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绥德一中招生简章 绥德一中简介
绥德县第一中学是一所省级重点高中,位于绥德市文化路175号,坐西朝东。 背靠马鞍山,左邻榆林第一中心医院,右邻榆林药材公司。 校园南侧是著名的秦代蒙恬墓,前来瞻仰的人络绎不绝。 出了学校,就看到繁忙的二道街。 街对面是县人民体育场,下面是大理河。 学校原占地70余亩。 经过50年的变迁,学校实际占地约60亩。 学校依山傍水,地理环境得天独厚。 是读书育人的理想场所。
学校始建于1951年初,曾七次更名,更换校长10余位。 学校原名为陕西省绥德工农快捷中学,直属陕西省文化教育厅。 校长由中共绥德地委书记杨才斌主持,副校长王立功主持工作。 次年,杨不再兼任,王立功出任校长。
1956年,王立功调任中共绥德县委副书记,原五堡县县长刘志清出任校长。 1956年秋,学校首次招收高中班,1959年增设初中班。 同年4月,学校更名为绥德县高级中学榆林市第一中学,面向榆林地区学生招生。 1961年,刘志清调任,王润树接任校长。 1968年3月,学校成立革命委员会,由学生代表担任革命委员会主任,原校长王润树担任副主任。 学校更名为绥德新高级中学。 同年底,学校与绥德郊区中学合并,更名为绥德“五七”中学。 郭文厚,革命委员会主任。 1971年,学校更名为绥德县第一中学。 1970年至1978年8月,革委会主任分为高满福(1970—1971.7)、李青春(1971.8—1978.8)。 1974年,我校从绥德郊区中学分离出来,仍称绥德县第一中学。 1978年7月更名为绥德县郊区第一中学,1992年3月更名为绥德县第一中学。 1978年后历任校长为张刚(1978.8-1980.8)、刘向贵(1980-1983)、白振伦(1983-1996)、王卫东(1996-2000)、霍可夫(2000-2007)、穆焕斌(2007) -2012))、任爱琪(2012——)
校址原本是一片岩石平地,长满了青草和坟墓。 1951年4月动工,到10月,建成一、二间,左右各有窑洞60间,教室4间,形成长方形庭院。 20世纪50年代至60年代中期,建成了一百多间窑洞、十多间教室、图书馆、会议室、实验室。 “文革”期间,学校部分设施除未得到修缮外,还遭到严重破坏,图书丢失3万余册,仪器仪表价值5.9万余元,被毁390余台套。桌子和凳子。 1985年至1986年,建成四层教学楼,设有24间教室、8间办公室、一间可容纳150人的会议室。 这是当时县里第一座教学楼。 20世纪80年代末至90年代,在北墙上修建了22个窑洞,并在其上建造了22间砖壳房屋。 临街的东南墙上建有20间砖房。 修建了两间带有校门和侧翼的大房间,校园内铺有沥青。 二寨闹旁边建了20栋房屋,作为家人的住房。 1998年,建筑面积3109平方米的教学实验楼竣工并投入使用,有力地保证了教学实验活动的开展。 1998年,建筑面积9142平方米的教师住宅楼竣工,80余户教职工家属搬入新居。
2000年以来,学校多方筹集资金,投资2000万元以上,新建学生公寓楼两栋,建筑面积8000平方米,教学楼两栋,建筑面积3800平方米,以及2400平方米的多功能餐厅。 校园内安装了卫星地面接收站,开通了远程教学网络。 拥有现代化的物理、化学、生物实验室,实验结果100%。 建有资料室、阅览室、图书馆,藏书15万册,是文革前的5倍。 所有教室均配备多媒体设备、先进的语言室、电子备课室、校园广播系统、设备齐全的集体办公室和报告厅。 2005年,学校总建筑面积4万多平方米,是建校之初的25倍,“文革”前的10多倍,比建校时增加了2万多平方米。 20世纪90年代末。
如今的校园高楼林立,花坛林立,环境优雅。 校园东办公楼屋顶上,教育部副部长张宝庆新提及的“学习育人,争创一流”八个大字熠熠生辉; 奋飞楼顶上那巍峨的“团结、严谨、务实、创新”校训历历在目。 ; 学校中院鲜花盛开,芳香沁人心脾,教室内外墙上挂满了双语警示牌,走廊、花园、草坪上张贴竖立着温馨提醒; 校园西操场设有文化长廊。 每当夜幕降临,整个校园灯火辉煌,充满教育潜力。
老师是讲道、教导、解决疑惑的人。 立教、重教,首要的是教师。 1951年建校时,有教职工19人(大部分为建设工人),其中专任教师仅有7人。 专任教师中,大专以上学历2人,高中学历1人,初中学历4人。 当时条件差,设备简陋,教材紧缺。 老师们坐在油灯前,熬夜努力编写教材,废寝忘食地批改作业,为陕北的教育做出了应有的贡献。
“文革”前,我校教职工增至49人,其中具有大学学历的14人,学术水平大大提高。 这些教师为学校的建设和发展辛勤工作,一丝不苟,治学严谨,教学业绩突出,为国家培养了大批优秀人才。 其中有语文教师李耀先、严振寰、付中正,政治教师艾友涵、孙培莲,数学教师莫中培,化学教师李文治、安九丁。 特别值得指出的是,一些教师背负着历史包袱,遭受着不公平待遇,但仍然致力于教育事业。 他们的事迹令人感动,他们的精神可嘉。
