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理科综合”成绩占高考总成绩的一半。 从某种意义上说,“理科综合”的成绩直接决定高考的成败。 获得“理科综合”的学生将参加高考。 然而很多学生只能拿到200多分,失分很惨重! 那么,有哪些有效的方法可以提高你的理科综合成绩呢?
1、知己知彼,百战不殆。
与其他高考科目相比,理科有三个主要特点:
首先,时间紧迫。 回答问题的速度直接决定了理科综合成绩的高低。 两个半小时的考试时间对于大多数学生来说是不够的。
其次,分数高。 总分为300分。 每道选择题6分,后面的大题每道几十分。 如果答错几道选择题,差距就会拉大几十分。
第三:很难。 综合科学是高考的重头戏。 试想,如果每个候选人都能做到,我们还能选拔人才吗? 高考最重要的就是对考生进行分层,这也有利于择优录取。
2.除了充分的复习准备外,答题技巧也同样重要
1. 回答问题的时间分配
根据分数分布,生物需要25-35分钟完成,化学需要45-50分钟完成,物理需要1小时完成。 选择题大约需要 50 到 60 分钟完成,非选择题大约需要 90 到 100 分钟完成。 做题时,请记住,您应该尽力答对所有简单问题,并且在中级问题上很少或不遗漏任何问题。 困难需要学会选择或放弃。
2.做题顺序
如果你比较有信心,就从头到尾做一遍; 如果你没有信心,你可以先选择性地做你擅长的事情。 回答问题时,要坚持“写得有分,有效回答问题”的信念。 一般来说,按照生物、化学、物理的顺序来做比较合理。 前面的化学和生物认真做,在保证正确的情况下提高速度,为物理思考留出时间。
3、考场技巧
● 选择题的解题技巧
① 分析并理解问题并弄清楚应该选择什么?
②关联问题的答案→答案→选择答案
③将问题分支→答案→问题的答案关联起来
④ 双重攻击问题→答案→替代答案
⑤ 择优去谬,去伪存真。 如果给出的四个答案之一是正确的,那么这样一个正确的答案就是应该选择的答案。
为了防止出错,即使是一眼就能明白的问题,也需要从多个角度考虑,仔细推敲,因为“简单的问题很容易出错”。
⑥ 特殊情况下,不能放弃。 有时您甚至无法确定给出的四个答案之一。 可以采用排除法。 最后剩下的一个不可否认的答案就是应该选择的答案。
这是仅在绝对必要时才使用的方法。 请注意,您不知道这些问题,因此请勿将其留空。 只要写下答案,您就有 25% 的机会答对!
● 解决问题的解决问题的能力
① 仔细阅读题目,首先关注关键词。 有必要圈出关键词。 我建议你把简单的计算过程直接写在试卷上。 这样不仅可以节省时间,而且可以清楚地知道检查时是如何计算的,方便检查。
②仔细思考:将有效信息与所学基础知识联系起来,寻找解决问题的突破口。 例如,解决遗传问题时,在阅读问题时,将问题中给出的已知条件写在草稿纸上。 思考时,找出已知条件,挖掘“隐藏”的已知条件,并根据所学知识建立。 推导出答案的“逻辑链”,即解决问题的思路。
③标准化写作:这种标准化写作并不是说你能写得有多好,而是你需要用学科语言来表达你的想法和做法。
完成了:
使用学科专业术语:高考时不能用自造、自造的词语来组织答案。 必须使用该学科的专业术语和该专业的规范表达方式和格式来组织答案。
答案应该组织清楚。 如果一句话无法表达答案,就做一个“小提纲”,确定先说什么、后说什么、再说什么。
消除不好的句子和拼写错误。 尤其是专业术语和概念,高考时绝对不会因为错别字而扣分。
④ 心态平衡:遇到问题不要惊慌。 有些学生遇到难题时会惊慌失措,认为其他学生能做,而自己做不到。 (其实后来我才知道,大部分同学也没有这么做。) 学习知识,不要“怀疑”。 有的同学考试之初心态正常,原本选择题都答对了。 但由于心态不平衡,他们在考试结束时纠正了自己的错误。 摆脱一切杂念。 在高考考场上,要善于自觉调整心态。 保持冷静和镇定。 另外,考试前应将自己的“生物钟”调整到最佳状态。 足够的睡眠。 另外,考试前几天,高考对应的时间,最好做一些题阿伏加德罗定律,这段时间不要睡觉。 避开高考时间只想睡觉的时候。
3.功夫还是一如既往
1. 巧妙运用答案
题目很多,无论是考试还是日常作业,我们很难全部写出来。 这个时候,答案就发挥了很大的作用。 很多人觉得看答案没有用。 相反,会大大增加他们的懒惰,他们的成绩不升反降。 这里建议大家不要直接拿答案,直接复制答案。 你可以自己把答案记录下来,看看是否能在不看答案的情况下把问题的整个过程重新写出来。 随着时间的推移,你可以大量练习解决问题的思维。
2. 训练准确度和解题速度
最重要的是思维的培养。 快速思维反应不可能一蹴而就,它是一个长期努力的过程。 体现在课堂上与老师的积极互动。 不必冒泡,但一定要多思考过程,形成自己的一套解决问题的意识。
你必须拿出你知道如何做的问题并回答它们。 你认为你可以做这道题,但你对它不熟悉,所以你在考试时很难快速写出它。 思考久了真的是一种浪费。 你想一想,如果你足够熟悉的话,你几秒钟就可以写出答案,或者十秒就可以写出答案。 它出什么问题了?
