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教育质量是社会、家长、学生的共同心愿,是促进教育事业和谐科学发展的需要,是建设“创新型区域、质量型城市”的重要保障,是打造“留学上虞”教育品牌的基本要求。为进一步促进我区教育事业持续健康发展,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特制定本行动计划。
一、指导思想
我们将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和《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紧紧围绕区委、区政府《关于贯彻国家和省、市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的实施意见》确定的工作任务,以推动教育高质量均衡协调发展为目标,以提高教学质量为核心,以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为宗旨,遵循教育规律和人才发展规律,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深化课程改革,在全面发展的基础上提高教学质量。
二、目标任务
力争用3年左右时间建立起以提高教育质量为导向的比较完善的管理体制和工作机制,形成一支比较成熟的、适应素质教育和新课改要求的高素质校长管理队伍和教师队伍,探索出一条具有上虞区域特色和学校特色的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人才培养模式。到2020年,学前教育布局合理、多元化,全区四分之三的幼儿园建立起园林式课程体系,新增3所省级幼儿园。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兴趣广泛、基础扎实、素质全面,省级义务教育阶段质量监测位居全省前列,区中考成绩位居全市前列,普通高中高考竞争力明显增强,高考一等奖学生继续保持在1000人以上,达标率超过全省平均水平5%以上。 每年有4名以上尖子生进入全省百强或考入北大、清华;学科竞赛成绩取得新突破,5人以上获五大奥林匹克学科浙江赛区一等奖以上;毕业生升学率达30%,毕业生就业率达90%以上;职高学生在省级以上技能大赛中获得一等奖(金牌)5人以上。
三、重点任务
1. 行政领导的示范行动
1.带头学理论。校长要带头参加各类继续教育培训活动,认真参加校长培训活动。每名校长每学期至少阅读两本教育教学专著。教体局组织校长论坛、校长报告等学术活动,推动行政领导干部理论学习。
2.带头带课。倡导学校(幼儿园)校长深入教学第一线,深入教学,了解师生,做教学改革和研究的引领者,做提升质量的排头兵。每所学校(幼儿园)校长每学年应至少带队进行一次校级以上公开教学。教体局组织全区中小学(幼儿园)校长上示范课。通过活动,强化学校(幼儿园)校长的带头示范意识,鼓励学校(幼儿园)校长发挥表率作用。
3.带头听课评课。校长要深入一线听课评课,深入了解课堂教学情况,了解教师教学、学生学习情况,及时了解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每位校长每学期听课不少于50节,教体局要定期、不定期组织听课笔记检查。
4.带头搞教学科研。学校(幼儿园)校长要牢固树立“质量立校、教学研究型学校”的理念,紧紧围绕学校教育主干,刻苦钻研,围绕学校教育教学中需要解决的问题牵头承担课题研究,真正把思想和精力集中在教学科研上。每个学校(幼儿园)校长每学年至少撰写1篇教育教学论文、开展1项课题研究。
(牵头部门:人事部;协作部门:督导部、普教部、职业与成人教育部、教研室、学前教育办公室)
2. 学科名师培育行动
1.拓展优质师资队伍。探索通过校园招聘等方式,从全国知名大学选聘优秀本科生、研究生,选取区内优势学科教研组作为学科教师培养基地,储备一定数量的优质教师,根据实际需要,在全区范围内统筹使用。完善教师交流制度,均衡合理配置教师资源,优化师资队伍学科结构、年龄结构、职称结构。
2、加大培训力度。积极选派教师参加各级教育行政部门、教研机构组织的各类培训。从全区各学校选派一批知名教师、知名校长或重点培养对象,高标准进修(在职研修);建立全区名优教师和重点培养对象资源库,实行动态管理机制;加快青年教师培养进程,2人以上评为省级特级教师,3人以上获省级新锐教师称号,10人以上获市级名师,10人以上获市级新锐教师称号,15人以上评为市级学科带头人。
