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学基础讲座系列
——第14期:光纤传感与通信
1966年7月,一篇名为《光频率下的介电纤维表面波导》的论文悄然发表在英国电机工程师学会期刊(PIEE)上,将整个人类社会带入了信息通讯和交换的高速通道。这项工作由一位名叫高锟的华裔科学家主导。由于他在光纤领域的特殊贡献,他也被称为“光纤之父”。2009年,诺贝尔物理学奖因“光纤传输研究”和“CCD传感器”两项成果而获奖。光纤通信已经问世50年,如今已成为世界通信的主要传输方式。在此,我想再次向高锟先生致敬。
图1 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左起:高昆、S.博伊尔、E.史密斯)(图片来源于网络)
传动原理
现在我们就来进入正题,分析一下光纤是如何实现通信和传感的!
图2 光纤电缆(图片来自网络)
所谓光纤,即光导纤维,是用玻璃或其他材料制成的光波导管。光在光纤中传输的最基本原理就是全反射。众所周知,全反射是指当光从较密的介质(折射率相对较高)入射到较稀疏的介质(折射率相对较低)时,光不再发生折射,而是完全反射回原介质。光纤最基本、最重要的原理已经讲清楚了,它要求纤芯折射率n1>n2,其次反射角θ大于全反射临界角,这样才能保证光能在光纤中始终传输(注:这里讨论的是阶跃折射率光纤,这是最常见的光纤)。
图3 光纤的基本结构
那么第一个问题就是,满足全反射条件的光是不是都能在光纤中传输呢?答案是:不能,还需要满足另外一个条件:相位匹配条件。为什么又叫相位呢?好吧,没有别的办法,只要涉及到光和干涉,就一定出现相位匹配!上一期非线性光学课上也讲过相位匹配,干涉条件里有一个要求就是相位差是常数。好了,我们进入高能时间。
首先,光在光纤中传输需要满足全反射条件,也就是图4中的角度θi必须大于全反射临界角。那么,大于全反射临界角的入射光线是不是都能传输呢?换句话说,入射角和相位匹配条件有关吗?好,我们接下来分析一下图4。
图4 光纤传输相位匹配计算
图4中,绿色和紫色代表一系列成一定角度的平行光,蓝色虚线为等位相平面(垂直于入射光)。我们要的相位匹配条件就是让这一系列平行光满足同相,即BC和EF的光程差的相位差必须是2π的倍数。根据公式2π/λ×光程差=相位差,我们得到以下公式:
为什么上面的公式中多出了两项呢?那是因为全反射时,并不是在界面处直接反射,而是有一段具有一定深度的衰减波,会造成一定的相位变化。这个相位变化的大小和两种材料的折射率有关,是一个定值,所以需要减去两次反射的相位差。然后根据几何原理计算出BC-EF,用纤芯直径d和入射角θi来表示,于是得到下面的公式:
OK,公式结束。如果你看不懂,那也不重要,重要的是我们得到相位匹配条件跟什么有关。显然,如果光纤一定(直径d光的色散,折射率n),不同的m值就会对应不同的入射角θi。这就是我们所说的多模,而这个入射角是离散的。
图5 不同光纤模式下光斑分布情况(图片来自网络)
反过来,如何实现单模光纤呢?根据上面的公式,让光纤芯径d在一定范围内,使得m的值只能等于0,不能等于1,那么这条光纤就是单模光纤。所以一般情况下,单模光纤的芯径比较小,在4~10μm;多模光纤的芯径比较大,在50μm以上。
纤维特性
上面已经讲解了光纤的传输原理,接下来我们来介绍一下光纤最重要的两个特性。第一个就是损耗,也就是衰减。光纤通讯为什么是近几十年才发展起来的?因为之前光在材料中的损耗太严重,导致使用价值不大。直到高昆先生才把光波损耗做到了20dB/km以下的光通讯要求。
好的,第二个问题,光纤中光的损耗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呢?很简单,大多数人都能想到,可以分为三类:吸收,散射和弯曲。