越努力越幸运,不到最后一刻也不要放弃。 高考一定要赢!
高考化学40个常见错误,经常查看~
化学是综合科学中的一门学科,但它常常给人一种“科学中的自由学科”的感觉。 原因无他,就是因为有很多值得记住的事情! 尤其是一些细节,比如高温还是常温反应条件,气体过量还是少量等等,有点让人摸不着头脑~
下面总结了高考化学中的40个常见知识点。 希望能够帮助大家复习化学知识,学会如何避开这些陷阱,在考试中少犯错误,取得高分!
1、错误地认为酸性氧化物一定是非金属氧化物,非金属氧化物一定是酸性氧化物,金属氧化物一定是碱性氧化物。
分析:酸性氧化物和非金属氧化物是两种不同的分类方法。 酸性氧化物不一定是非金属氧化物,如CrO3、Mn2O7等都是酸性氧化物; 非金属氧化物不一定是酸性氧化物,如CO、NO、NO2等。
碱性氧化物一定是金属氧化物,但金属氧化物不一定是碱性氧化物。 例如,Al2O3是两性氧化物,CrO3是酸性氧化物。
2、错误地认为胶体带电。
分析:胶体是电中性的。 只有胶体颗粒,即胶体颗粒带电,并不是所有胶体颗粒都带电。 例如,淀粉胶体颗粒不带电荷。
3、错误地认为化学键断裂的变化过程就是化学变化。
分析:化学变化的特点是生成新物质。 从微观上讲,意味着旧化学键的断裂和新化学键的形成。 仅破坏化学键或仅形成化学键的过程不是化学变化。 例如,当氯化钠固体溶解在水中时,其中的离子键被破坏。 离子晶体和金属晶体的熔化或破碎过程破坏了它们中的化学键并从饱和溶液中沉淀出来。 固体中形成化学键的过程是物理变化。
4、错误地认为同一元素的单质之间的转化是物理变化。
分析:同一元素的不同元素(如O2和O3、金刚石和石墨)是不同的物质。 转变过程中会产生新的物质,这是化学变化。
5、错误地认为气体的摩尔体积为22.4L·mol-1。
分析:两者是不同的。 气体的摩尔体积是在一定条件下1摩尔气体所占的体积。 标准状态下为22.4L。 非标准情况下可能是22.4L,也可能不是22.4L。
6. 使用气体摩尔体积或阿伏加德罗定律时,忽略物质状态或使用条件。
分析:气体摩尔体积或阿伏加德罗定律仅适用于气体系统,气体系统可以是纯气体,也可以是混合气体。 不适用于固体或液体。 将气体摩尔体积应用于气体计算时,需要注意的是,22.4 L·mol-1只能在标准条件下使用。
7. 计算物质的量浓度时,错误地应用了溶剂的体积。
分析:物质的浓度是代表溶液组成的物理量。 测量标准是单位体积溶液中所含溶质的量。 因此,在计算物质的浓度时,应使用溶液的体积而不是溶剂的体积。
8、转换溶液物质的浓度和溶质的质量分数时,忽略溶液体积的单位。
分析:换算溶液物质的浓度和溶质的质量分数时,必须使用溶液的密度。 通常溶液物质浓度的单位为mol·L-1,溶液密度的单位为g·cm-3。 当进行转换时阿伏加德罗定律,很容易忽视体积单位的不一致。
9、由于SO2、CO2、NH3、Cl2等溶解在水中时,所得溶液能导电,所以误认为SO2、CO2、NH3、Cl2等是电解质。
分析:(1)电解质和非电解质的研究范围是化合物。 元素和混合物既不是电解质也不是非电解质。
(2)电解质必须是电离成阴离子和阳离子的化合物本身,否则其水溶液的电导率不能作为判断是否为电解质的依据。 SO2、CO2、NH3等溶解在水中之所以能导电,是因为它们与水反应生成电解质。
10、错误地认为溶液具有强导电性的电解质就是强电解质。
分析:电解质的强度与溶液的电导率没有必然关系。 电导率的强弱与溶液中离子的浓度和离子所带电荷的数量有关; 电解质的强度与电离程度有关。 。
11、错误地认为氧化剂获得的电子越多,氧化剂的氧化能力越强; 还原剂失去的电子越多,还原剂的还原能力越强。
