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指导研究生2名完成毕业论文并获得硕士学位,目前指导硕士生10余名。 本学科现有教职工12人,其中教授、主任医师4人,副主任医师3人; 博士5名,博士1名候选人。 2008年以来,本学科承担科研项目20余项,其中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7项。 、省部级科研项目10余项; 发表SCI收录论文40余篇; 申请国家发明专利2项; 《医学遗传学》被评为江苏省精品教材; 研究成果获徐州市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 本科生培养硕士研究生2名。 本科项目依托“徐州医学院形态学研究实验中心”和“徐州医学院生殖遗传学研究所”。 实验室面积3000平方米,设有分子生物学实验室、形态学实验室、行为学实验室及其他配套实验室,如电镜室、荧光显微镜室、细胞培养室、实验动物室等。该实验研究平台拥有开放程度高,仪器设备先进徐州医学院研究生学院,技术水平国际领先,为实验人员提供了宽敞、明亮、舒适、优雅的学习和工作环境。 课题组例会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 批准文号 基金类别 项目名称 项目负责人 金额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 MDM2 基因启动子区 40-bp 插入/缺失多态性调控 MDM2-P53 通路在结直肠癌发生中的研究405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青春期多囊卵巢综合征下丘脑NKB/NK3R信号系统调节GnRH释放的机制研究 552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Nkx2.1 5-HT3AR/的研制Sox6双阳性中间神经元 齐大石的调控作用及机制 17.52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 MEKK1-MKK4-JNK1信号模块与HO-1结合位点在神经炎症中的作用及机制 傅艳艳 17.52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大鼠嗅球病理学 性α传递引发全脑水平帕金森病(PD)样神经变性 700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 MLK3-MKK7-JNK3信号模块及HO-1在缺血性脑卒中中的作用位点 宋元健746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 血红素加氧酶-1/一氧化碳系统调控缺血性脑损伤中 JNK 信号通路的分子机制 宋媛媛 省、厅、校级基金项目批准号 基金类别 项目名称 项目负责人 江苏省自然科学基金基金会项目:MDM2基因启动子区40bp插入/缺失多态性调节MDM2-P53通路在结直肠癌发生中的机制。 江苏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MEKK1-MKK4-JNK1信号模块与HO-1结合位点在神经炎症中的作用研究付艳艳江苏省大学自然科学基金项目调控结直肠癌的机制研究江苏省教育厅人才项目 江苏省“蓝色工程”中青年学术带头人 宋元元 徐州医学院杰出人才科研启动基金项目 大鼠嗅球病理性α-传递诱发帕金森病(PD)全脑水平)样神经变性 5-HT3AR/Sox6 双阳性皮层中间神经元的开发 江苏省高等学校自然科学基金项目 齐大石 江苏省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 咖啡因对脂多糖所致抑郁的影响小鼠类行为效应及机制研究(导师) 宋元元 0. JNK3介导的胱硫醚β-合酶/硫化氢在缺血性脑卒中中的作用 宋元元 江苏省脑病 非病毒PLGA药物构建的实验研究生物信息学重点实验室纳米粒子负载及缺血性脑卒中靶向治疗宋元健2011年放射学项目徐州医学院项目大鼠海马神经细胞缺氧复氧后分化时间点BNDF及先决蛋白表达变化研究齐大石0徐州医学院细胞生物学实验教学改革创新与实践 徐州医学院高等教育教学改革项目 宋元彦 0. 江苏省教育厅人才工程“清澜工程” 江苏省优秀青年骨干教师 宋元元 0.3 2010年徐州医学院人才工程徐州医学院“振兴计划”优秀青年骨干教师 宋元元 0.基于江苏省高校自然科学基金的Akt信号通路介导的热休克在缺血性脑损伤中的机制研究 宋元2009年代表性SCI收录论文 宋元[1] 文松*(2015)a/-/-..DOI:10.1007/-015-9111-8.(SCI/IF:5.286) 郑*(2015)..151,412-20.(SCI /IF:2.976)[3]应,唐&Y.J.宋*(2015)反. 细胞分子。 DOI:10.1007/-015-0197-3。 (SCI/IF :2.201) [4]文XR,宋*(2014) H2S Akt1/JNK3。 行为脑研究,269,6-14。 (SCI/IF:3.391) [5]文、吴、付YY、马、HZ刘松*(2014) Brain-trans-or-PLGA/lipid。 PLoS One, .(SCI/IF:3.534) [6]付宋*(2014) -6 - . 细胞分子徐州医学院研究生学院,34,651-7。 (SCI/IF:2.201) [7]Qi, DS, HZ Liu, Fan,XR Wen, Mou,DS Pei, ZA Liu, ZM Zong, XY Wei Song*(2012) 热休克 72 c-Jun N- via Akt1 。 、 317、 123-9。 (SCI/IF:2.243) [8]宋文琪, DS, 魏(2012) -PEG-Lf/DOPE HO-1gene.武汉理工大学学报- 27,217-21. (SCI /IF:0.484) [9]宋伟(2012) 血红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