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一名专门教书、解惑的人民教师,通常需要写教案。 教案是教学的蓝图,可以有效提高教学效率。 如何写教案?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物理教案《自由落体运动》。 我希望它能帮助你。
物理教案《自由落体运动》1
1、教材分析
本节内容属于《普通高中物理课程标准》必修模块1第2章“匀速直线运动的研究”第5节“自由落体运动”的内容。 自由落体运动是匀速直线运动的一种特殊情况。 此前,学生已经学习了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规律以及研究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基本方法。 本课的学习实际上是引导学生运用现有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组织学生进行探究活动,不仅有利于巩固所学知识,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探索规律的能力,而且对学生进行科学方法和科学思想的教育。
2. 目标
1、知识与能力
(1)理解自由落体运动,理解为重力加速度,
(2)掌握自由落体运动规律,
(3)培养学生分析综合、推理判断等思维能力。
2. 流程与方法
通过观察真空中不同重量物体的下落过程,实际测量自由落体物体的加速度,学生可以了解到科学推理和科学实验是揭示自然规律的重要方法和手段。
3.情感态度和世界观
感受前人(亚里士多德)崇尚科学、勇于探索的人格魅力,培养学生严谨务实的科学态度。 促进学生形成科学思想和正确世界观。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
要点:不同的自由落体物体有共同的加速度g,所以要做好实验
难点:斜面实验设计的巧妙、科学猜想的体现、数学推导、实验过程中的合理外推
4. 学术状况分析
在前面的教学中,学生已经初步掌握了平均速度、瞬时速度、加速度的概念。 他们还考虑了自由落体运动。 他们接触过亚里士多德的观点和伽利略著名的比萨斜塔实验,但从未接触过。 匀变直线运动的概念和理想实验。
五、教学方法
实验探究法、分析法、实验归纳法、教学法、讨论法。
6. 课前准备
1、牛顿管和气泵;
2、10套:纸张、铁架、铁螺丝、铁夹子、铁横杆、纸带夹、打点计时器(带复印纸)、纸带、砝码、海绵垫、接线板; 长规模。
物理教案《自由落体运动》2
教学目标:
1.了解什么是自由落体运动,知道它是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
2.知道自由落体的加速度是多少,知道它的方向,知道地球上不同地方由于重力产生的加速度是不同的。
3.掌握自由落体运动规律。
教学重点
掌握自由落体运动定律
教学难点
通过实验获得自由落体运动规律
教学法
实验现象+组合推理+实验验证
教学工具
用薄纸粘贴一个纸袋、两个小钢球、一个气泵、一个牛顿管、一张有相关知识的幻灯片。
课程表
1课时
教学步骤
1、新课程介绍
1.复习:什么是匀变速直线运动,其速度公式和位移公式分别是什么?
2.简介:同学们,我们通常都有这样的生活经历:重的物体比轻的物体下落得快。 物体下落的速度与物体的质量有关系吗? 我们将在本课中研究这个问题。
2、新课程教学
演示实验:让一个纸袋和一个小钢球同时自由下落。 可以看到什么现象?
学生:钢球落得很快。
师:是的,这就是我们的人生经历,这也是公元前之前的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的观点。 这种观点多年来一直导致人们得出错误的结论。 你听说过伽利略的两个铁球同时落地的故事吗? 伽利略做了很多关于静止摔倒的实验,还用反证法和数学图表来证明亚里士多德的观点是错误的。 同学下去看课后阅读材料。 为了证明亚里士多德观点的错误,伽利略拿着一个质量是另一个的10倍的铁球站在比萨斜塔上,使两个铁球同时下落。 铁球几乎同时落地。
我们再来看一下实验:将纸袋揉成一团,让它与小钢球同时落下。 学生再次观察:
学生:几乎同时落地。
师:为什么同一个纸袋形状不同,下落时间也不同?
学生:这是因为空气阻力的影响。 当纸袋揉成一团时,空气的阻力比纸袋小得多,所以它几乎和小钢球同时落到地上。
师:如果真的把不同质量、不同形状的物体放在真空中,从同一高度自由落体,是不是和伽利略的结论一样呢?
