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力平衡教学设计浙教版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知识与技能:理解二力平衡的条件,能够根据二力平衡的条件判断一个力是否是平衡力。
2. 过程与方法:通过实验探究,掌握二力平衡的条件,并能够运用这些条件分析、解决有关问题。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探究实验,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实验能力。
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和教学大纲的要求,设计合理的实验和教学活动,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思考、讨论和总结,逐步掌握二力平衡的条件。同时,教师还需要注意引导学生将所学知识应用到实际问题中,提高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
以下是一些可能的教学活动设计:
1. 实验探究:教师可以设计一些简单的实验,如用弹簧测力计测量一个物体的重力,观察物体在静止或匀速运动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是否相等。通过实验,引导学生总结出二力平衡的条件。
2. 小组讨论: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让学生交流自己的想法和观点,并相互启发和补充。通过讨论,学生可以加深对二力平衡条件的理解。
3. 案例分析:教师可以选取一些实际生活中的案例,如一个静止在水平面上的物体受到哪些力的作用,让学生运用二力平衡的条件进行分析。通过案例分析,可以提高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
4. 课堂小结:在课堂结束时,教师需要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帮助学生梳理知识点,加深学生对二力平衡条件的理解和记忆。
希望这些教学设计可以帮助您更好地进行二力平衡的教学。
二力平衡教学设计(浙教版)
课题:二力平衡
教学目标:
1. 知道什么是二力平衡,能根据平衡条件解决简单问题。
2. 通过实验探究,学会用弹簧测力计测量力。
3. 培养学生观察实验的能力,体会科学探究的方法。
教学重点:
二力平衡条件的探究实验。
教学难点:
二力平衡条件的探究实验。
教学过程:
一、引入新课
1. 展示图片:杂技表演,钢丝上的杂技演员为什么能够保持平衡?
2. 举例说明生活中二力平衡的现象。
二、新课教学
1. 什么是二力平衡?
演示钢球静止在水平面上的情景,引导学生得出二力平衡的定义。
2. 探究两个力平衡的条件。
(1)学生猜想两个力平衡需要满足的条件。
(2)设计实验,探究两个力平衡的条件。
提示:实验中应注意弹簧测力计的使用方法。
(3)进行实验,收集证据。
①把小车保持在水平桌面上,用弹簧测力计沿相反方向拉小车,使小车在水平方向上做匀速直线运动。观察测力计的示数相同。说明在水平方向上二力平衡条件成立。
②改变小车所受的拉力,观察测力计的示数是否相同。如果示数相同,说明在改变拉力大小后两个力的平衡条件仍然成立。
③改变小车在水平方向上的运动状态,观察测力计的示数是否发生变化。如果示数不变,说明小车受到的两个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条直线上,这两个力就相互平衡。
④讨论并归纳二力平衡的条件。
3. 讨论:物体在什么情况下受平衡力作用?
物体在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时受到的力是平衡力。
三、例题讲解
例:一个小孩在结冰的河面上玩耍,突然发现脚下的冰面即将破裂,他应该采取的措施是( )
A.站立不动 B.赶快向岸边跑动 C.立即改成单脚立 D.就地趴伏在冰面上设法向岸边爬行
分析:小孩站在冰面上,由于重力作用,对冰面的压力一定;小孩趴在冰面上时,与冰面的接触面积增大,根据压强的计算公式可以判断对冰面的压强减小;而此时冰面的承受能力有限,因此不能直接爬向岸边或站立不动;而改成单脚站立时,与冰面的接触面积减小,可以减小压强.故选C.
四、课堂小结
学生回答本节课所学内容,教师补充。重点强调实验探究的过程和方法。
五、布置作业
课本第97页习题1、2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