分析:氧化的强弱是指获得电子的难易程度。 越容易获得电子,氧化性越强,与获得电子的数量无关。 同样,还原剂的还原性与失去电子的难易程度有关,与失去电子的数量无关。
12. 错误地认为同一元素的相邻价态不会发生反应。
分析:同一元素相邻价态之间不发生氧化还原反应,但可发生复分解反应,如+H2SO4===+SO2↑+H2O。 在该反应中,H2SO4 呈强酸性。
13. 错误地认为所有原子都是由质子、电子和中子组成。
分析:所有原子都含有质子和电子,但不一定含有中子。 例如,1(1)H原子不包含中子。
14、错误地认为元素的种类数等于原子的种类数。
分析:(1)同一种元素由于质量数不同,可能有不同的核素(原子),因此原子的种类数大于元素的种类数。
(2) 但有些元素只有一种核素,如Na、F等。
15、错误地认为最外层电子数少于2个的原子一定是金属原子。
分析:最外层电子数少于2个的主族元素包括H,属非金属元素。
16、错误地认为离子键的本质是阴离子和阳离子的静电吸引。
分析:离子键的本质是阴离子和阳离子的静电相互作用,包括静电吸引和静电排斥。 离子键是这两种作用综合(平衡)的结果。
17、错误地认为含有共价键的化合物一定是共价化合物。
分析:(1)只有含有共价键的化合物才能称为共价化合物;
(2)离子化合物还可以含有共价键,如含有非极性共价键的Na2O2和含有极性共价键的NaOH。
18.错误地认为增加压力一定会增加化学反应的速率。
分析:(1)对于只有固体或纯液体参与的反应体系,随着压力的增加,反应速率保持不变。
(2)对于恒温、定体积条件下气态物质之间的反应,若向系统内充入惰性气体,则系统的压力升高,但由于各物质的浓度不变,因此反应速率不发生变化。改变。
(3)压力对反应速率的影响必须引起气态物质浓度的变化才能影响反应速率。
19. 错误地认为,如果平衡向前移动,平衡常数就会增加。
分析:平衡常数K仅与温度有关。 只有改变温度使平衡向前移动,平衡常数才会增大。 当改变浓度和压力使平衡向前移动时,平衡常数保持不变。
20.错误地认为放热反应或熵增反应必须自发进行。
分析:反应能否自发进行的标准是ΔG=ΔH-TΔS。 仅从焓变或熵变来判断反应方向是不准确的。
21. 无论如何认为c(H+)和c(OH-)可以通过KW=1×10-14转换是错误的。
分析:KW与温度有关。 25℃时KW=1×10-14,但KW随温度变化而变化。 c(H+)和c(OH-)不能通过KW=1×10-14进行转换。
22、错误地认为,当溶液的酸度和碱度不同时,水电离的c(OH-)和c(H+)也不相等。
分析:从水电离方程H2O==OH-+H+可以看出,在任何水溶液中,被水电离的c(OH-)和c(H+)总是相等,无论溶液的酸度或碱度如何。解决方案。
23. 在酸、碱、盐溶液中,c(OH-)或c(H+)的来源是混乱的。
分析:(1)在酸性溶液中,c(OH-)水电离=c(OH-)溶液; 在碱溶液中,c(H+)水电离=c(H+)溶液。
(2)在盐溶液中,如果是强酸弱碱盐,c(H+)水电离=c(H+)溶液; 如果是强碱弱酸盐,c(OH-)水电离=c(OH-)溶液。
24、错误地认为Ksp越大,其溶解度就越大。
分析:Ksp和溶解度都可以用来描述难溶电解质的溶解能力。 但只有对于同一类型的难溶电解质,才能直接用Ksp大小来判断溶解度; 如果不同类型,则需要计算其具体溶解度进行比较。
25、错误地认为原电池的两个电极中,相对活泼的金属一定是负极。
分析:判断原电池电极应根据电极材料与电解液的具体反应分析。 氧化反应发生在负极,还原反应发生在正极。
例如,在Mg-Al-稀H2SO4组成的原电池中,Mg是负极,而在Mg-Al-NaOH溶液组成的原电池中,Al是负极,因为Al可以与NaOH溶液反应,但Mg不与NaOH溶液反应。 。