演示:取出提前抽空的牛顿管(空气相当稀薄),让牛顿管内的硬币、鸡毛、纸片、粉笔头一起从静止状态落下。
学生:同时倒下。
示范:将一个小钢球放入纸袋中,与另一个小钢球同时落下。
现象:同时落地。
师:这是自由落体运动。 学生根据这些过程和结论给出定义。
学生回答:
在真空中,物体只受到重力的影响,或者在空气中,物体所受到的空气阻力很小,与物体的重力相比可以忽略不计,物体从静止状态垂直下落。
1. 自由落体运动
黑板上写: 自由落体:物体仅在重力作用下从静止状态下落的运动。
2. 自由落体运动的加速度
300多年前,伽利略通过大量实验和严格的数学推理,得出自由落体是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的结论。
后来,人们用先进的实验方法测得,所有物体自由落体的加速度是相同的。 这个加速度称为重力加速度,用g表示。
同学们请仔细阅读教材第37页的内容。 你能获得什么知识?
总结:地球上不同的纬度,g值是不同的。 它的方向是垂直向下的。 对于通常的计算,g值为9.8m/s2。 粗略计算:g=10m/s2
3. 自由落体运动定律
由于自由落体运动是初速度为零、加速度为g的匀加速直线运动,因此要求学生推导其速度公式、位移公式和位移-速度公式。
学生得出:
(1)物体A的质量是物体B质量的2倍,A从h米高处自由落体,B随A从2h米高处自由落体。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两个物体下落过程中,A的速度同时大于B的速度。
b:在下落过程中,1秒结束时,它们的速度相同。
c:下落过程中,每次下落1m时,其速度相同。
d:下落过程中,A的加速度大于B的加速度。
(2) 物体自由落体第n秒的位移与第1秒的位移相比是多少米? 克=10
三、总结
本课我们主要了解自由落体运动的条件; 我们知道自由落体运动是初速度为零的匀变直线运动,并介绍运动定律的三个公式。 要求学生联系以前所学的知识,灵活运用。
4. 家庭作业
1.第38页 3.4第43页 10
5、黑板设计:
物理教案《自由落体运动》3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 了解什么是自由落体运动。
2.知道什么是重力加速度,知道重力加速度的方向和常用值。
3.能够应用相应的运动学公式回答自由落体运动问题。
能力目标
激发学生积极参与讨论的兴趣,培养逻辑思维和表达能力。
教学建议
教材分析
教科书将自由落体运动视为初速度为零且加速度为问题方法的匀加速线性运动的特例。 研究自由落体运动时,给出了频闪相机拍摄的照片,但没有进行详细的定量分析。 只需要从图片中看到物体下落的速度越来越快,并且物体在加速。 为了简单起见,教材引用了伽利略的研究成果,直接指出自由落体运动是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 对重力加速度的描述也比较适合学生的思维习惯。 根据实验,在同一地点、从同一高度自由落体的物体同时到达地面的事实。 由于我们知道它们的加速度一定是相同的,所以本课的重点和关键就是做实验和推理分析。
分享建议
你可以按照教材的排列顺序,边讲解、边实验、边教学、边讨论。 如果学生条件允许,可以采用讨论式教学方法。
教学设计实例
教学重点:了解自由落体运动是初速度为零、加速度为 的匀变直线运动,并能应用匀变直线运动定律解决自由落体运动问题。
教学难点: 下落物体做自由落体运动的加速度是。
主要设计:
1. 自由落体运动
[选项一]
1、思考与讨论:
(1)重物下落速度快? 还是轻的物体下落得更快?
(2) 请举一个重物快速下落的例子? (演示棉花球和石头掉落的现象)
(3) 请举一个轻的物体快速下落的例子? (演示小石子和大纸片的行踪)
2、分析指导:
(1)上述实验现象由于空气阻力的存在而变得复杂化,(老师指出)
(2)示范:将纸片包成小纸团,然后让它与小石子同时落下。
(3)问:如果没有空气阻力,不同重量的物体仅在重力作用下下落的速度有多快?
