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物理力学基础知识点包括:
1. 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是物体发生形变和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产生加速度)的原因。
2. 重力是由地球的吸引而引起的。
3. 重心与物体的形状和质量分布有关。
4. 弹力是发生形变的物体对跟它接触的物体的作用。
5. 重力、弹力都是接触力,摩擦力不是接触力。
6. 物体具有保持原有运动状态的性质叫惯性。
7. 物体的运动状态发生改变,一定受到外力(或外力的合力)的作用。
8. 力的国际单位是牛顿,用符号N表示。
9. 摩擦力产生的条件是接触、挤压、相对运动或有相对运动的趋势。
10. 摩擦力有三种,静摩擦力、滑动摩擦力和滚动摩擦力。
此外,还有力的三要素、力的图示、力的合成等知识点。这些知识点都是高中物理力学的基础内容,需要熟练掌握。
题目:
一个质量为5kg的物体,静止在水平桌面上,求下列各情况物体所受的支持力。
已知:
物体的重力加速度为9.8m/s^2,物体与水平桌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0.2,现给物体施加一个水平推力F,方向与水平面成30°角斜向上。
求:
(1)当F=100N时,物体所受的支持力;
(2)当F=20N时,物体所受的支持力。
解析:
首先我们需要知道物体的重力,再根据受力分析求出物体受到的支持力和摩擦力。在求解支持力的过程中,我们需要用到力的合成知识。
(1)当F=100N时,物体的重力不变,仍为50N。物体受到的摩擦力f=μN=μ(mg-Fsin30°)=0.2×(50-100×sin30°)=19N。由于物体静止在桌面上,所以物体受到的支持力等于重力,即N=mg=50N。
(2)当F=20N时,物体的重力不变仍为50N,物体受到的摩擦力变为f=μ(mg+Fsin30°)=0.2×(50+20×sin30°)=27.4N。由于物体仍然静止在桌面上,所以物体受到的支持力等于重力减去摩擦力,即N=mg-f=50-27.4=22.6N。
答案:
(1)50N
(2)22.6N
这个例题主要考察了高中物理力学的基础知识,包括重力的计算、力的合成与分解、静摩擦力的计算以及物体受力分析等。通过这个例题,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这些基础知识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