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于2014年秋季入学新生实行新高考方案,浙江省试点方案突出高考改革与普通高中课程建设、高校教学改革的紧密结合,录取办法得到有效实施。浙江省深化普通高中课程改革方案与新高考方案相配套,旨在推动学校特色化、多元化发展,转变教育模式,将高中必修、选修学分调整为96学分、48学分。对如何开展物理选修课,在全面发展的基础上实现学生个性化发展进行了深入的探索和实践。
1 新高考背景下的物理基础课程建设
1.1 基于物理性质
物理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在物理学中,每一个概念的建立,每一个定律的发现都有坚实的实验基础。实验在物理学的发展中具有重大的意义和推动力,几乎所有伟大的科学家都是实验大师。物理实验课程应设计和实施实验探索计划,运用各种科技手段和方法收集信息、分析和处理信息,并对实验探索过程进行评价和反思。
物理学是一门严谨的理论科学,以经验事实为基础,构建理想模型,应用数学和计算机模拟工具,通过科学推理和论证,形成系统的理论体系和方法体系,引领人类探索自然界的奥秘,对自然科学产生了重大影响,推动了科技进步,为人类文明和社会进步做出了巨大贡献。物理选修课应以知识和能力的拓展为出发点,建设延伸课程和研究课程。
物理学是一门应用范围广泛的基础科学,物理学与生活、生产和现代科技密切相关,物理学为第二次工业革命奠定了基础,推动了信息技术、新材料技术、新能源技术、航空航天技术、生物技术的快速发展。物理课程应紧密联系社会、生产、生活和现代科技。
综上所述,物理选修课程要为学生终身发展奠定基础,课程结构注重共性基础,充分体现选择性,满足学生个性发展需要;课程内容体现时代性、基础性和选择性;课程实施注重自主、合作、探究性学习,提倡多样化的教学方式;课程评价更新评价理念,以原有基础上的发展作为评价依据。
1.2 基于学校的发展定位
我校是全县师资力量最强、生源最集中的学校,以“培养具有国际视野的高素质创新人才”为目标,通过课程的顶层设计,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以学科建设为抓手,以学科建设为抓手,以学科教育为学生自觉成长铺路。构建自觉课程,让学生驶入自主发展的快车道,打造自觉课堂,深化课堂改革,构建师生发展的生命场。激活学生自主发展的欲望,搭建学生自主发展的阶梯,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
2 新高考背景下物理课程体系的构建
2.1 物理学科建设目标
总体目标是提高学生核心体育素养,开发面向学生发展的课程,课程将创新人才培养、未来能力需求、大学专业和职业定位融为一体。设计理念:使学生掌握终身发展和应对社会挑战所必需的基本知识和方法。提高学生的沟通能力、科学探究能力、科学思维能力、独立合作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培养学生的科学态度和社会责任感,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遵循社会主义道德规范,掌握科学、技术、社会和环境的关系。
2.2 物理课程体系
物理课程建设可以激发学生自主发展的欲望,为学生自主发展搭建阶梯,提高学生学习能力,培养学生创新精神与能力。因此,知识扩展课程应多元化,职业技能课程应专业化,兴趣特长课程应个性化,社会实践课程应课程化,研究课程应项目化。物理选修课程设计具有系统性、逻辑性、层次性、递进性,满足学生选课的结构性、方向性和个性化选择。
物理学习以物理知识、技能、方法的掌握和探索兴趣为基础,物理课程体系分为基础课程、延伸课程和研究课程三个层次。
基础课——面向全体学生,侧重学科核心知识和思维方法。通过校本基础课的实施,激发物理学习兴趣,突出社会、生产、生活和现代技术中物理现象。在一定程度上理解和领悟物理知识和规律,形成学习和探究物理的基本方法。