26、在电解盐水的装置中,误认为阳极区呈碱性。
分析:电解盐水时,阴极H+放电生成H2,使水的电离平衡前移,OH-浓度增加,阴极区呈碱性。
27、错误地认为钠在过量氧气中燃烧生成Na2O2,钠在适量或少量氧气中燃烧生成Na2O。
分析:钠与氧的反应产物与反应条件有关。 金属钠暴露在空气中生成Na2O,在空气或氧气中燃烧生成Na2O2。
28、错误地认为钝化就是不发生化学变化,铝、铁不与浓硫酸、浓硝酸发生反应。
分析:钝化是铝、铁等金属在冷的浓硫酸和浓硝酸中表面形成一层致密的氧化膜,阻止了反应的进一步进行。 如果氧化膜受热,就会被破坏,反应会剧烈进行。 因此,钝化是由化学变化引起的; 铝、铁等金属仅在冷的浓硫酸和浓硝酸中钝化,加热时会剧烈反应。
29、错误地认为金属的还原性与化合物中金属元素的化合价有关。
分析:在化学反应中,金属的还原性与金属失去电子的难易程度有关,与失去电子的数量无关,即与化合价无关。
30. 人们错误地认为酸性高锰酸钾溶液可用于从甲烷中除去乙烯。
分析:乙烯被酸性高锰酸钾氧化产生二氧化碳,因此达不到除杂的目的,必须用碱石灰处理。
31、错误地认为苯和溴水不发生反应,因此两者混合后没有明显现象。
分析:两者虽不发生反应,但苯能从水中萃取出溴,因而水层的颜色变浅或褪色,而苯层则变成橙红色。
32. 人们错误地认为,用酸性高锰酸钾溶液可以除去苯中的甲苯。
分析:甲苯被氧化成苯甲酸,苯甲酸易溶于苯,但分离仍困难。 用氢氧化钠溶液将苯甲酸转化为水溶性苯甲酸钠,然后分液。
33. 人们错误地认为苯酚的酸性比碳酸弱,因此苯酚不能与碳酸钠溶液反应。
分析:苯酚的电离能力虽然比碳酸弱,但比碳酸氢根离子强。 因此,从复分解定律可以看出,苯酚和碳酸钠溶液可以反应生成酚钠和碳酸氢钠。
34.错误地认为,要从苯中除去苯酚,可以向其中加入足量的浓溴水,然后将所得沉淀物过滤掉。
分析:苯酚与溴水反应后,过量的溴很容易被萃取到苯中,而生成的三溴苯酚虽然不溶于水,但很容易溶于苯,因此达不到目的。
35、错误地认为能发生银镜反应的有机物一定是醛。
分析:葡萄糖、甲酸和某种甲酸酯可以发生银镜反应,但它们不是醛。
36、错误地认为油脂是高分子化合物。
分析:高分子化合物有两个特点:一是相对分子质量很大,一般为数万至数百万; 其次,高分子化合物每个分子的n值不同,没有固定的相对分子质量。 油脂的相对分子质量是固定的,一般在几百范围内,油脂不是高分子化合物。
37、使用试管或烧瓶加热液体时,忽视对液体量的要求,添加过多的液体。
分析:用试管加热液体时,液体不应超过试管容积的1/3。 使用烧瓶加热液体时,液体不应超过烧瓶体积的1/2。
38. 使用托盘天平称量固体药品时,错误地记住了药品和砝码的位置。 称量 NaOH 固体时,药物被错误地放在纸上。
分析:用托盘天平称量药品时,应从左到右称量。 称量 NaOH 固体时,应将 NaOH 置于小烧杯中或置于称量瓶中。
39、混淆量筒和滴定管的刻度设置,读数时向上或向下看时错误分析误差。
分析:量筒没有“0”刻度,刻度值从下到上递增。 滴定管的“0”刻度在上端,从上到下刻度值逐渐增大。 观察刻度时同样的错误,错误是相反的。
40、混淆试纸的使用要求,测量pH值时错误地用蒸馏水润湿pH试纸。
分析:使用石蕊试纸和淀粉KI试纸时,先蒸熟。
对于高中生来说,相信大家都熟悉它的模型。 如何提高理科综合成绩也是很多学生头疼的问题。 综合科学包括物理、化学、生物三门学科。 综合科学成绩的提高,就是这三科成绩的提高。 那么谁先来,谁最后来呢? 有老师说,成绩优秀的学生90%都是遵循正常的顺序,即物理-化学-生物。 这个序列一开始可能会有点不舒服,但是练习物理之后,你会发现这确实是获得高分的技巧!
