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物理 > 综合与其它

我的教学设计课题--摩擦力科目物理教学对象

更新时间:2024-02-21 文章作者:佚名 信息来源:网络整理 阅读次数:

·静摩擦力产生的条件和规律,以及对最大静摩擦力概念的正确理解。 难点: ·判断有无静摩擦力以及静摩擦力的方向。 ·静摩擦力大小的简单计算。 六、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1 复习 简介: 1、用手拿起一本书,问书为什么没有掉下来? (示范与讲解同时进行) 2. 提出问题介绍新课。 2. 提出一个问题来介绍新课程。 那么我们就来复习一下初中时所学的关于摩擦的知识吧。 1 什么是摩擦力? 2 ②摩擦力有哪几种类型? (静摩擦、滑动摩擦、滚动摩擦) 3 ③摩擦的方向? 1.学生获得感性认识。 陶冶情操。 2.学生复习并思考问题。 举手说出你知道的问题并简要理解。 3. 确定课堂上要学习的任务。 1、让学生了解摩擦给我们生活带来的状况,培养热爱生活的思想感情。 2、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和好奇心。 培养学生发现问题的能力,体现从生活走向物理的教学理念。 2.了解摩擦力: 1.判断物体是否受到摩擦力的影响。 2、滑动摩擦和静摩擦的概念 ◆ 相对运动和相对运动的趋势 ◆ 物体相互接触和挤压 ◆ 物体之间的接触要粗糙。 3、结合学生实际生活,列出生活中存在的各种摩擦力,并结合实例做出判断。 与初中的知识进行对比,总结出两种不同类型的摩擦。LA3物理好资源网(原物理ok网)

2.观察并总结静摩擦力和滑动摩擦力的定义和区别。 3.学生根据物体所受的力进行分析判断,并得出结论。 1、能够从简单的图形判断中得出简单的结论。 同时,由于学生已有知识,需要给予更多指导,培养深入分析和归纳能力。 2、通过师生互动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利用学生分析实例,让学生对摩擦有一个初步的认识,为后面的探索打下基础。 三、探究静摩擦力: 1、产生静摩擦力的条件:(1)物体之间有相对运动的趋势; (2)物体相互接触、相互挤压(发生变形); (3)两接触面不光滑,应有粗糙度。 2. 问:能否根据实际情况判断物体是否受到静摩擦力? 3. 演示实验:为了体验静摩擦力,将两本书一页一页地相互插入,然后将书分开,看看力的大小。 问:那么静摩擦力有多大? 四、实验探索:探究静摩擦力的大小 1、学生根据刚才所学知识,总结“静摩擦力”发生的条件。 2.根据生活中的例子,可以判断物体是否受到静摩擦力。 3.学生参与动手实验,感受静摩擦力的大小。 4、进行探索性实验,完成规定的实验,并得出结论。 结论:静摩擦 1.使学生认识到复杂的事物是由简单的事物组成的。 2、有无静摩擦要根据具体情况来判断。LA3物理好资源网(原物理ok网)

3、可以通过简单的实验来感受静摩擦力的大小,并设计具体的方案。 5.但是随后我们会发现静摩擦力不会无限增加。 其增长是有限度的。 当超过这个限制时,物体将从静止变为运动。 即相对运动的趋势变为相对运动,此时所受到的摩擦力将变为滑动摩擦力。 静摩擦力Fmax的最大值称为最大静摩擦力(移动但不移动时的摩擦力)。 它的值等于物体刚开始移动时拉力的大小。 可见,两个物体之间的静摩擦力可以是变力,其大小可以在0到Fmax之间高中物理教学设计模板,即0<F≤Fmax【探究最大静摩擦力与哪些因素有关】回顾一下我们刚刚进行的实验,我们来探讨一下Fmax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有什么关系? 学生自己设计实验并得出结论。 (1)与物体所受的压力(正压力)有关。 (2)与物体接触面的粗糙度有关。 6.静摩擦的方向 前面我们研究了静摩擦的大小。 现在我们来讨论静摩擦力的方向。 >静摩擦力的方向始终沿着接触面。 (曲面方向与接触面相切)>静摩擦力的方向与物体相对运动趋势的方向相反。 这里的相对运动趋势是指该物体相对于与其接触的物体(另一个物体)。 >确定静摩擦力的两种方法 ①若“光滑”法(又称浮雕法):可以假设接触面光滑高中物理教学设计模板,看物体之间是否会发生相对运动。LA3物理好资源网(原物理ok网)

②状态分析法:根据运动状态,利用平衡条件或牛顿定律来判断。 (根据物体受到的其他力和物体的运动状态(加速度)来判断)以供将来扩展。 三、滚动摩擦 1、一个物体在另一个物体表面滚动时产生的摩擦力称为滚动摩擦。 2、滚动摩擦力比滑动摩擦力小得多。 【动手做】体验滚动摩擦力的大小。 6、探究性实验的目的是提高学生的实验设计和探究能力,提高学生基于现有实验设备进行实验探究的能力。 7.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清楚地理解分析问题的过程。 设计研究实验并得出结论: 1. 学生们互相交​​流,发表意见,通过协商解决不明白的问题,对不同意见进行辩论。 2.从日常生活中发现物理问题。 5、培养学生对科学的求知欲,使学生愿意探索日常生活中的物理原理,勇于探索生活用品中的物理原理。 6、具体问题的分析过程让学生了解解决问题规范和流程的重要性,养成良好的习惯。 2、发现日常生活中的物理问题,了解学生日常生活中的观察和判断能力,同时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实际问题。 7、教学评价设计对于刚进入高中的学生来说,摩擦教学篇成为学习高中物理的新难点。 由于摩擦力“动中静、静中动”的特点及其难以捉摸、可把握的特点,如何设计本章的教学内容,提高物理教学的有效性,成为高中物理讨论的课题。教师。 确实,良好的教学设计无论对于后续高中物理的系统学习,还是实际物理应用能力的提升都是非常有帮助的。 本文主要结合作者多年一线高中物理教学经验,以高中物理人教版为例。 八、黑板设计第三节、摩擦力 1、静摩擦力 (1)静摩擦力的概念; (2)生成条件; (3)尺寸:0<F≤Fmax; (4) 方向; (5)效果。 2、滑动摩擦 (1)滑动摩擦的概念; (二)产生条件; (3)尺寸:F=μFN; (4) 方向; (5)效果。 3 滚动摩擦LA3物理好资源网(原物理ok网)

发表评论

统计代码放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