延伸课程——学生可自主选择。一是要注重物理、人文等科学知识的交叉与拓展;二是向大学延伸,开设大学预科课程、物理竞赛课程、大学AP课程;三是引进国外对高中物理课程进行二次开发;四是校企合作引入专业技能课程,满足学生个性化需求,为学生特长、专业化发展奠定基础;基础课程的拓展与延伸网校头条,要强化物理知识形成过程与转移应用过程以及渗透于课程内容中的科学精神与科学方法教育,提升建构与探究物理知识与方法的能力。
研究类课程——针对具有学术潜力的学生,适合部分在物理学领域具有一定优势和成就的学生进行针对性学习。注重研究水平和创新意识,搭建拔尖人才成长平台,提升学生科研能力和创新能力。从生产、生活和现代科学技术中的问题出发,突出物理思想和方法在物理研究中的应用,及时吸收现代物理学发展的新成果,深化对科学、技术和社会关系的认识。
物理选修课教材开发方式有四种:一是学科组自主开发选修课;二是与企业联合开发选修课;三是与高校教师联合开发选修课;四是与姊妹学校联合开发选修课。开发以六大要素为抓手,物理学习强化物理知识建构、方法内化、探究能力培养、科学人文素养提升;在学习能力提升上,以知识与经验、策略与反思、意志与进步、实践与活动、协作与交流、批判与创新为抓手,构建选修课体系,促进学生学习能力提升。
多方面、多层次的立体化课程结构体系,充分体现“结构多样、尊重选择、激发潜能、差异发展”的特点,使学生在物理概念、实验探究能力、科学思维、科学态度、责任感等核心体育素养等方面得到全面提高。
2.3 具有特色的物理选修课
学校的教育资源不能满足学生个性化、多样化的发展需求,企业、社区、家庭将成为学校教育的支撑力量。在四大选修课程体系中,如表1所示,职业技能课程开发的难度在于学校规模大,能充分利用本土企业提供的该领域世界上最先进的生产技术、设备、人才和文化资源,我校物理学科与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国家汽车零部件出口基地企业建立了紧密联系(如浙江银河三家企业共同打造了多层次、可选的机械工程与电子工程课程群,在“一级”选修课程的基础上,以课题组形式开设项目课程(二级课程),通过任务驱动的学生项目学习,探索难度更大的专业知识,从而形成两级梯度课程——通识选修课程和高层次研究项目课程。
3.物理选修课的实施
3.1 物理选修课的教学内容充分体现了学生的学习水平
知识扩展类中的能力培养和专题研究类课程按内容难易程度分三个年级安排;专业技能类课程由学生自主选修高中物理必修选修,安排在高一、高二年级;研究类课程从高一第二学期开始;兴趣特长类课程、社会实践类课程分别安排在高一、高二年级,教学内容要突出选择性。从研究出发,整合基础性与延伸性教学内容,丰富和深化选修课程,满足学生个性化发展的需求。
3.2 建设专用实验室,提高选修课教学质量
学校物理专业课程群建设需要实验支撑高中物理必修选修,新高考要求学校把一切资源配置在学生发展周围,物理专业实验室建设以提高学生实验能力、探究能力、创新能力为目标,满足学生学习需求;以提高物理选修课教学质量为抓手,促进学生个性化发展。我校有4个专用实验室对应12门选修课,如表2所示。
3.3深化课堂教学,提高教学质量
深化课程改革的核心内容之一是打造高效课堂。为适应新高考,深化课程改革,高中实行必修课分层编班、选修课分类编班的教学模式,探索行政班与教学班并存的管理模式。深化课堂教学改革,“互联网+”课堂让互联网与高中物理教学深度融合。坚持以学生为主体,努力形成师生、生生与生、人(文)之间多维度、深度动态的课堂。形成“问题驱动、学生主导、教师引导、多方位互动”的高效物理课堂教学模式。构建高效的高中物理课堂教学策略与方法,提高学生的学科素养。
3.4 构建基于学习的物理教学过程发展性评价体系
随着新高考的不断推进和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应努力构建注重过程与发展的教学质量评价体系。从学生的视角审视教学过程,关注全景式教学过程。针对教学课堂中学生基础、学习能力、学习潜力等差异性,运用个别差异评价方法,在原有基础上评价学生的发展增量,构建个性化的科学素养评价方法。把评价过程与教学过程融为一体,充分发挥评价的诊断、反馈、激励和改进功能,让评价为师生提供有效的教学与学习信息,成为师生改进教学与学习的有效手段,成为师生体验成功的载体,激活师生发展的内在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