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索:物质的质量和体积-密度之间的关系
一、教学背景
(一)本课教学内容的作用和地位
北京义务教育课改八年级实验教材中,“探究——物质的密度”被安排在“质”教学之后。 它在全章中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它是在质的基础上对物质世界的进一步研究。 探索也是掌握测量物质密度的方法和解决与密度相关的实际问题的基础,为更深入地学习液体压力、浮力等知识铺平道路。 密度是初中物理教学的重点内容之一。 学好本节知识是进一步学习力学知识的基础。 学习和掌握科学探究方法是物理课程的目标,也是本节教学的重要内容。
本部分教材按大规模探究的方式安排初中物理密度公式,可以培养学生将实际生活问题转化为物理问题的能力,从实验记录数据中分析总结结论的能力,并教会学生质量与质量之比的不变性。同种物质的体积(定义密度(物质的本质特征)概念的科学思维方法。
(二)学生情况分析
1.知识准备
学生学习了质量的概念初中物理密度公式,对物质的性质有了初步的了解; 通过天平、量筒的使用,学习了一些基本的测量知识和方法; 另外,上一章速度概念建立的过程已经初步贯穿了定义比率法概念的思维方法。
2、方法与能力
通过前一章的学习,学生对探究过程的基本要素有了初步的了解,但探究水平较低; 他们基本上会使用天平和量筒; 他们的分析和概括能力还比较薄弱,需要经验的支持。
(三)教学设计思路
考虑到二年级学生容易对新奇事物感兴趣,但缺乏严谨、深思熟虑的思维习惯,本课立足现实生活实际,创设问题情境,引出探究性问题; 通过探究性实验,引导学生利用小组合作的方式发现问题、分析问题、总结规律,逐步理解密度的含义。 最后,实验与理论有机结合,可以体验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再回到实践的认知过程。 体验成功的喜悦,不断激发他们内心探索科学的好奇心,实现教与学的可持续发展。
(四)教学准备
学生实验:天平(砝码)、烧杯、量筒、水、酒精、橡皮滴管、铝块、胶木块、细铁丝等(每组材料种类不同)、学生实验记录表
教学资源:同质量的食用油和醋、同体积的铁块和铝块、比例尺、ppt、实物投影
二、教学内容与方法
(一)教学目标
1. 知识与技能
(1) 学生能够解释密度的概念,密度是物质的特性。
(2) 学生将使用天平和量筒测量质量和体积。
(3)能够查密度表,说出水的密度及其物理意义; 能够使用密度来解释生活中简单的物理问题。
二、态度和方法
(1)学生通过探索性实验总结物体质量与体积的关系。
(2)通过对物质密度的探索,学生将体会到明确的探究目的和过程,有目的、有计划地进行操作,逐步对间接测量有更深入的认识。
(3)学习根据同一物质的质量与体积成正比的比值(物质的本质特征)不变性来定义密度概念的科学思维方法。
3. 情感、态度、价值观
密度反映了物质本身的性质。 通过探究活动,学生可以对物质的属性产生新的理解。 培养学生利用物理设备务实探索物理量之间关系的科学态度,培养团队协作精神。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
一、教学重点
让学生体验科学探究实验的主要环节; 理解密度的含义。
2、教学难点
(1)通过实验探索活动,找出同一物质的质量与体积的关系;
(2)学习根据同一物质的质量与体积之比不变性(物质的本质特征)定义密度概念的科学思维方法。
(二)教学方法
探究式学习; 实验法、讨论法、问答法
3、黑板设计
§2.3 探索:物质质量与体积的关系——密度
1.同种物质具有相同的质量/体积
不同的物质有不同的质量/体积
2. 密度(ρ)
1. 密度是物质的一种特性
2、定义:某种物质单位体积的质量称为该物质的密度。
3、公式:密度=质量/体积ρ=m/v
4、单位:公斤/立方米(kg/m3)
克/立方厘米(g/cm3)
1g/cm3 = 1×103 kg/m3
5、ρ水=1.0´10 3 kg/m3,即每立方米水的质量为1.0´103公斤。
4. 教学流程图
图1 教学流程图
五、教学过程
附:实验查询表
实验查询表(实心1)
1. 实验方案
(1)用天平测量块体的质量;
(2)用量筒测量块的体积。
2.实验数据记录表
表 1:第 1 组
三、分析与结论:
对于同一种物质,如果体积增加__倍,则质量也增加__倍;
__
4、收获与疑惑
实验查询表(固体2)
1. 实验方案
(1)用天平测量块体的质量;
(2)用量筒测量块的体积。
2.实验数据记录表
表 2:第 2 组
三、分析与结论:
对于同一种物质,如果体积增加__倍,则质量也增加__倍;
___
4、收获与疑惑
实验表(液体)
1. 实验方案
(1)用量筒测量液体的体积;
(2)用天平等测量液体的质量。
2、实验数据记录表:
表 3:空烧杯的质量 =____g 第 3 组
3、分析结论
对于同一种物质,如果体积增加__倍,则质量也增加__倍;
4、收获与疑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