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在中学物理教学中,初高中教学衔接不畅是困扰物理教师的一大问题。 虽然这个问题由来已久,但一直没有找到有效的解决办法,导致大量学生从初中过渡到高中。 从那以后,我的物理成绩直线下降。 因此,如何架起初高中物理教学的桥梁,使学生从初中物理顺利过渡到高中物理,促进学生物理学科素养的培养和提高,已成为一个关键问题。新课程改革背景下的中学物理教学. 是教师研究的重要课题之一。 本文首先对影响初高中物理教学衔接的因素进行了分析和阐述,然后结合其多年的教学经验,对高中物理教学衔接策略表达了自己的看法和看法。核心素养的概念,希望能为中学提供指导。 为物理教学的高效开展提供一些参考。
关键词:核心素养; 初高中物理; 教学联系; 对策
新课改教学标准倡导素质教育,要求各学科教师在开展教学活动时,以培养学生的学科核心能力、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为主要目标。 然而,在实际的中学物理教学中,由于高中物理教学的难度较初中物理教学有了明显的提高,并且在教学方法、逻辑思维等方面存在明显的差异,因此,高中物理教学的学习方法初中物理不再适用。 学生需要积极探索新的学习方法,提高高中物理教学的学习效率,顺利从初中物理教学过渡到高中物理教学,为高中物理核心能力打下坚实的基础。 那么,如何在核心素养理念下实现初高中物理教学的有效衔接呢?
一、影响初高中物理教学衔接的主要因素
(一)初高中物理教材安排存在一定差异
初中物理教学是学生第一次接触物理知识的初级阶段。 所涉及的知识点大多与学生的实际生活密切相关,简单、清晰、易懂。 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可以结合自己的生活经历,通过实践经验来学习。 结合上下文了解一些物理常识,很容易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同时,初中物理教学以形象思维为主,更符合初中生的思维特点和认知规律。 学生可以通过观察自然现象、物理实验等独立探索物理知识,并在探索过程中实现感性思维。 认识到理性认知的升华。 高中物理的教学难度明显增加,教材的逻辑性和严谨性也得到加强。 涉及的知识点大多抽象、复杂,对学生的思维、理解、学习能力要求较高。 然而枯燥、深奥的教学内容很难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因此,很多学生在刚从初中升入高中时,学习物理会受到严重阻碍。 久而久之,他们就会对物理教学产生恐惧。 心理,甚至是抵制心理,对于学生核心能力的培养和发展是非常不利的。 另外,初中物理的知识点比较分散、独立,相互之间的联系不强。 在学习过程中,即使学生对某部分内容理解得不是很透彻,也不会影响学生对其他知识的学习。 和掌握。 然而,高中物理却恰恰相反。 教材编排依次,逻辑非常严谨,知识点之间的内在联系也非常紧密,整体综合性很强,呈现出系统的知识。 系统,如果其中任何一个部分学不好初高中物理衔接,都会对以后的物理教学产生非常严重的不利影响。
(二)初高中物理解题思路存在明显差异
初中阶段的物理知识比较简单,所以解决问题的思路也比较简单直接。 大部分练习可以通过应用物理公式进行简单计算来完成,所使用的知识和能力也比较简单,很少涉及大量数学问题的解决。 知识对于初中生来说并不算太难。 高中阶段的物理知识比较深厚,要求学生具备较高的综合能力。 学生不仅要掌握基本的物理概念、定义、公式等,还需要在此基础上提高推理、联想、逻辑、分析等能力。 综合应用能力。 此外,高中物理的解题方法也逐渐从一开始的数值计算过渡到用字母代表的物理量的计算。 解题过程变得越来越复杂和抽象,涉及到的大量向量知识对于刚从初中升入高中的学生来说非常重要。 对学生来说有一定的学习难度。 如果不能很好地适应,他们就会逐渐失去学习物理的信心。
2.核心素养理念下的初高中物理教学衔接策略
(一)做好课前准备
他们说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 因此,在初高中物理教学衔接过程中,教师需要积极做好课前准备,创造有利于初高中物理教学有效衔接的教学方法,如“启动”、“提问”等。 ,是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常用的。 在初高中物理衔接的特殊背景下,它被赋予了深刻的意义,成为教师启发学生思维、引发学生反思的重要教学手段。 在这个过程中,物理教师需要为学生设计层次梯度问题,引导学生由浅入深地进行物理学习。 这不仅可以唤醒学生对遗忘的初中物理知识的记忆,还可以将高中知识引向新的课堂。 对物理知识的探索,从而有效实现初高中物理知识的有效衔接,保证学生的物理学习效果。 例如,在教授高中物理“牛顿运动定律”章节时,教师可以首先通过设置教学问题引导学生回忆初中物理知识,如:初中物理教学中是如何描述牛顿的? 第一定律? 初中物理中关于牛顿第一定律的物理实验是什么? 从物理实验中观察现象可以得出什么结论? 什么是惯性? 生活中与惯性有关的现象有哪些? 等,帮助学生复习初中所学的牛顿第一定律知识,让学生结合已有的知识提前进入牛顿第一定律的学习。 其次,教师需要通过提问的方式介绍高中物理知识,并在学生回答上述问题后促进初高中物理之间的联系。 例如,高中物理中牛顿第一定律的含义是如何解释的? 牛顿第一定律成立的条件是什么? 哪些科学家为牛顿第一定律的建立做出了贡献? 他们提出了哪些观点? 决定惯性大小的关键因素是什么? 等,使学生在初中物理的基础上,对高中物理牛顿第一定律产生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从而积极参与高中物理教学。 这样,不仅可以巩固学生的初中知识,还可以加深学生对高中物理的理解和掌握,提高学生的物理学习效果,有效衔接初中物理教学。
(二)找准初高中物理教学的衔接点