2005年,学校有教职工354人(含离退休人员),其中在职教职工298人。 这是一支政治素质过硬、业务素质过硬、工作作风严谨的教师队伍。 其中有全国模范教师白振伦、全国模范教师、陕西省师德先进个人康旭成、陕西省劳动模范、省特殊中学教师、市级教师霍可夫。专家、全国语文协会优秀教师、省中学特级教师、市级专家。 张霞,中学高级教师,市“152”人才,市优秀教师,全国青年化学教师优秀视频课程二等奖获得者 崔深强,中学高级教师,全国化学教师优秀组织者青少年读书教育活动暨省教学竞赛二等奖获得者李永茂,中学高级教师、省优秀教师、副校长任爱奇,省先进教育工作者刘德新、王卫东,中学高级教师、副校长李树山,全国教育学会化学研究会园丁奖获得者安世峰等等。 队伍中高级中学教师48人,一级中学教师99人; 省市教学界新秀15人,县级教学能手15人; 该团队中有25人获得国家级和国家级奖项。 省市级课堂教学竞赛获奖; 该团队获得国家级优秀指导教师奖23项,省级优秀指导教师奖45项,全国、省、市数学、物理、化学竞赛优秀指导教师奖45项。 74人荣获市级优秀指导员奖; 该团队分别有4人、8人、11人、48人被评为国家、省、市、县级先进个人。 这个团队敬业、认真、努力、无悔。 他们像园丁一样,孜孜不倦、辛勤劳作; 就像蜡烛,燃烧自己,照亮别人; 如涓涓细流,浇灌幼苗; 像一缕春风,吹拂着学生的心。 他们忠诚于党的教育事业,发挥模范作用,为全县乃至榆林的教育事业奉献自己的光和热。
我校自建校以来,高度重视教学和科研工作。 1954年上半年,进行教学改革,召开了研究教材、教学方法的会议百余次,举行教学观摩10余次,多次召开全校性的学法交流会。
近年来,学校以“改革创新、科研促教学”为目标,“教学为中心,教研为先导”,教研室、教研组、备课组作为教研网络。 同时,学校制定了“教研奖励制度”,将教学研究和教育改革纳入教师工作年度考核,量化分数,并与优秀、工作评价、奖惩挂钩近年来,学校引进精品课程300余学时,撰写发表论文277篇(不含县级),其中134篇。获市级奖83篇,国家级奖60篇,市级一等奖19篇,二等奖49篇,三等奖59篇,市级优秀奖7篇,二等奖37篇。获省级奖一等奖28篇,二等奖22篇,三等奖7篇,优秀奖2篇,特等奖1篇。 学校还承担多项国家、省部级科研项目。 50余名教师参与了该研究项目。 部分研究成果获得省部级奖励并在一定范围内推广。 校级领导霍克夫、康旭成、张霞、崔深强各承担国家级“十一五”教学科研项目一项。 已全部完成并得到省电教中心的好评。 副校长张霞的“引发思考的探究性教学研究”荣获国家级、省级奖项并得到广泛推广。 学校还被陕西省教育科学研究所评为教改优秀学校。 2004年,学校确定了6个研究性学习课题,现已完成4个,学生参与人数2000多人,教师参与人数50多人,撰写论文多篇。 为此,《绥德教育》出版了专集,学校也因此被评为省级科研学习先进单位。
绥德县一中是传授知识的地方、培养人才的地方、成功人士的摇篮。 1951年招收学生200余人榆林市第一中学,其中中学班78人,文化补习班78人。 2005年,学校有学生6527人,80个教学班,其中初中班21个,学生1886人,高中班59个,学生4641人。 据不完全统计,55年来,学校共招收初中学生3.5万人,教学班489个,其中初中生1.74万人,教学班244个; 高中生17600人,教学班245个。 累计向高中、中等职业学校输送学生10000余人,向高等院校输送学生6000余人(数百人考入清华、北大、复旦等著名大学)大学)。 其中,1954年至1965年进入高等院校的学生近500人。据不完全统计,本阶段毕业的学生中,在中央部门工作的有18人,在省直单位工作的有100多人,在省直单位工作的有240多人。地级部门、县级单位500余人。 入伍的团、师、军级干部100余人,从事科学研究的高级工程师、教授60余人。 “文化大革命”期间,教育事业遭到严重破坏。 教师被处分,学生被停课掀起“革命”,“白皮书英雄”被批判,教育质量严重下降。 在此期间,只有少数学生被推荐上学。 大学。 1980年至1989年,有90多人考入普通高等学校,1990年至1999年,有600多人考入大学。 2000年至2005年,已有4000多人进入大学。 这六年考入大学的人数是前50名考入大学人数的两倍。大学毕业后,不少学生继续攻读硕士、博士学位,有的甚至成为博士后。 这些学生分布在全国各地,可以说是学子爆满。 他们有的成为党政军领导干部,为人民谋福利、造福人民,做出了非凡业绩; 有的成为专家、学者、教授、科研人员,有进步、有发明、有创造、有突出成就; 有些人成为了作家、音乐家、艺术家,成就斐然,声名远扬; 有的已经成为企业家,经营良好,取得了显著成果。 他们大多是普通工人,分布在榆林市各县、乡镇、乡村,为榆林市和绥德县的经济建设、文化建设和社会主义事业贡献着自己的聪明才智和才华,为榆林市和绥德县的发展贡献着自己的力量。祖国。 为社会主义建设作出贡献。