(4)演示:按照教材要求做“牛顿管”实验。
三、分析总结:
(1)分析“牛顿管”实验的特点,推导出自由落体运动的定义。
(2)展示课件《自由落体运动的频闪效果》
(3)分析频闪效应,分析自由落体运动是加速运动,进而指出自由落体运动是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
[方案二]
1、老师提出我们要研究一个很常见的物体运动,那就是物体下落的运动。 他问学生:重的物体下落快还是轻的物体下落快?
2. 启发学生回忆他们所看到的物体的下落运动。 有没有轻物体快速下落的现象? 引导学生将观察到的物体下落现象总结为“有时重的物体下落快,有时轻的物体下落快”(附演示)
3. 问:我们如何从理论上解释较重的物体比较轻的物体下落得快是错误的? 让学生阅读课本第30页关于伽利略的推理,认识到“重的物体下落得更快”会导致矛盾的结论。
4、问:为什么重物有时下落得很快? 有时轻的物体下落得很快? 前面的演示可以启发学生思考空气阻力的作用使物体下落的问题变得复杂。
5.老师问:我们应该如何研究物体的下落运动? 引导学生认为研究问题应由简单到复杂,因此应首先研究无空气阻力的物体下落的情况。 指出可以通过实验进行研究。
6、演示:《牛顿管实验》让学生得出结论:在没有空气阻力,只有重力作用时,不同重量的物体以相同的速度下落。
7、教师总结:物体仅在重力作用下从静止状态下落的运动称为自由落体。 不同重量的物体以相同的速度自由下落。
8、展示课件《自由落体运动的频闪效应》,总结其特点: 自由落体运动是一种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
2、自由落体加速度:
1.分析指导:同一时间同一地点从同一高度落下的物体总是花费相同的时间落到同一位置(这个位置是任意的)。 可以看出,这些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运动在同一时间内的位移相等。 众所周知,它们的加速度一定是相同的。
2.让学生看书,记住重力加速度的方向,了解某些区域重力加速度的数值。
3.让学生根据匀速运动公式推导自由落体运动公式:
如果学生基础较好,可以根据自由落体的频闪照片,采用分析纸带的方法,粗略计算出自由落体的加速度。
询价活动
滴水法测量重力加速度的过程如下。 让水龙头里的水一滴一滴地滴在方板上。 调节水龙头,使第一滴水滴到盘子上时,下一滴水刚好离开水龙头。 测量有多少滴水落入盘子中。 对于总时间t,用秤测量水龙头到盘子的高度差h,就可以计算出重力加速度。 请思考:为什么不直接测量一滴水落下所需的时间并开始计算呢? 按照上面给出的方法测量水滴的下落时间? 为什么? 重力加速度的表达式是什么? 实际操作并计算局部重力加速度。
物理教案《自由落体运动》4
1. 自由落体运动
1.定义:物体仅在重力作用下从静止落下的运动。
思考:不同物体下落的速度相同吗? 为什么物体在真空中的下落与在空气中的下落不同?
在空气中和在真空中的区别在于空气中存在空气阻力。 对于一些密度较小的物体,如降落伞、羽毛、纸片等,当它们在空中下落时,受空气阻力的影响更大; 而一些密度较大的物体,比如金属球,下落时,空气阻力的影响相对较小。 因此,当它们在空中落下时,它们的速度是不同的。
在真空中,所有物体仅受到重力的影响并开始从静止状态下落。 它们都以相同的速度进行自由落体运动。
2、不同物体的下落速度与重力大小的关系
(1)存在空气阻力时,不同重量的物体由于空气阻力的影响,下落速度不同。 较重的物体往往下落得更快。
(2)如果物体不受空气阻力的影响,尽管不同的物体质量和形状不同,但它们都会以相同的速度下落。
3.自由落体运动的特点
(1)v0=0
(2) 加速度恒定(a=g)。
4、自由落体运动的性质: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
2.自由落体加速度
1、自由落体的加速度也称为重力加速度,通常用g表示。
2、自由落体加速度的方向始终垂直向下。
3、在同一地点自由落体运动教案,所有物体的自由落体加速度相同。
4、不同地理位置的自由落体加速度一般是不同的。
规则:物体在赤道处的重力加速度最小,在南(北)极处重力加速度最大; 物体所在地理位置的纬度越大,重力加速度越大。
3.自由落体运动的运动定律
由于自由落体运动是初速度为0的匀加速直线运动,所以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基本公式和推论也适用于自由落体运动。
1.速度公式:v=gt
2、位移公式:h=gt2
3、位移速度关系:v2=2gh
4、平均速度公式:=
5.推论:h=gT2
问题和询问
问题1 物体在真空中下落的情况和物体在空气中下落的情况一样吗? 你有什么假设和猜想?
