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理高考中的加速度知识点包括:
1. 加速度是联系力和运动的桥梁。在运动学中,我们研究的是匀速直线运动,物体受到的合外力为零,加速度为零。而在实际中,物体运动状态改变时,必定受到外力的影响,而这些外力可简化为一个力(单个物体)或某一个力的合力(多个物体的情形)。因此,加速度起到了将运动和力联系起来的作用。
2. 加速度的定义式为a=Δv/Δt,它从数学角度反映了速度变化快慢的物理意义。速度大变化不一定快,速度小变化不一定慢。加速度还与速度的变化时间有关,对应于不同时间段内的速度变化情况,加速度的意义会有所不同。
3. 加速和减速是相对的。在汽车等交通工具启动的过程中,人会感到自己的身体在向前倾(即静止不动的物体受到向前的惯性力作用),这是由于人由于惯性总是保持原有运动状态的缘故。而汽车等交通工具启动时,车轮先动,车厢在牵引力的作用下加速运动,车厢的运动状态发生了改变,车厢的惯性随之改变,而人的惯性没有改变,人由于惯性要保持原有的运动状态不变(即人会感到自己的身体在向前倾)。
高考物理中涉及到的加速度知识点主要有加速度的概念、加速度与速度变化和时间的关系、加速度的矢量性、加速度与力结合的综合题等等。
以上内容仅供参考,可以咨询高中阶段的老师、同学,获取更准确更具体的信息。
题目:一物体在水平地面上做直线运动,其加速度方向与速度方向相同,加速度大小为5m/s^2。已知某时刻物体的速度为5m/s,求经过多长时间物体的速度将达到15m/s?
解答:
a t = v2 - v1
其中,a为加速度,t为时间,v1为初始速度,v2为目标速度。
将已知数据代入方程,得到:
5 t = 15 - 5
解得:t = 3秒
所以,经过3秒后,物体的速度将达到15m/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