3、提高名师待遇。完善名师考核管理办法,实行分类遴选、分级考核、分级负责。将名师、校长培养引进纳入全区人才培养引进总体框架管理,享受相关优惠扶持政策,吸引优秀人才长期、终身在上虞任教。继续加大名师、优秀教师奖励力度,增加上虞区省特级教师、名师年度津贴。建立表彰拔尖教育人才的激励机制。
4.加强名师引领。充分发挥名师在教师专业成长和教育科研中的示范、引领、引导和辐射作用。进一步完善“名师工作室”制度,实现省、市、区三级“名师工作室”联动;组建名师导师团,完善师徒结对制度,开展“名师带徒”评选活动;开设“名师大讲堂”,组织“名师论坛”,举办“名师专场”,开展“名师订购、下课”教学活动。
(牵头部门:人事处;协作部门:普通教育处、职业与成人教育处、教研室、服务站、幼教办公室)
3. 落实教学常规的行动
1.规范教师教学行为。按照《浙江省中小学学科教学工作实施意见》,进一步完善学校教学工作常规管理制度,加强“备课、教学、评分、辅导、考试、评比”等教学过程管理,推进教学工作制度化、规范化、科学化。学校要定期对教师教学工作进行检查,建立检查档案。
2.完善教学评价体系。加强课堂教学评价研究与实施,科学制定《绍兴市上虞区中小学课堂教学评价细则》,指导教师切实加强课堂、课程、学科研究,不断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依托在线学习空间,逐步实现学生学业水平大数据采集与分析,优化教学评价方式。
3.建立教学督导制度。督导部门、督导责任区、“四个一”联系员要强化教学督导,切实加强对全区中小学教学过程管理的督导检查,每学期组织对学校常规教学管理情况进行检查、反馈意见,及时发现问题,提出整改措施,督促落实整改。
4.建立课堂听课制度。教育管理人员和教研室人员要深入教学一线、课堂一线,落实课堂听课制度。区教文局领导班子成员要带头听课,校级分管领导每学年听课不少于50节课,区教研室人员每学年听课不少于100节课。学校每学期至少举办一次教学开放日活动。
5、完善绩效考核制度。建立完善《绍兴市上虞区中小学教育质量考核奖励方案》,充分发挥绩效考核对规范教学行为、提高教育质量的引导和激励作用。各学校要修订绩效工资考核支付方案,与教师教学绩效紧密挂钩。
(牵头部门:通识教育处;协作部门:人事处、督导处、职业与成人教育处、教研室、学前教育办公室)
4. 课堂效率提升行动
1、改革教学模式。通过专家报告、名师论坛、同课异构、学科培训、教学竞赛、专题研讨会等有效举措,引导教师积极开展具有上虞特色的幸福课堂实践研究,培育和推广有利于促进学生自主学习、独立思考、创新思维的课堂教学模式。积极开展小班教学、微班教学和在线教学探索。精心办好一年一度的课堂教学艺术节。
2.优化教学方式。以“科技强化教育、网络优化教育、数据辅助教学”为理念,大力推进智慧教育、智慧校园建设,鼓励教师利用网络学习空间开展备课、与家长、学校互动、开展线上培训、指导学生学习等活动,探索优质数字教育资源发展机制。推动教育内容、教学方式、教学手段现代化。2020年,“人人通”网络学习空间覆盖率达到100%。
3、转变学习方法。变“教”为“学”,回归学校“学”的本质,从预习、听课、做作业、复习等环节入手,加强学习方法的指导,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培养学生反思自身学习状况的意识和习惯,加强选择或调整学习策略和方法的指导,促进学生自我管理和自主学习能力的提高。
4、注重因材施教。对全体学生实行“因材施教”,拓宽“优育、补弱、提拔中等”的途径和策略。在均衡分班、公平管理的前提下,积极推行分层教学。通过分层教学、分层辅导、兴趣小组等方式,开发每个学生的潜能。把抓后进生工作纳入全区中小学管理和考核。
(牵头部门:教学科研处;协作部门:普教处、职业与成教处、电化教育中心、幼教办公室)
5.核心素养培训行动
1、注重能力培养。推动拓展课程规模,增加拓展课程数量,提高拓展课程质量。小学每学年拓展课程时数超过15%,初中拓展课程时数超过20%,高中选修课程时数超过35%,中职选修课程时数超过50%。乡镇(街道)级以上义务教育学校每所至少有1门区级以上精品课程,高中、中职学校每所至少有2门市级以上精品课程;开设经典诵读课、书法课,培养学生阅读兴趣和规范书写习惯。办好实验课,培养和提高学生实验操作能力和实验探究水平。加强以能力培养为核心的社区组织建设,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通过“智力游戏”等区级阶段性活动,助力全区学生能力提升。 积极组织学生参加计算机制作大赛、学科竞赛、科技创新大赛,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和科学素养。
