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浙江新高考物理
-学习考试大纲-考试标准(学习考试选择
考试标准)
一、审查性质和对象
浙江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是在教育部指导下,由省教育行政部门组织实施的,综合衡量普通高中学生学业水平的考试。其主要职能是:一是指导普通高中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必修课和选修课的教学要求;测试高中生的学业水平,监测、评估和反馈高中教学质量;二是落实《浙江省深化高考招生制度综合改革试点方案》要求,学业水平考试成绩既是高中生毕业的基本依据留学之路,也是高校招生的重要依据。
高中物理学业水平考试实行全省统一命题、统一考试管理、统一阅卷、统一评定成绩。考试每年举行两次。考试对象为2014年秋季入学的高中生,以及我省外地的相关往届学生、社会工作者和外省高考学生。
《高中物理学术水平考试和高考科目考试标准》根据《普通高中物理课程标准(实验)》和《浙江省普通高中物理学科教学指导意见(2014年版)》的要求“并基于学术水平。考试和高考选修科目考试的性质和特点是根据本省高中物理教学实际制定的。
2. 考核要求
(一)知识考核要求
物理考试旨在测试学生学习高中物理课程后的物理基础科学素养。包括高中物理课程中对物理现象、物理实验、物理概念、物理定律、物理模型和物理方法的掌握。针对不同的知识内容,考核分为记忆、理解、简单应用和综合应用四个级别。
(二)能力考核要求
物理考试重点测试与本学科相关的能力,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记忆识别能力:能够识别或表达所学的物理知识,包括高中物理课程中的重要现象、重要实验、著名物理学家、重要物理常数、常见成分、概念定义、符号、单位和定律的表达和图表, ETC。
2.认知理解能力:理解和掌握物理概念和规律的能力,包括了解物理概念和规律的介绍背景,阐明其物理意义、书面表达、图像表达、数学表达、适用范围和条件,区分相似的物理概念,并能够运用概念和定律来解释物理问题。
3、建立模型能力:能够运用物理研究方法(理想化、等价、对称和近似处理等)研究实际问题,并将其转化为简洁、典型的物理场景或物理模型。
4、分析综合能力:能够对遇到的问题进行具体分析和研究浙江省高中物理,理清物理状态、物理过程和物理情况,找出重要因素和相关条件;能够将一个复杂的问题分解为几个相对复杂的问题解决简单的问题并找出它们之间的联系;能够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法,灵活运用多种物理定律进行判断、推理得出结论。
5、应用数学能力:能够根据具体问题列出物理量之间的关系表达式,进行推演和解答,并根据结果得出物理结论;必要时能够运用几何图形和函数图像进行表达和分析。
6.实验探究能力:能够根据实验的目的和要求浙江省高中物理,运用所学的物理知识和方法设计更简单的实验方案;能够正确选择和使用仪器设备,合理安排实验步骤;能够控制实验条件,正确观察研究对象的变化过程和特征;能够正确测量和读数,处理实验数据,得出正确的结论;能够初步分析错误。
(三)质量考核要求
物理考试注重对学生人格和素质的考核,是通过情境设计和问题设计来实现的。
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能够体会自然的奇妙与和谐,培养科学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乐于探索自然的奥秘,体会探索自然规律的艰辛和快乐。
2.具有将物理知识运用到生活和生产实践中的意识,勇于探索和解决与日常生活相关的物理问题。
3.了解和体会物理学对经济社会发展的贡献,关注和思考物理学相关热点问题。
三、考试内容及要求
物理考试内容分为必考内容和附加考试内容。所需内容为《浙江省普通高中学科教学指导意见·物理(2014年版)》基本要求的物理1(必修)、物理2(必修)和物理选修3-1中规定的内容; add 考试内容为物理1(必修)、物理2(必修)、物理选修3-l、物理选修3-2章“电磁感应”和“交流电”、物理选修3-4和物理选修3-For 5中规定的内容,详见必试题及附加试题表及考试要求。
表中a、b、c、d代表掌握考试内容的要求,其含义如下:
a-知识:指识别或表达物理事实、物理量和单位的能力;使用文字、图表或数学表达式来表达物理现象、概念或定律的能力。
b-理解:指理解物理现象和过程的能力。明确物理概念和规律的内涵,识别概念和规律的外延,能够运用物理概念和规律来解释相关现象。
c——简单应用:指将物理事实、现象与概念、规律联系起来,理解规律适用的条件,并运用它们解决简单问题的能力。
d——综合应用:指运用多种物理概念和规律以及相应的物理方法和思维策略来解决较复杂问题的能力。
必修、附加试题范围及考试要求表(考试要求为空,则表示该知识内容不需要)
物理1(必修)
物理2(必修)
物理选修课 3-1
物理选修课 3-4
物理选修课 3-5
物理实验
实验问题范围如下表所示。表中“√”表示强制或附加试验所需的实验。
4. 考试形式和试卷结构
(一)考试形式
物理考试是纸笔考试。必答题的回答时间为60分钟,附加题的回答时间为30分钟。必修题满分70分,附加试题满分30分。
(二)试卷结构
1. 考试内容分发
必答题(共70分):
物理1(必修)、物理2(必修)和物理选修3-1(含物理实验)中规定的内容。
附加试题(共30分):
物理1(必修)、物理2(必修)、物理选修3-1、物理选修3-2、“电磁感应”和“交流电”章节、物理选修3-4和物理选修3-5。内容(包括物理实验)。
2.考试要求分布
必答题:
记忆理解40%±5%
简单应用、综合应用60%±5%
添加测试题部分:
记忆理解20%±5%
简单应用、综合应用80%±5%
3. 试题类型分布
必答题:
客观题 50%±5%
主观题 50%±5%
添加测试题部分:
客观题20%±5%
主观题8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