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标下的高中物理实验教学策略
李勇
四川省西昌市第一中学
【摘要】:高中物理教学的基础是实验。 学生对物理现象和规律的认识,以及实验技能和科学态度的发展,都需要依靠实验探究。 新课程标准对物理实验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课程实施中提倡多元化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自主学习。 因此,教师应遵循新课程标准的思想指导,立足物理实验教学目标和学生个性化学习需求,加强物理实验教学方案设计,为学生开辟广阔的思考和探索空间,通过实验建构概念,自觉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操作能力和论证意识,从而推动高中物理实验教学的改革进程。
关键词:新课程标准; 高中物理; 实验教学
1.新课程标准下高中物理实验教学策略
(一)创设情境,引入物理实验题目
在基于新课程标准的高中物理实验教学中,实验课题的引入是至关重要的一步。 物理知识是比较理论性和抽象性的。 如果教师直接呈现实验课题,学生很难理解实验的背景和目的,自然也就无法产生内在的探索动机。 物理实验强调联系实际情况并提出具有实际意义的问题。 教师应综合考虑实验课题和学生的兴趣需求,利用生活中的物理现象和信息多媒体资源,创设真实、可触的教学情境,将实验课题置于情境中。 其中,从而激活学生的认知体验和探究期望。
教师在依靠情境创设引入物理实验课题时,要做好实验课程和学术情境的分析,从日常生活资源、信息资源中收集相关情境创设材料,利用多媒体文本配合实验背景和实验内容。学生的兴趣。 情景以图片、视频等形式呈现,并结合引导问题,引发学生对实验情景的讨论。 教师再借势揭示实验主题,让学生对物理实验的目标建立具体的认知。 例如,在探索重力做功与物体动能变化之间的定量关系的实验教学中,教师可以播放小球做自由落体运动的视频课件,同时提问与老课相关的指导性问题:同学们,视频中小球的速度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动能如何变化? 是什么导致物体的动能发生变化? 经过讨论,学生回答:球先加速,然后匀速落下; 动能随着速度的增加而增加; 物体动能变化的原因是重力所做的功。 老师顺势引出一道物理实验题目:从球自由落体运动中重力所做的功来看,重力所做的功与小球动能变化之间的定量关系是怎样的?目的? 你能否利用所学的物理知识对这种关系做出猜想,并通过实验研究验证你的猜想。 这样,在视频情景的带动下,学生不仅复习旧知识,而且明确了物理实验的背景和目的,从而实现了实验课题的有效引入。
(2) 物理现象的演示实验和虚拟呈现
在高中物理教学中,一些实验课程教材获取困难,或者现有的实验室条件不能满足教学需要。 教师通常要求学生阅读相关实验材料,导致学生对实验现象的理解停留在文本层面物理资源网,教学效果大打折扣。 演示实验在物理教学中的应用非常灵活,并且随着虚拟仿真技术的发展,已逐渐突破了物理演示的单一局面。 因此,在优化高中物理实验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利用虚拟仿真技术创新演示实验,在虚拟环境中向学生呈现物理现象,从而有效解决物理实验资源和条件不足的问题。
基于虚拟仿真技术开展物理演示实验教学时,教师应在现实条件难以达到预期效果的实验课程中,应用虚拟仿真实验软件和信息技术,为学生直观地展示实验操作和现象变化,引导学生观察虚拟实验。 场景,并探索和总结其中所蕴含的变化规律。 例如,在静力学、动平衡实验教学中,真实实验无法展现弹力、静摩擦力的动态微观变化。 教师可以在虚拟仿真软件平台上进入实验题目,使用平台提供的斜面、挡板、球等。 设备,根据软件界面的提示操作鼠标,演示静动平衡现象。 演示过程中,老师不断移动鼠标,改变旋转挡板的角度,提醒学生从不同角度仔细观察球运动产生的力的大小和方向的变化,最后总结出动态平衡原理。 这样,在虚拟仿真演示实验的支持下,就可以突破物理实验教学的局限性,学生也能获得良好的参与感。
(3)任务探索和组织学生合作实验
探究是实验课的关键环节,是培养学生合作学习能力和探究能力的主要平台。 实施任务型教学可以为学生创造一个独立、合作、开放的实验探究环境,也可以促进实验问题的发现、分析和解决。 因此,在新时代的物理实验教学中,教师应注重任务型实验探究活动,以任务、项目的形式给学生布置实验,并组织合作参与实验,从而点燃集体智慧,带动学生的实验探究。实验目标的实现。
基于任务型教学的物理实验进行协作探究时,教师应根据实验题目设计并发布实验任务,利用WPS等软件工具编写任务课件,将实验问题和需要解决的任务纳入课件中。 。 发布任务后,教师应提供相应的资源和设备,并组织学生以5至6人为一组,围绕任务的目标和要求协作进行方案设计、实践操作等探究活动。 例如,在测量电池电动势和内阻的物理实验教学中,教师利用预先准备好的PPT课件布置实验任务:(1)探索测量电池电动势和内阻的常用方法。 (2)基于伏安法设计实验方案。 (3)动手操作和实验数据测量。 (4)利用图像方法处理实验数据。 接到任务后,学生们立即分组合作开展实验研究。 对于任务(1)和任务(2),各组经过讨论后反馈:测量电池电动势和内阻的常用方法有伏安法、伏阻法和电阻法。 有以下三种方法; 基于伏安法的实验计划,需要使用土豆、电池、开关、电流表、电压表、电线等设备; 操作过程是将电线插入土豆中,连接电路高中物理实验教材高中物理实验教材,滑动变阻器,等到指示稳定后读取电流和电压数据,重复操作记录多组数据供以后使用。 老师让各组审核实验方案,达成共识后,分发实验器材,学生们按照方案正式操作实验。 在各组操作探索过程中,教师需要提醒学生马铃薯电池正极附近会释放气体,并尽量在内阻发生明显变化之前结束测量,准确记录每次操作的数据。 对于任务(4)的解决,教师可以引导各组学生根据实测实验数据协作讨论相关公式和电路UI图像的绘制方法,学生可以成功绘制伏安特性曲线。 这样,通过开展任务探究,学生能够顺利解决本次物理实验课的四个关键问题,同时培养实验探究和协作学习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