让我们按顺序做吧! 首先是物理学。
请说清楚:对于理科专业来说,如果你高考、物理、数学都通过了,基本就赢了! 根据新课程标准,高考物理分为选择题、实验、大题三个模块。 许多学生物理成绩不高,可能是因为他们在多项选择题中做得不好。 选择题涵盖的知识点比较广,巩固起来比较费时间。 但短期业绩提升并不显着。
因此,让我们先解决实验室问题! 实验题很全面,对应的知识点也很具体。 仔细研究实验题后,你会发现很多知识点都会在你的脑海中变得清晰起来。 实验题简单、难度适中,对于基础较差的学生来说也很容易学习。 同时,计算练习会培养大家的准确性和算术能力。
此外,建议您做一个总结测试题的调查和一本实验主题的小册子。 难度是高考水平,完全接近考试,用不了多久。 一开始你可能会觉得不舒服,因为实验问题非常全面。 但如果你坚持一周,你会发现你可以流利地做完一道大题,而且你的考试成绩也会迅速上升。
但前提是你一定要学会总结!
总结什么?
1.通过答案和分析总结出力学和电学模板中涉及的定理和公式。 这些都是你必须记住的事情。
2、电以定理为主,计算为辅。 您还需要总结存在哪些类型的问题。
定理:螺旋定位器、游标卡尺、如何测量。 这个一定要记住。
经常测试的类型:测量电阻(定值和半导体)、修改电表。
问题类型通常包括:
(1)画电路图:这需要你做题,画常用电路图。 同时需要判断内部和外部的联系。 方法有很多种。 这些在常见的练习册上都有详细的解释。
(2) 研究坐标以确定电阻/电源内阻/G 计内阻和电动势。 这就需要观察横纵坐标、原点、交点、延长线交点等,不断做题,找出读图的规律。
然后,大家就可以解答选择题了。 选择题首先要求你有全面的知识,然后学习技巧(排除法、极限法、引入法、整体法、孤立法)。 做完实验题后,你会发现自己有了整体的提高。 这个会因人而异:
1、基础差的同学一定要先背物理一级、二级公式! 开始写一本物理练习册,这对于学校的第一轮复习来说已经足够了。 一定要把知识点和题型分类,不要盲目做题。
2、基础好的同学可以从综合物理部分的6道题中进行选择。
以上两种方法都需要你准备一张纸,写下力学、电学、磁学、选修课等,越详细越好。 检查错误的题型,这样你就可以知道自己的薄弱环节,并选择一个专门研究的主题。
不过,需要提醒大家的一点是,高考物理的选择题基本上不可能全部答对。 如果你每次物理题错了大约一次半,你就会得到很好的分数。 这很正常,不要追求完美,学会取舍。
物理的选择题都做得差不多了,实验题都巩固完了,就剩下大题了。 对于大问题,物理学和数学一样有非常独特的部分,力学是第一科目,电学是第二科目。 但每个人的侧重点不同:如果你对力学掌握得很好,就尽量把力学题做完;如果你对力学掌握得很好,就尽量把力学题做完;如果你对力学掌握得很好,就尽量把力学题做完;如果你对力学掌握得很好,就尽量把力学题做完;如果你对力学掌握得好,就尽量把力学题做完;如果你对力学掌握得好,就尽量把力学题做完。 如果你对电学掌握得很好,就尽量做完电题。 第一步和第二步相对来说并不困难,只是不同的人对力和电的掌握程度不同。
需要注意的是:以上方法适合大部分400-500分的学生。 建议总分200-400的同学先练习基础,吃透教材!