研究思路:物体在真空中下落时,仅受到重力影响,不再受到空气阻力。 此时物体的加速度较大,整个下落过程加快。 在空气中,物体不仅受到重力的影响,还受到空气阻力的影响。 反方向,物体的加速度较小,整个下落过程较慢。
问题2 自由落体是一个理想化模型。 请举例说明什么情况下物体的下落运动可视为自由落体运动。
研究思路:回顾第一章质点的概念,谈谈我们在处理物理问题时,如何根据研究问题的性质和需要,抓住问题中的主要因素,忽略次要因素,并建立理想化模型。 简化复杂的问题并加深您对这一重要科学研究方法的理解。
问题3:自由落体运动的物体在地球上不同位置的加速度是否相同?
研究思路:在地球的不同地方,同一物体受到不同的重力,产生的重力加速度也不同。 一般来说,距离极点越近,物体自由落体运动的加速度越大; 越靠近赤道,加速度越大,越小。
经典题及详细解析
例1 下列哪项表述是错误的?
A. 从静止状态下落的物体必须进行自由落体运动。
B、如果空气阻力不能忽略,那么重物一定会快速下落。
C、自由落体加速度的方向始终垂直向下。
D. 速度与时间成正比的下落运动一定是自由落体运动。
精析:本题主要考察对自由落体运动概念的理解。 自由落体运动是指物体仅在重力作用下从静止落下的运动。 选项A没有解释它是什么类型的物体,以及它所受到的空气阻力是否可以忽略。 已知选项C中自由落体加速度的方向应垂直向下。 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的速度与时间成正比,但不一定是自由落体运动。
答案:ABCD
例2 一场大雨过后,小明观察自家屋顶滴下的水滴,发现基本上每一滴水的下落时间都是1.5s。 由此,他估算出了自己房子的大概高度,以及水滴落到地面前的速度。 你知道小明是怎么估计的吗?
细化分析:粗略估计时,将下落的水滴视为自由落体,g为10 m/s2,由落体运动定律可得。
答:假设水滴落地时的速度为vt,房子的高度为h,则:
vt=gt=101.5 m/s=15 m/s
h=gt2=101.52m=11.25m。
绿色通道:学习物理理论是指导实践的,学习时要注意理论联系实际。 分析问题要立足实际,具体分析各种因素是否对结果产生影响。
示例3 自由落体物体在最后1 s 内下落25 m。 物体从多高的地方自由落体? (g为10m/s2)
细化分析:本题物体做自由落体运动自由落体运动教案,加速度为g=10 N/kg,我们知道物体在最后1 s内的位移为25 m。 如果我们假设物体的整个行程时间为t,其整个位移为s,则物体在前t-1s内的位移为s-25m。 从方程h=gt2和h-25=g(t-1)2,可以求解h和t。
答:假设物体从h处落下,经过的时间为t。 然后是:
h=gt2①
h-25= g(t-1)2 ②
由①②可得:h=45 m, t=3 s
因此,物体从距地面45m的高度落下。
绿色通道:将物体的自由落体过程分为两个阶段,找到等效关系,利用自由落体定律建立方程组,同时求解。
自治广场
达到基本标准
1、忽略空气阻力,让一轻一重的两块石头同时从同一高度自由落体,则
A.在落地前的任意时刻,两块石头具有相同的速度、位移和加速度。
B.重的石头下落快,轻的石头下落慢
C、两块石头下落时的平均速度相等。
D、第1秒、第2秒、第3秒的下落高度之比为1:3:5
答案:ACD
2、两个球A、B从同一高度相隔1秒自由落体,则在落体过程中
A. 两个球之间的速度差保持不变 B. 两个球之间的速度差越来越大
C. 两个球之间的距离保持不变。 D、两个球之间的距离越来越大。
答案:AD
3、物体从一定高度自由落体时,到达地面时的速度与半高度处的速度之比为
答:2 乙:1
C.2∶1 D.4∶1
答案:B
4、从同一高度,依次释放两个重物。 A释放一段时间后,B再次释放。 以B为参考系,A的运动形式为:
A. 自由落体运动 B. 匀加速直线运动 a
C. 匀加速直线运动 ag D. 匀加速直线运动 ag
答案:D
5、物体A的质量是物体B质量的5倍。A从高度h自由落体,B同时从高度2h自由落体。 着陆前,下列哪项陈述是正确的?