吸收损耗指的是材料对光的吸收,用来制作光纤的石英材料会吸收光,因此会造成一定的损耗。其次,杂质会吸收光,比如铜、铁、铬、锰等一些有害的金属杂质。因此,通过净化光纤材料,可以大大降低光纤的吸收损耗。石英光纤中还有一个重要的吸收源:氢氧根(OH-)。我们知道水在红外波段有一个吸收峰,所以氢氧根对光纤的影响很大,而且不容易去除。例如在1.39μm波段,仅为万分之一的氢氧根的吸收损耗却高达33dB/km。
在第 8 期《光的散射》中详细介绍过的散射,光纤中也会发生散射,包括瑞利散射、强光下的非线性散射:拉曼散射、布里渊散射等。这是正常的物质散射。还有一种是带状散射,是由于光纤结构存在缺陷而引起的散射衰减,比如光纤熔接时的散射、光纤材质不均匀、气泡等。
第三种:弯曲。为什么弯曲会产生损耗呢?因为光在光纤中传输是依据全反射的原理,如果弯曲过大,弯曲处就不满足全反射角度的条件,导致一部分光透射到包层中,这样就造成一部分光的损失。
好的,前面讲了光的损耗,现在我们来说说另一个特性:色散。色散,顾名思义,就是颜色发散,也就是不同波长(频率)的光的传播速度不一致,导致速度不同,脉冲就会被展宽。
图6 材料弥散图(图片来自网络)
其实色散可以分为三种:材料色散、模式色散和波导色散。图5所示为材料引起的色散;模式色散是指在不同的模式下,光所行进的距离不一样,因此到达终点的时间不一致,这样也会造成色散;最后一类波导色散是指在同一种模式下,有一部分光(无论频率如何光的色散,所以不属于材料色散)由于在纤芯和包层之间不发生全反射,会在包层和涂覆层之间发生反射,所以这部分光会穿过包层再传播回纤芯,因此与另一部分只在纤芯中传播的同频率光的传输距离不一致,这样就造成了同频率光的色散。
光纤传感和通信
接下来我们从理论回到现实,光纤原本就是为了通讯,现在来回答第三个问题:通常我们说太帅网速会变慢,其实不然,网速(10M、20M、50M等)有快有慢,那么这个网速到底指什么,又是由什么决定的呢?
比如10M带宽,下载速度为1./s,对应的网速为1./s。所以要想提高网速,其实就是要提高光纤的带宽。那么什么是带宽呢?很好理解,带宽就是频带的宽度。也就是光在光纤中传输的时候,我们最基本的要求就是传输信号必须正确,不能有误码,否则就会出现错误。但是由于色散特性的存在,不同频率的光运行的速度是不一样的,所以在时间域上的频带就会变宽,这样就会造成码元之间的重叠,为了保证正确性,就需要增加码元之间的时间间隔,这样容量自然就会降低。所以影响光纤带宽的因素就是光纤的色散特性,光纤的色散越小,光纤的带宽就越宽。
最后一个问题是,光纤除了传输光信号外,还能用来做什么?它可以用来传感和检测各种物理状况。我小时候经常想,如果你把所有的光缆都埋在地下或海底,如果某一点断了,你怎么知道它断在哪里?
图7 光纤瑞利散射回波信号
从图7中可以看出,利用瑞利散射的特性,可以得到散射光信号的分布图。损耗随着距离的增加而逐渐增大,如果在某点出现跳变,说明该处损耗严重,应该是一个节点。如果在某个节点处出现彻底断线,且没有回波信号,那么根据距离=速度*时间的原理,通过测量信号从该点返回所需的时间,就可以粗略地计算出断点的位置。
另外,光纤所处的外界环境:压力或者温度都会对光纤的衰减产生一定的影响,因此可以利用这一特性来检测外界的环境情况。以分布式布里渊散射传感为例,众所周知,光纤在强光作用下,会产生非弹性散射,包括布里渊散射,而布里渊散射会受到压力和温度的影响。因此,根据布里渊频移量,我们可以得到一个方程,一个关于压力和温度的二元线性方程。如果要解这两个变量,还需要另一个不相关的函数,否则谁知道压力和温度两个量的变化贡献是多少呢。巧合的是,瑞利散射的强度也会随着压力和温度的变化而变化,而布里渊散射的强度刚好是一个常数(理论上证明是一个常数)乘以瑞利散射的强度。 这样,通过联立这两个方程,我们就可以求解压力和温度两个未知数。
结束!!!
上一篇:基础光学讲座-第13期:什么是非线性光学?
下一篇:光学基础讲座系列-第十五期:重温经典:浅读光的干涉和衍射原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