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物理中关于摩擦力的定义有以下几方面:
1. 摩擦力是两个互相接触的物体当它们发生相对运动或具有相对运动趋势时,接触面之间存在的一种阻碍相对运动的力。
2. 摩擦力是一种接触力,两个物体之间只有接触才会产生摩擦力。
3. 摩擦力有静摩擦力和滑动摩擦力之分,滑动摩擦力的方向与物体相对运动方向相反。
4. 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压力成正比,可用公式表示为F=μ·N。其中μ是滑动摩擦系数,只与接触面状况和粗糙程度有关;N为垂直压在接触面上的力。
以上是高中物理中关于摩擦力的主要定义,具体学习时可以结合高中物理课本或相关教材进行深入理解。
例题:
质量为5kg的物体放在水平桌面上,水平桌面与物体之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0.2,现用一大小为15N的水平推力使物体加速前进10m,则此过程中物体所受的摩擦力大小为多少?
解析:
首先,我们需要知道摩擦力的定义和性质。摩擦力是阻碍物体相对运动的力,其大小取决于物体的材料、接触面状况和压力。在本题中,物体受到的摩擦力即为滑动摩擦力。
其次,我们需要根据运动学公式计算物体的加速度和位移,进而根据摩擦力公式求出摩擦力大小。
已知推力为F=15N,位移为s=10m,物体的质量为m=5kg,动摩擦因数为μ=0.2。
根据运动学公式,可计算物体的加速度:a = (F-f)/m = (15-0.2×mg)/5 = 2m/s^2
根据摩擦力公式 f = μFn,其中Fn为正压力,可计算滑动摩擦力:f = μFn = 0.2 × 5 × 10 = 10N
所以,物体在前进10m的过程中所受的摩擦力大小为10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