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理力学是高中生的必修考试。 以上就是Study La小编为大家带来的所有高中生物理力学复习公式,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高中物理力学公式复习
1)共同力量
1、重力G=mg(方向垂直向下,作用点在重心,适用于地球表面附近)
2、胡克定律F=kx{沿恢复变形方向的方向,k:刚度系数(N/m),x:变形量(m)}
3、滑动摩擦力F=μFN{与物体相对运动方向相反,μ:摩擦因数,FN:正压力(N)}
4、静摩擦力0≤f ≤fm(与物体的相对运动趋势相反,fm为最大静摩擦力)
5、重力F=Gm1m2/r2(G=6.67×10-11Nm2/kg2,方向在它们的连线上)
6、静电力F=kQ1Q2/r2(k=9.0×/C2,方向在它们的连接线上)
7、电场力F=Eq(E:场强N/C,q:电荷C,正电荷上的电场力与场强方向相同)
8、安培力F=θ(θ为B与L夹角,当L⊥B时:F=BIL,当B//L时:F=0)
9、洛伦兹力f=θ(θ为B与V夹角,当V⊥B时:f=qVB,当V//B时:f=0)
强调:(1)刚度系数k由弹簧本身决定;
(2)摩擦因数μ与压力和接触面积无关,而是由接触面的材料特性和表面状况决定;
(3) fm略大于μFN,一般认为fm≈μFN; (4)其他相关内容:静摩擦力(大小、方向)平衡或运动定律解;
(五)物理量符号和单位; B:磁感应强度(T),L:有效长度(m),I:电流强度(A),V:带电粒子速度(m/s),q:带电粒子(带电体)电荷(C); (6) 安培力和洛伦兹力的方向由左手定则确定。
2)力的合成与分解
1、同一条直线上的合力方向相同:F=F1+F2高中物理公式动力学,方向相反:F=F1-F2(F1>F2)
2、互角力的合成:F=(F12+F22+α)1/2(余弦定理)当F1⊥F2时:F=(F12+F22)1/2
3、合力范围:|F1-F2|≤F≤|F1+F2|
4、力的正交分解:Fx=Fcosβ,Fy=Fsinβ(β为合力与x轴的夹角tgβ=Fy/Fx)
强调:(1)力(矢量)的合成和分解遵循平行四边形规则;
(2)合力与分力之间是等价替代关系。 可以用合力代替分力的共同作用,反之亦然;
(3)除公式法外,还可以采用图法来求解。 这时,必须选择尺度,严格绘制图形; (4)当F1和F2的值一定时,F1和F2之间的夹角(α角)越大,合力越小;
(5)同一直线上的力的合成可以沿直线取正方向,用正负号表示力的方向,并简化为代数运算。
高中物理复习策略
用问题代表访谈,层层深入
做高考模拟题时,不要就话题讨论话题,而是用问题代表话题,用一个练习促进对相关知识的全面理解和回忆。 例如,原子物理试题,应根据题目复习、关联、巩固原子物理中的所有知识分支和知识体系结构。 你还必须考虑到测试问题的“变异性”——一个问题如何演变为其他问题。 你必须学会“联想”,思考这个问题会与哪些其他概念、物理量、物理过程和现象相关。 热、光学、振动和波、引力和天体、牛顿定律、电磁感应和交流电、电场电路、磁场和安培力、洛伦兹力、功和能量、动量等也是如此。有自己完整、系统的知识体系和网络结构,各部分之间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以问题为例,纵向和横向思考,拓展和丰富整个章节的知识体系和脉络。 用问题代替采访,用脑子做题,做经典题,做代表性题。 以问代(知),就是以一为十,以一为百; 通过思考、练习和联想一题,你可以获得做一百题的回报。 你必须通过“做”来有所收获,而不是仅仅走走过场。 通过解题、查漏补缺,使所学知识系统化、深化,方法规范化、条理化。 让知识形成清晰的主线或主干。 通过做题,提炼出运用物理知识和定律回答和解决实际问题的重要关键方法。 用问题表现主题,纵横思考,就是从小见大、懂小事。 就是脱离海战术,见水就想海,透过一滴水去感受大海的味道,想象大海是什么样子! 麻雀虽小,五脏俱全。
抓住主线,抓住重点,勾勒重点,勾勒轮廓。
抓住主线、突出重点、勾勒重点、明确轮廓,就是用关键知识、关键方法和能力,把分散的知识块串联起来,连接到关键知识的主干上。 比如力学的关键知识就体现在三大功法、六大动作上。 三大方法包括:力和运动的观点和方法、功和能量的观点和方法、动量的观点和方法。 六大运动包括:匀直线运动、匀变直线运动、匀变曲线运动、圆周运动(包括匀速圆和非匀速圆)、振动和波动、“不规则”运动。 官方对五大运动的制定还不够。 五大运动的最终目标是“不规则”运动。 这就是升华,这就是最终的归宿。 复习学习时,注意不要同时刮眉毛和胡须,无论轻重,还是避重就轻。 重点要明确,主干要明确,主线要明确。 了解了大树的树干,然后逐渐了解了它茂盛的叶子。 如果从茂盛而凌乱的树叶入手,你永远无法弄清楚这棵大树的来龙去脉和线索。 你连这棵大树的基本形状都无法描述! 一叶遮不住眼,看不到山。 抓主线、抓重点、勾画重点、抓大纲,有点像循序渐进。 只有找到了瓜藤,才能摸到瓜。
总结、构建模型、关联模型和丰富模型
所谓总结、建立模型,就是将一类密切相关、具有内在联系的知识、概念、规律、公式、物理现象和应用方法进行归纳总结,形成一定的规律,并将具有共同特点的同类试题结合起来,形成一定的规律。将物理场景和物理过程进行归纳和分类,形成知识、试题、流程、场景章节、解题方法等典型、有代表性的模型。物理模型必须具有典型性、代表性。 它必须能够表示一系列相似的物理过程、物理场景、规律、现象等。物理模型必须具有本质的内部联系和区别于其他过程和模型的关键的、本质的“核心”。 例如,载人船模型的本质是质心不变(质心位置不变),因为总外力为零。 遵循的定律是:牛顿第二和第三运动定律、动量守恒,导致位移、速度、加速度与质量成反比等。
物理模型的建立有利于深入认识物理过程、现象和规律的本质,有利于快速理解、分析和解答物理问题。 在回答物理问题时,联想和链接一定的物理模型,可以快速准确地进入境界,产生灵感和想法,节省分析和回答问题的时间高中物理公式动力学,提高学习和解决问题的效率,为获得高分创造条件。 。
看过《高中物理力学公式复习》的人还看过:
1、成人高考物理力学公式
2.高中物理总复习公式集合
三、江苏高考物理力学公式汇总
4.高中物理复习公式汇总
5、2017年高考物理复习必须背公式
6.高中物理复习公式汇总(二)
7.高考物理力学期末复习题(含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