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电学知识点和公式汇总如下:
知识点:
1. 电荷:摩擦过的物体有了吸引物体的轻小物体的性质,我们就说物体带了电(或带了电荷);
2. 摩擦起电:摩擦过的物体吸引轻小物体的现象;
3. 两种电荷:自然界存在着两种电荷,用绸子摩擦的玻璃棒带正电,用毛皮摩擦的橡胶棒带负电;
4. 电荷间的相互作用规律:同种电荷互相排斥,异种电荷互相吸引;
5. 验电器:用来检验物体是否带电的仪器;
6. 电流:电荷的定向移动形成电流;
7. 串联和并联:电路的两种基本连接方式;
8. 短路:电流不经过用电器而直接构成回路。
公式:
1. I=Q/t:电流等于单位时间内通过导体横截面的电荷量;
2. P=UI:功率等于电压乘以电流;
3. P=I^2R:适用于纯电阻电路的公式;
4. P=U^2/R:适用于有多个电阻的电路;
5. 欧姆定律:I=U/R,适用于纯电阻电路;
6. 电功:W=UIt;
7. 电功率:P=UI=I^2R=U^2/R。
以上是初中电学部分的主要知识点和部分公式,具体内容请参考相关教材或咨询教师。
初中电学知识点和公式汇总
一、电路
1. 电路的组成:电源、开关、用电器、导线。
2.电路的状态有三种:通路、开路、短路。
3.电路图:用规定的符号表示电路连接的图叫做电路图。
二、电流
1.形成:电荷的定向移动形成电流。
2.方向的规定:正电荷定向移动的方向为电流的方向。
3.电源:使电路中的电荷发生定向移动,形成电流的原因。
4.在电源外部,电流的方向是从电源的正极流向负极。
例:在图1中,若A表示正电荷,则甲、乙、丙、丁四处中,表示电流方向的是( )
A.甲 B.乙 C.丙 D.丁
三、串联和并联
1.串联电路:把元件逐个顺次连接起来的电路。
2.并联电路:把元件并列的连接起来的电路。
例:如图所示,L1和L2串联在电路中,电流表A1在干路中,A2在L2支路上,闭合开关后,两灯都不亮。电流表A1和A2的示数分别为0.4A和0.6A,则故障原因可能是( )
A.灯L1灯丝断了 B.灯L2灯丝断了 C.灯L2短路 D.开关处接触不良
四、电流表和电压表的使用方法
1. 电压的测量:电压表必须和被测量的用电器并联连接。
2. 电流的测量:电流表必须和被测量的用电器串联连接。
3. 电压表必须并联在电路两端,而电流表必须串联在用电器和开关之间。
4. 电压表可以直接接在电源上测量电源电压。而电流表不能直接接在电源上。
5. 电压表使用时要选择合适的量程(注意:被测电压不能超过电压表的量程)。
6. 电流表的使用方法:a)电流表要串联在电路中;b)使有刻度的一侧要靠近电源的正极;c)正负接线柱的接法要正确;d)被测电流不要超过电流表的量程;e)绝对不允许不经过用电器而把电流表连到电源的两极上。
7. 读数时视线要与刻度盘垂直,估读到最小刻度的下一位。
五、欧姆定律的运用
2.伏安法测电阻:(伏安法测电阻的原理是欧姆定律的变形公式R=U/I)实验中滑动变阻器的作用是改变被测电阻两端的电压和通过它的电流,实现多次测量求平均值减小误差的目的。实验中应控制电压表和电流表的量程要大于待测电阻的阻值范围,防止被测电阻不能被充分取样或取样后电压或电流值超过仪表量程而损坏仪表。实验中应多次测量求平均值以减小误差。注意实验前应把滑动变阻器调到阻值最大处以保护电路。滑动变阻器在实验中相当于一个分压器和一个限流器。
初中电学知识点和公式汇总例题解答:B(灯泡断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