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目标 1. 了解升华和升华的概念
2、知道升华需要放热,反升华需要吸热;
3.了解日常生活中升华和反升华现象的特点
学习目标:升华和反升华的定义和条件
学习难点:能分析升华与反升华现象。
学习过程
第一环节:预习学习案例,探索批判
知识回顾
1、物质从一种状态到另一种状态的转变叫做熔化,熔化需要热量。
2、物质从一种状态到另一种状态的转变称为熔化,熔化需要热量。
3、物质从一种状态到另一种状态的转变称为气化,而气化需要热量。
4、物质从一种状态到另一种状态的转变称为液化,液化需要热量。
课本预习
1. 升华:物体制成的过程称为升华; 升华需要热量。
2. :物体制作的过程称为; 凝华需要热量。
第二环节:小组合作,互动解读
1. 了解升华和凝聚
1、为什么钨丝用久了会变细? 灯泡用久了内壁会变黑?
2、古语云:霜前寒,雨后寒。 你能解释一下你学到了什么吗?
3、固体甲烷又称干冰。 它在-78.5摄氏度时直接升华成气态二氧化碳。 你能解释一下为什么在运输易腐烂的食物时,通常会在保温车箱内撒一些干冰吗?
自然界中的水循环
常见的水有 、 、 三种状态,请参照右图写出物理状态的变化以及它们之间吸热与吸热的关系。
你知道雪、霜、雹、雾、露、云、雨是怎么产生的吗?
学前课程计划
1. 升华:物体制成的过程称为升华; 升华需要热量。
2. :物体制作的过程称为; 凝华需要热量。
课堂教案
1、演示教材中的所思所为,中学生边观察边思考。
实验现象:当装有代码的试管放入冷水中时,可以发现固体碘变成了碘。 这就是碘的现象。
2.列举生活中升华升华的现象
1、衣柜防虫用的硫磺丸变小了
2、冬天冷冻校服的晾晒是
3、用久了的灯泡钨丝变细,灯泡变黑,这是钨丝先后换过的结果。
4、在北方,冬天早晨出现的霜是窗玻璃夜间(里面或外面)在窗玻璃上出现冰片升华和凝华的概念及规律,冰落在树枝上的现象。
5、水的三态连接,完整填写下图
班主任指导,学生自我总结
课堂练习
1、在物态变化中,天空中的云是由水蒸气形成的小水滴和水蒸气形成的小冰晶组成的。
3、下列现象中,属于凝华现象的是( )
A. 炉子上的冰不一会儿就消失了。 B. 我国南方严冬时,地面出现了一层黑色的霜。
C 用久了的灯泡灯丝比新的时候细 D 冬天湿裤子冻干了
4、下列物理状态变化中,均为吸热的是()
A 升华、熔化 B 气化、凝华 C 液化、凝固 D 熔化、液化
5、袋内放卫生球,以防虫蛀。 几个月后,生球变小或消失。 这种化学现象是()
A. 升华 B. 气化 C. 蒸发 D. 熔化
6、冬天早上听到霜冻,是空气中有水汽()
A. 熔化 B. 升华 C. 液化 D. 先液化再熔化
【学习目标】
1.知道升华升华的概念
2.知道升华放热,反升华吸热。
3.认识生活中升华与失华的现象
[阅读与思考]
冰块放热后融化成水,然后继续放热形成水蒸气。 这是生活中的普遍现象。 物质放热后能不能直接从固态变成二氧化碳?
【探索归纳】
知识点一:升华升华
1、物质状态的变化并不总是按照固态、液态、气态或气态、液态、固态的顺序进行。 有时,一些物体的状态变化也可以直接在固体和气体之间进行。 在力学中,物体从固态到气态的直接转化称为升华。 物体从气态直接转变为固态的过程称为升华。 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经常会看到升华或反升华现象。 寒冷的冬天,洗好的衣服挂在室内,因为温度在0℃以下,湿裤子上的水会很快结冰。 这种冰虽然不会融化,但时间长了衣服还是会干的。 这是因为冰升华成水蒸气飞走了。 放在行李箱里的卫生球或硫磺块会逐渐变小,最后完全消失,只剩下一些白色粉状杂质,这也是一种升华现象。 夏冬午后出现的霜,是室温升至0℃以下时,水蒸气直接融化形成的,是一种凝华现象。
2、升华吸热,反升华放热。
知识点二:实例与应用
3、日光灯使用时间长了升华和凝华的概念及规律,玻璃管的两端会发黑。 这是因为灯丝受热形成了__升华__现象,然后在灯座上冷却下来。
4、严冬,湿裤子挂在室内会结冰。 虽然房间里的温度仍然低于 0°C,但冷冻的衣服最终会变干,因为冰 。 结霜的产生是__水蒸气凝华__的现象。
5.将卫生球放入袋中,几个月后会变小或消失。 这就是卫生球的__升华____现象。
6、在一个插有小树枝的封闭烧杯中,倒入一些保健球捣碎的粉末,然后在酒精灯上稍微加热烧杯,可以看到粉末越来越少。 停止加热后,烧杯中的树根上,一时间出现了一片光滑细腻的人造景物。 关于上述实验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D)
A. 风景由健康球升华形成 B. 风景由健康球升华形成
C. 景观经历了气化和融化两种物理状态变化
D. 景物发生升华和凝结两种物理状态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