材的相关内容组成一个“单元”;中学历史以大任务“从经济、思想文化、政治等角度入手,完成一篇1000字的有关近代前期西方崛起的小论文”,将教材的相关内容组成一个“单元”;中学地理以大问题“大气的成份、运动与热力作用对人类活动有什么重要影响”,将教材的相关内容组成一个“单元”;中学信息技术以大项目“制作一个可视化数据剖析报告”,将教材的相关内容组成一个“单元”。
第二,明确了学习目标的叙写方式。
在实践中,我们明晰了单元目标和课时目标的联系与区别,以及将单元目标分解成课时目标的方式。单元目标通常偏中观,课时目标相对更微观,一条单元目标通常可以分解为2~3条课时目标。
以“《红楼梦》整本书阅读”单元为例,其单元目标和课时目标可以进行如下叙述。
单元目标:通过查阅资料、分享交流等,了解《红楼梦》的价值,迸发阅读《红楼梦》的兴趣。
课时目标:①通过查阅资料,搜集2~3个别人阅读《红楼梦》的故事或对《红楼梦》的评价,通过分享感受,产生自己的阅读期盼。②浏览《红楼梦》的“趣点”,品位别人的阅读评价,提高阅读原动力。③了解《红楼梦》的常见阅读方式,为拟订自己的阅读计划做打算。
第三,明晰了评价任务的设计方法。
在具体实践中,我们进一步明晰了与目标匹配的评价任务设计对于情景设置的要求,对检查知识、技能、能力、素养的不同设计方法进行了分辨。一个评价任务通常包含三个要素,即知识点、任务、情境。其中,任务就是“做事”,教学评价就是看中学生是如何做事的,通过对做事时中学生的行为表现来判定其知识的把握情况和能力、素养水平。通常测量知识、技能的评价任务运用的知识点比较单一,而测量能力、素养的评价任务在设计时对知识和技巧必需要有一定的选择性,从中学生选择的合理智中判定其能力、素养水平。考查素质的评价任务主要彰显应用能力,必须有真实情景的介入。
第四,明晰了学习过程的设计原则。
即在设计学习过程时,注意处理好单元(n课时)统整设计与分课时设计的关系。诸如:中学生物“细胞的分子组成”单元共8个课时,所谓统整设计就是要考虑整个单元中各课时之间的关联以及递进性;对于具体教学内容,如“水和无机盐”“有机物的分类、功能”等,则根据实际须要的学习时间分课时设计。
第五,确定了“单元学案”的设计定位和策略。
“单元学案”是一个单元的起始课,要为后续学习做好铺垫。其总体设计策略是大处着眼、整体入手,旨在呈现“森林”全景,防止一开始就深陷细枝末节而不能自拔。
在具体设计时,主要聚焦“五大”来统领学习,即阐明大背景,认识单元学习;提出大问题,聚焦单元学习;内蕴大主题,统领单元学习;设计大任务,驱动单元学习;确立“大观念”,领航单元学习。
涉及具体单元时,可以按照单元内容的特性选择其中一个来处理。须要注意的是,“起始教学”不等同于“知识教学”,借以让中学生一开始还能获得怎样学好本单元的方式与路线图,帮助中学生过好本单元学习的“入门关”,即先解决好为什么学、学哪些、怎样学的问题,再开始即将的知识学习。
3.确立“单元学历案”实施与评价的有效范式
“单元学历案”的施行应彰显“单元”设计的整体性与结构化特色。作为一种供中学生学习使用的专业方案,“单元学历案”使用时要把好课前、课中、课后三关。
其二,课前,观整体,知任务。班主任一次性将整个单元的学历案发给中学生,引导中学生通过浏览初步构建单元学习的整体印象,同时让中学生晓得何时做哪些、做成哪些。须要注意的是,不能把学历案当做自学材料提早自学。
其一,课中,观互动,行进阶。即根据学历案设计的思路和学习进阶组织教学,指导中学生与学历案充分互动,积极完成学历案预设的各项学习任务。
其一,课后,观经验,做管理。即用好“学后反省”,指导中学生养成整理学历案的习惯。中学生要将“单元学历案”变成个人的单元学习档案,将教材的要点、教师的提示、作业与测量的典型错例、学习的苦恼等所有单元学习信息,全部保存于“单元学历案”,做好自己的知识管理。
“单元学历案”教学应遵守学在先、教在后、评在中,“教-学-评”一致的范式(见图2)。所谓“学在先”“教在后”,指的不是“顺序”而是“逻辑”,即以学定教。“评在中”,是指学完一个或几个目标后要跟进评价,用评价结果作为下一步教学的决策根据,因而调控“教”与“学”。值得注意的是,评价任务和学习目标并不是一一对应的关系,一个评价任务可以评价一个学习目标,也可以同时评价几个学习目标。
4.开发“单元学历案”教学的基本课型
2019年起,在前期研究所取得的成果基础上,全校11门学科步入“单元学历案”推广施行阶段,共开出公开课122节,组织课堂观察25次,产生课堂观察报告30余篇物理实践作业,组织专题研讨26场次。我们共开发了“单元学历案”教学的五种课型(见表1),拓展了“单元学历案”实施的路径,实现了学习方法的多元化。
“单元学历案”的实践,改变了传统学案的设计单位和结构,从“课时”走向了“单元”,使“教之案”转向了“学之案”,因此实现了教学方案“形”与“质”的构建,有效连通了核心素质与教学施行之间的断层。在实践过程中,我们感受到,惟有建构以学为中心、聚焦学习者“何以学会”的学习经历的完整过程设计,贯彻“教-学-评”一致性,促进学习方法的转变,能够让落实学科核心素质从理想变为现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