划时代的发现
1、“电磁学”的发现
1820年,丹麦物理学家发现了电流的磁效应。
2、法拉第的探索:法拉第提出“磁发电”的想法,并为此进行了10年的探索。 由此,他认识到“磁生电”是一个变化的过程,而__运动__的效果只能出现在。
3. 电磁感应:“__磁产生电__”的现象。
4. 感应电流:__电磁感应__现象产生的电流。
产生感应电流的条件
1.实验装置
2.探索记录
开关和压敏电阻的状态
B线圈有电流吗?
开关闭合的那一刻
有
开关关闭的那一刻
__有__
当开关闭合时,滑动变阻器保持不变
__没有任何__
当开关闭合时,快速移动滑动变阻器的滑块
__有__
3. 探索结果
当通过闭合导体环路的__磁通量__发生变化时,闭合导体环路中就会产生感应电流。
电磁感应现象的应用
1.__发电机__是根据电磁感应原理制造的,开创了人类社会的电气化时代。
2、生产生活中广泛使用的变压器、电磁炉等都是基于__电磁感应__制造的。
细化感应电流产生条件要点
1、产生感应电流的三种常见情况:
2、判断是否发生电磁感应现象的一般过程:
(1)确定研究闭环;
(2)明确环路中的磁场分布,确定环路的磁通量φ;
(3)磁通量的变化和感应电流的产生:
导体切割磁力线产生感应电流时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1、导体切割磁力线并不是导体中产生感应电流的充分必要条件。 归根结底,取决于通过闭合电路的磁通量是否发生变化。
2、用“切割”来讨论判断是否有感应电流时,应注意:
(1)导体是否“切割”磁感应线。 如果不“切”,就不能说是切。 如下图所示,在图(a)和(b)中,导体真正被“切割”了,而在图(c)中,导体没有切割磁力线。
(2)即使导体真的“切割”了磁力线电磁感应现象,也不能保证一定会产生感应电流。 如图所示,对于图A,虽然导体“切割”了磁力线(均匀磁场),但穿过闭合线框的磁通量并没有改变,也没有感应电流; 对于图B,导体框架的部分导体将磁感应线“切割”后,穿过线框架的磁感应线数量变得越来越少,线框架中存在感应电流; 对于图C,闭合导体在非均匀磁场中运动,切割磁感应线,并穿过线框。 穿过线框的磁感应线数量减少,线框内产生感应电流。
(3)即使闭环中的某些导体移动切割磁力线,也不能保证会产生感应电流。
如图D所示,线框abcd的一部分在均匀磁场中上下平移。 虽然被部分切割,但穿过闭环的磁通量并没有改变电磁感应现象,因此线框内不存在感应电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