A. 跌倒后1秒结束时,速度相同
B、各自下落1m时,它们的速度相同
CA的加速度大于B的加速度
D、下落过程中同一时刻,A的速度大于B的速度
答案:AB
6. 一个小球从距地面 80 m 的高度自由落下。 若g=10 m/s2,求球落地前最后1 s的位移。
答案:35m
全面发展
7. 用一根长度为L=9.8 m的细绳将两个物体连接在一起。 他们从同一高度自由落体,时间差为1秒。 当绳子拉紧时,需要多长时间第二个物体才会落下?
答案:0.5秒
8. 一个小球从屋檐自由落下,在 t=0.2 s 内穿过高度 h=2 m 的窗户。 窗顶距屋檐有多高? (取g=10m/s2)
答案:2.28m
9、如图2-4-1所示,垂直悬挂一根15m长的杆。 杆下方距杆下端5m处有一观察点A。 当杆自由下落时,杆的下端经过A点。从A点开始,试求整个杆经过A点所需的时间。
(g取10m/s2)
图2-4-1
答案:1秒
物理教案《自由落体运动》5
教学目标:
1.了解什么是自由落体运动,知道它是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
2.了解自由落体的加速度是多少,知道它的方向,知道地球上不同地方的重力加速度是不同的。
3.掌握自由落体运动规律。
关键点:
自由落体运动的特点
新课程教学:
让学生先自学,再提问
1. 人们通常如何看待自由落体?
物体下落的速度由其重量决定。 重的物体下落得更快,而轻的物体下落得慢(这可以通过演示纸片和粉笔头来说明)。
这种观点正确吗? 怎么了? (轻的物体受到的阻力较大,而重的物体受到的阻力较小。以上说法不正确)。
2. 物体在没有空气阻力的情况下在太空中下落的速度有多快?
演示:
⑴.粉笔头和小纸团的去向
⑵.牛顿管(又名千茂管)
实验表明了什么? (不同物体下落速度相同)
结论:物体仅在重力作用下从静止状态下落的运动称为自由落体。
强调:
⑴.该运动发生在真空中。
⑵. 如果空气阻力很小,可以忽略不计,也可以视为自由落体运动。
3.自由落体是什么样的运动?
回顾一下前面学过的知识,我们如何判断一个运动是否是匀变运动呢? (△S=常数)
我们来分析一下课本上的闪光灯照片
⑴.测量小球的位置坐标X
⑵. 计算两个相邻球之间的距离 S。
⑶. 计算相邻相等时间段内位移的差值△S。
比较各个△S,我们可以看到它们都接近于2。如果忽略误差,我们可以看到△S等于一个常数。 也就是说,自由落体运动是匀速运动。
由于初速度为零,所以自由落体运动是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
4、自由落体加速度的大小和方向。
不同的物体从同一地点同一高度自由落体,同时到达地面。 由 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