2、增强学生体质。全面落实《国家学生体质标准》,建立健全学生体质档案。完善初中毕业生体检制度,落实大假期间体育活动,保证学生每天锻炼一小时。全区中小学每年举办一次运动会。加大中小学体育教师专业教学能力考核力度,引导体育教师“回归课堂”,提升体育课教学质量。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体质合格率达100%浙江省上虞中学,普通高中、大专新生体质合格率达97%以上。
3.加强艺术教育。配备音乐、美术设备。各中心校和中学均设有专门的音乐、美术教室。各校配备合格的专(兼)职音乐、美术教师。开设各类音乐、美术课程,培养学生艺术素养。每年举办一次中小学生艺术节,每年组织义务教育阶段学生艺术素养测试。
(牵头部门:通识教育处;协作部门:人事处、职业与成人教育处、体育处、教研室、考勤办公室、幼教办公室)
6.教学研究改进行动
1、加强教研队伍建设。根据教学科研需要,充分配备教研队伍,建立符合教学科研工作实际的教研考核制度,强化教研人员“科研、指导、服务”职能。区教研室要根据需要聘请兼职教研人员,明确兼职教研人员的工作任务,将兼职教研工作纳入其总工作量。
2、完善校本教研制度。树立“问题”即“课题”的校本教研理念,注重解决问题,重视影响质量提升的问题研究。重视先进教育理论和优秀教学成果的研究与推广。学校各学科教研组每两周开展一次教研活动。区开展优秀教研团队评比活动。
3、实施区域联盟教研。通过派研教下乡等活动,借助“城市教师下乡支教”“农村教师到城市交流”“城乡教育共同体”等互动载体,完善城乡交流平台,构建“城乡互动、区域互动、邻校互动”的区域联盟教研机制。
4、加强试题研究。成立不同学业阶段学业评比小组,建立区级试题人才库和区级学科考试题库,加强试题出题人员学习、培训和研讨。组织开展“学考试大纲、学试题”和“出题、解题、评题”活动,不断深化“高考后谈高考”和“中考后谈中考”活动。
(牵头部门:教学科研处;协作部门:人事处、普教处、职业与成人教育处、学前教育办公室)
7. 加强质量控制的举措
1.建立质量监测体系。学校要构建“课堂测试—单元测试—期末测试—学期测试”的质量监测体系。小学每学年组织一次专项学科质量测试。初中、普通高中每学年要对学生学业质量进行统一测试,实行统一出题、统一组织考试、统一阅卷,及时召开质量分析会。初中毕业考试前与周边县区联合组织模拟考试浙江省上虞中学,及时发现差距。精心组织初中入学考试、高考,确保安全、规范。学前教育质量监测尝试采用高等教育机构第三方质量评估制度。
2、完善目标考核制度。建立以质量为导向的目标管理考核制度,修订完善《绍兴市上虞区中小学(幼儿园)目标管理年度考核方案》。区教体局每年对各校教育质量进行一次评估,评估结果作为学校(幼儿园)校长年度考核、发放奖励性绩效工资、聘任晋升的主要依据。学校要及时修订相关制度,凸显教师教育教学绩效。
3.建立质量奖惩制度。出台《绍兴市上虞区中小学(幼儿园)教育质量考核奖励方案》,设立全区中小学(幼儿园)质量奖励专项资金,对全区中小学(幼儿园)教育教学质量工作成绩突出的学校和个人进行奖励。对工作不力、管理不规范、质量不达标的校长,将严肃追责问责,给予警告、批评教育、行政问责或工作调整等处分。
(牵头部门:督导部;配合部门:人事处、普教处、职业与成教处、招生办公室、教研室、服务站、幼教办公室)
四、保障措施
1、加强组织领导。区教体局成立以主要领导为组长,领导班子成员为副组长,相关部门负责人为成员的教育质量提升行动领导小组。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设在区教研室,负责日常组织协调职能。
2.明确工作责任。推进素质教育、提高教育质量的责任主要在学校,各校要结合本校实际情况,制定提高质量三年行动计划,于2017年12月底前报送区教研室、学前教育处,区教体局分工落实责任,教研室牵头组织实施三年行动计划。
3、加强氛围营造。利用新闻媒体广泛宣传全区教育系统提高教育质量的举措和成效,动员和引导全社会关心、支持教育工作,为提高教育质量营造良好的社会环境和舆论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