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电效应术语解释:物质(主要是金属)在光的照射下释放电子的现象称为光电效应。 释放的电子称为“光电子”。 1887年,德国物理学家赫兹首次发现这种效应不能简单地用光的波动论来解释。 1905年,爱因斯坦引入光子的概念,圆满地解释了这一现象。 根据爱因斯坦的理论,当光照射到物体上时,光子的所有能量都可以被物体中原子的外层电子吸收。 如果电子吸收的能量hν足够大,它不仅有足够的能量脱离原子的约束(即电离能)I,而且有功函数(或功函数)W所需的能量脱离物体表面。 ,则电子可以从物体表面逸出并成为光电子。 这就是光电效应的过程。 爱因斯坦方程为hv mv IW =122。 式中ν为从物体逸出的光电子的初始动能。 对于金属来说,122m内部存在大量的自由电子。 这些自由电子不需要克服分离原子的电离能。 因此,对于金属,I可以省略,爱因斯坦方程变为hv mv W = 122,如果h ν <W,电子就无法从金属表面逃逸。 对于某种金属,产生光电效应的最小光频率(极限频率)ν0由HV 0 =W决定。 对应的红限波长为l 00= =CvhcW。 可见,光电效应只有当照射物体的光的频率大于一定值时才能发射出光电子。 该频率为ν0。 相应的波长λ0通常称为红限。 波长。 不同的物质有不同的极限频率ν0和相应的红色极限波长λ0。 被照射物体发射的光电子数量与照射光的强度成正比。 光电子从物体逸出时的初始作用仅与照射光的频率有关,与发光强度无关。 从实验中还得知,产生光电流的过程非常快光电效应,一般不超过10 -9 秒; 当光照射停止时,光电流立即停止。 这说明光电效应是瞬时的。 利用光电效应可以制成光电倍增管。 光电倍增管可以将闪光转换成放大的电脉冲,然后发送到电子电路并记录。 大多数纯金属材料的功函数在 2 至 6 电子伏之间或更大。 这说明其红限波长小于4×10 -5 cm,可见光,可见光不能对这些物质产生光电效应。 高效光电效应材料不仅应具有较低的功函数光电效应,而且还应具有吸收大部分照射光并将其更多转化为电子动能的能力。 因此,高反射和透明材料并不是理想的光电效应材料。 钠、钾等碱金属是优良的光电效应材料。 钾的功函数为2eV(电子伏特),钠的功函数为2.3e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