绥德县一中名师云集,人才辈出。 师高则弟子高。 建校55年来,绥德县一中培养了数万名学生,取得了辉煌的教学成果。 已成为陕北学子向往的圣殿。 1958年,我校40余名学生考入大学。 次年,有200多名学生考入高等院校,这是我校的第一个辉煌时期。 2000年以来,我校高考成绩年年迈上新台阶,一年比一年辉煌。 2000年至2005年,第二版在线用户数分别为144人、235人、388人、477人、648人、668人。 2003年,我校任绍拉、步芳、白蕾三名学生理科名列榆林市前三名。 任少拉以659分获得榆林市第一名,理科排名陕西省第18名。 任少拉、白雷军考入清华大学。 2004年全县理科前10名中我校占8名。 我校外语专业排名前4名。 全县600分以上的学生有213人,我校占一半以上。 其中,马静以702分的高分,位列绥德县第一、榆林市第二、陕西省第13名,还考入了清华大学。 2005年,我校卜芳、张晓伟、李伟三名学生理科成绩名列全县前三名,分别位居榆林市第一、第二、第六位。 其中步方以714分位列陕西省第13名,三名学生均被清华大学录取。 大学招生。 近五年来,我校在数学、物理、化学、生物等学科奥林匹克竞赛中获得省级奖项120余项。 学校连续四年荣获陕西省数学竞赛优胜团体奖。 2002年,在全国高中数理化生物联赛中,我校27名学生获省级奖励,名列榆林市第二名。 其中,数学省级获奖人数位居榆林市第一。
一份耕耘,一份收获。 可喜的成绩赢得了赞誉和荣誉。 近年来,学校获得省、市、县政府、上级主管部门、上级业务部门的表彰奖励数十项。 1998年被评为县双常规管理示范学校、榆林市学雷锋先进集体。 1999年、2000年连续被评为全国读书教育特色学校。 2000年被评为县示范学校。 2001年被评为榆林市法制教育先进单位,被省教育学会学习科学协会评为学习指导实验先进单位。 2002年被评为县教育先进单位、县绿色文明校园。 2003年晋升为榆林市重点中学并荣获全国青少年读书教育活动奖,2004年被陕西省教育厅定为现代教育技术实验学校,校本实验学校被省教育科学研究所评为“文明校园”、“绿色学校”,被榆林市人民政府评为“文明校园”、“绿色学校”。 被中国教育学会评为全国中小学思想道德建设先进单位。 2005年晋升为重点中学。 同年,省委、省政府授予学校省级文明校园称号,并被省政法委评为省政法建设先进单位。
绥德县一中有着辉煌的过去、美好的现在、辉煌的未来。 学校初步实现了高起点、高标准、快速发展,形成了“严谨、勤奋、敬业、创新”的教风,“勤奋、创新、励志、坚忍”的学风,学校以“团结、务实、公平、诚信”的领导作风和“学校以育人为本、教师敬业、学生成才”的校风,办学效益显着。越来越好,进入良性循环,为未来可持续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2012年第二学期,任爱奇校长上任。 怀着作为一名老一中生对学校的真挚热爱,他在管理上以身作则,亲自站在第一线,从初中到校门口,从到达学校,从教室到操场,大部分时间都能看到校长忙碌的身影。 建立规章制度,实行制度化管理,班主任每日3次指纹签到,五项常规要求落实到位。 发现问题第一时间通知班主任解决。 学校教学方式、学风发生了很大转变,赢得了社会各界的赞誉和广大师生员工的支持。 。 以人为本经营人文关怀,开源节流,首次为教师和教职员工提供免费早餐,为教师工作、生活创造便利条件。 上下联系拿下教育科研项目,每个教室都配备了交互式电子白板,改善了绥德一中的办学条件,走在教育现代化的前列和教学。 高玉碧、王波等老教师也积极利用剩余精力,成立了教育教学协会。 他们深入课堂倾听、观摩、指导,主动为一中的发展建言献策。 他们倾注心血,欢呼雀跃,不遗余力。
“现在我们从头开始向前迈出了一步。” 目前,绥德一中全体教师将在任爱奇校长的带领下,以晋升省级示范高中为新起点,高举发展旗帜,用顽强的意志,斗志、非凡的勇气、无比的勇气,不断更新教育理念,研究教育趋势,适应教育新形势,探索教育新路子,团结务实,艰苦奋斗,开拓创新,努力使“每一位教师为高校输送更多优秀学子,为地方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作出新的更大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