物理之后,接下来是化学。
如果你提高了化学学科,总结几乎就是一切。 总结什么? 总结化学常考的内容,然后不断练习,熟练掌握解题方法!
通俗地说,就是总结出足够数量的题型和相应的解法,并熟练掌握。 在这个过程中,将错误的题集中到一个专题中总结是一个很好的方法。
1、记得用基础知识填空:书上会有填空的地方。 你不需要记住它。 你只需要把在学校买的书上或自己买的答案抄下来,然后用红笔把不熟悉的地方标出来。 你可以出来或者写在笔记本上。你不需要记住你原来理解的东西,重点是你不熟悉的东西
2. 问题类型(选择):您必须回答这些问题。 化学的特点就是用你学过的知识点向你介绍各种奇怪的元素和物质,然后推断它们的性质等,所以你必须回答足够多的问题。 (不仅仅是物理学、生物学)。 在每一章中,你都会遇到一些你非常不熟练的问题,通常大多是计算问题。 这时,你可以将它们剪切或复制到笔记本上,仔细研究分析方法。
3、大题:大题是一个非常综合的题型。 我姐姐建议重点关注这些类别:推理问题、化学(水解)平衡问题、电解(燃料)电池和实验(有机和无机)。 这是高考中最常见的题型。 这些题型也是在普通考试中设计的。 大家都在关注这些重大问题。
我建议大家把近年来的主要高考题和模拟题分成以上几类,一起做。 做完之后你就会熟悉他们经常测试的问题:比如实验会问你关于设备的问题,推理会问你最常见的问题。 几个基础问题,燃料会问你关于材料的问题,还有机会问你关于除杂的问题……化学题很多,但是你把它们放在一起,你会发现只有那么几个关于除杂的问题。考试。 这个时候你就应该分析一下这些题型应该是什么。 用什么方法。
最后,还有生物。
生物学是一门很容易提高的学科。 很多学生在高一学期就因为基因问题而头晕目眩。 然而,高中下学期,他们却疯狂练习必修课三本练习册。 记住知识点后,他们在高中考试中就能取得更高的成绩。 这说明,高考选生物的决定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基础知识,而不是基因题的麻烦计算。
● 教材
不管你是好学生还是坏学生,你都必须认真学习生物课本。 也许你在复习期间正受到生物练习的轰炸。 到了下学期,你会发现同学们都扔掉了手中的习题。 无论走到哪里,每个人都携带一本必需的生物学书。
那么现在生物课本怎么用呢?
每当看到一道题(多为多项选择)时,请做完后仔细找出四个选项中的关键词。 有时只会考一个知识点。 不管正确与否,你一定要打开书,找到这一页。 看看书上是怎么讲这道题的知识点的。
你不需要阅读整章,许多选项只有几句话长,只需阅读这些即可。
你可能会问,生物学题那么多,从课本上一一看有多麻烦?
这在早期是不可避免的,但在很长一段时间内肯定不会这样。 做了几天的题,把书看了几十遍,你会发现很多地方都是重复的,直到你对书上的内容已经非常熟练了。 如果这个时候再见面,你就没有必要再看这里了。
如果你是第一次翻题涉及的页码和章节,那么你一定要练习一下。 久而久之,你会对这个知识点变得相当熟悉,甚至在学完这个知识点后能够将其与相关题型联系起来。 问题结合起来,会比死要好。 记住知识点就更好了!
这会让你在高三后期学习时占据绝对优势——当其他同学熬夜读生物课本时,你可以温习其他自己薄弱的科目。
● 练习册
建议高中生买一本知识点的小册子,那种由数学、物理、化学和学生拼凑在一起的巴掌大小的小册子。 这比我同学查起来容易多了! 也能让你更轻松的记住最基本、最重要的知识点,而不需要太多的知识。 所有的小册子都一样,买一本就可以了。 对于大型练习册,建议使用学校发放的轮复习。 上学期我建议大家在网上买一套总结性很强的书来复习一下题。 推荐《名校周试题汇编》高考特别版。 我们衡水所有中学都用。 由湖南教育出版社出版。 别买错了。 高考考什么知识点,教你练习什么,避免答题浪费时间。
● 错误的试卷
千万不要因为自己懒,做错了题本就放弃。 错题本的重要性在上一篇文章中已经提到过。 它是您检查缺陷并填补空白的重要工具。 您所有的缺陷和弱点都记录在其中。 因此,您必须记住要总结和分析错误的问题,以防止自己两次掉入同一陷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