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三物理公式高考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速度:v=s/t
密度:ρ=m/V
重力:G=mg
压强:p=F/S
液体压强:p=ρgh
浮力:F浮=G排=ρ液gV排
功:W=FS
功率:P=W/t
机械效率:η=W有用/W总=Gh/Fs
欧姆定律:I=U/R
焦耳定律:Q=I²Rt和导出公式(电功、电功率等)
此外,还有串联电路的特点、并联电路的特点、电功、电功率等公式。这些公式在初中物理中非常重要,对于初三学生来说,应该熟练掌握。
请注意,公式中的字母代表不同的物理量,这些物理量的含义需要在学习过程中逐步了解。在应用这些公式时,需要根据具体情况代入合适的数值进行计算。
ρ=m/V(密度 = 质量 / 体积)
下面是一个关于过滤的例子,使用这个公式来解释过滤过程:
问题: 一台过滤器过滤掉水中较大的颗粒物。
假设条件:
水的初始密度为ρ(例如,我们假设ρ = 1克/毫升)。
过滤器能够去除的颗粒物最大直径为D(例如,过滤器可能能够去除直径大于50微米的颗粒物)。
过滤器每次过滤后,收集到的颗粒物质量为m1,收集到的水体积为V1。
步骤:
1. 初始时,水的密度为ρ,这意味着每毫升水中含有大约ρ克物质。
2. 当颗粒物进入过滤器时,它们会占据过滤器的空间,使得过滤器内剩余的水体积减少。例如,如果一个颗粒物直径为5微米,那么它可能会占据大约V1/100毫升的空间。
3. 由于过滤器每次过滤后收集到一部分颗粒物和水,因此我们可以根据收集到的质量和体积来计算过滤后的水的密度。假设收集到的质量为m1,体积为V1,那么过滤后的水的密度将是(m1 - m)/(V1 - V),其中V是过滤器内剩余的水的体积。
4. 由于过滤器会重复进行过滤过程,每次都会减少剩余的水的体积,因此最终的过滤后的水的密度将接近ρ减去进入过滤器的颗粒物的密度。
答案: 根据上述假设条件,最终过滤后的水的密度将接近ρ减去进入过滤器的颗粒物的密度。由于颗粒物是逐渐减少的,这个差值也会逐渐减小。
这个例子可以帮助你理解过滤过程以及如何使用物理公式来描述它。希望这个例子对你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