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与思考
望街中学 张露露
昨天,金乡县初中物理新课程标准研讨交流活动在实验中学顺利举行。 老师们对近期的讲课和学习进行了总结和分享,也让我收获很多,对规范化教学有了清晰的认识。
首先,实验中学周宝祥老师就“新课标下的测试与教学”进行了探讨。 热爱物理、热爱学生、热爱教学,是教师教好课的基础。 我们要学会做有感情的好老师。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千万不要觉得麻烦。 在理论上解释的同时,还要注重实验探索。 教学过程中:能用实物,不能用模型,不能用模型用视频,没有视频用图片,没有图片解释。 只有将物理知识与实践充分结合,才能增强学生的兴趣和理解。 教学过程中必须严格遵循课程标准。 通过详细阅读课程标准,明确教学的重点和难点初中物理反思,以达到课程标准要求的教学目的。 在教学中,教师还应注意教、学、评的统一。 教学中要对学生的表现进行及时、适当的评价,增强学生的求知欲。 课后,教师要及时反思本课内容。 在反思不足的同时,也要反思自己的优势,从而增强教学信心,提高自我幸福感。
接下来,马庙中学蒋璐老师就“关于深化课堂教学改革”进行了讨论。 教师必须清楚新课程标准从双基目标到三维目标再到核心能力的变化。 这些是不同阶段对教学目标的不同描述,但核心内容基本相同。 新课程标准要求从物理概念、科学思维、科学探究、科学态度和责任等方面明确学习目标。 例如,在《凸透镜成像》的教学过程中,应明确学生: 1、为什么要学习凸透镜? 2、学习凸透镜成像的内容有一定的顺序吗? 3、学习该内容有更好的教学方法吗? 4、学习这部分内容要注意哪些评价点? 在教授这些问题时,学习顺序没有硬性要求。 可以从学生感兴趣的放大镜的放大图像开始,也可以从镜头的了解开始。 通过姜老师的分享,我还认识到:1、教学过程必须有情境,情境才能引发学生的思考。 2、要全面落实新课程标准要求的核心能力。 3、将信息技术应用到实践中。 4.教师的语言必须准确、灵活。
最后,王陂中学杨胜思老师分享了《声音的产生与传播》的优质课思路。 杨老师整个课堂创新,思路新颖,方法多样。 首先,在入门阶段,杨老师通过吹奏笛子,不发出任何声音,引导学生从无声的世界进入有声的世界。 在探索声音的传播介质时,为了验证空气是否可以传播声音,需要设立一个对照实验。 杨老师用注射器模拟真空环境初中物理反思,让学生比较抽气前后发声体声音的变化,从而得出结论:声音无法在真空中传播。 在探索液体和固体能否传播声音时,学生也可以充分参与其中。 在声速的探索中,杨老师用视频的方式让学生了解了声速的测量。 通过在日常生活中总是先看到闪电,然后听到雷声,学生可以了解到光速大于声速。 在作业设计方面,杨老师根据学生水平设置必修作业和选修作业,实现分类教学。 最后,杨老师利用信息技术分析学生的作业,了解学生的错误率,并通过多媒体讲解试题,真正实现教、学、评的统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