新课改下的初中物理教学中,如何在培养学生核心能力的基础上实现初高中物理教学的有效衔接,提高学生物理学习的质量和效率,促进全面发展。学生的全面发展已成为困扰中学生的问题。 这是物理教师研究的一个重要课题。 为此,教师首先需要找准初高中物理教学的衔接点。 在高中物理教学中,为了实现与初中物理教学的衔接,帮助学生更好地学习物理知识,教师需要培养学生良好的物理概念,并通过分析找出一些在初中物理教学中有用的思路。以及对教材的掌握。 相关知识点,然后以此为突破口,带领学生对初高中物理教学的知识点进行整体总结和归纳,帮助学生找到衔接点。 同时,学生会发现高中的很多物理知识是初中物理知识的拓展和延伸。 在学习的过程中,他们可以利用初中物理所学的知识,对高中物理有更深入的理解、探索和认识。 掌握,从而有效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实现初中到高中物理教学的完美过渡。 例如,在高中物理课上讲授与“质量”相关的内容时,鉴于初高中物理教学中有关于质量的教学,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回忆初中物理中的相关知识点,并通过延伸和扩展,他们可以更多地了解高中物理的质量。 质量的新定义和内涵需要更深刻的理解和认识。 我们明白,质量不再单纯指物质的多少,而是影响惯性和引力大小的决定性因素。 这样,通过知识点之间的联系,可以帮助学生构建系统的知识体系,使学生更好地学习高中物理。
(三)培养学生标准化问题解决方法
在初中物理教学中,学生普遍存在解题不规范、程序简单、图形分析能力差、缺乏必要的文字解释、没有物理公式直接代数计算、计算结果没有单位等解题问题。 但由于初中物理涉及的知识点比较简单、碎片化,学生不需要进行太复杂的物理计算,所以大部分学生的物理成绩都还不错。 但进入高中后,物理教学难度加大,知识点之间的联系也变得更加复杂。 学生缺乏良好解题习惯和正确解题思路的弊端暴露无遗。 为此,高中物理教师需要严格规范学生的解题过程,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不同层次对物理问题进行细致的分析、研究和讨论,清晰地把握复杂物理问题的每个阶段,进而灵活运用初高中所学的物理知识建立求解方程,养成良好的解题思路和规范的解题方法。
(四)创新物理教学方式方法
在教学改革的背景下,实现初高中物理教学衔接最有效的途径就是创新教学方式和方法,教会学生正确的学习方法,同时增强学生的学习效果,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 ,为学生适应高中物理教学提供有效保障。 首先,教师需要加强物理实验教学。 除了练习课本上的物理实验外,教师还可以鼓励学生利用课余时间自己做一些有趣的小实验,这不仅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而且可以引导学生加深理解。通过观察物理实验现象对物理反应原理的理解和认知,同时提高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为学生物理核心素养的培养打下坚实的基础。 其次,教师需要改变传统的教学理念和模式。 不能一味地向学生灌输物理知识,而应该教给学生一些有效的物理学习方法,如建模方法、思维导图方法等,让学生在学习不同的物理知识时,采取最合理的学习方法。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五)加强教学重难点的突破性研究
对于同样的知识点,高中物理的研究水平明显比初中物理要深。 高中物理的很多难点知识点都是从初中的简单知识中拓展和延伸出来的。 因此,在核心素养的教学理念下,为了实现初高中物理教学的有效衔接,高中物理教师需要引导学生加强对难点知识点的突破性研究,系统整理中高中物理知识。高中,并实现两者之间的联系和串联。 例如,在教学“匀速运动”相关内容时,初中物理中该知识点的解释比较简单,可以参考物体或时间来判断,而高中物理教学中该知识点的教学比较复杂。 学生需要综合考虑粒子、位移、时间等要素来做出判断。 通过突破两者之间的联系问题,可以引导学生更好地学习物理知识。
(六)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和探究能力
在核心素养理念下实现初高中物理教学有效衔接的过程中,教师不仅要创新教学方法,传授给学生正确的学习方法初高中物理衔接,加强对重难点知识点的突破性研究,还要需要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 模型构建、质疑创新、科学论证等,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和创造能力,全面促进学生物理核心能力的培养和提高。 例如,在高中物理教学中,为了加深学生对物理概念、定义等知识点的理解和掌握,教师可以根据学生对初中形成的知识点的大致了解,引导学生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高中物理教学。 物理知识点的科学推理和演示,使学生从认识和解释物理现象的层面逐步过渡到解释物理现象并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层面,从而实现中小学教育的有效衔接。高中物理教学。 。 又比如,以“问题”教学为例,初中物理知识比较浅。 学生通过老师的讲解和自己的记忆可以完全掌握,但很少进行深入的思考和探索,发现和提出想法。 新问题。 到了高中阶段,单纯向学生灌输物理知识已经不能满足学生的发展需要。 教师需要引导学生通过猜测和假设独立发现一些问题,并科学地探索和解决,进一步加强学生的物理知识。 学习能力。
(七)端正学生的科学态度,培养学生的责任感
科学态度和责任感也是高中物理核心素养的重要内容,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科学技术与社会环境的关系。 为此,在高中物理教学中,教师可以结合情景教材和初中生对科学的敬畏之心,引导学生关注社会热点和前沿技术,使学生端正学习态度,在学习物理知识的过程中,要树立正确的价值观,提高学生的社会责任意识,实现初高中物理教学的有效衔接,培养学生的物理核心素养。
三、结论
综上所述,新课程改革的教学背景下,培养学生的核心能力是教师教学活动的主要目标。 为了更好地实现这一教学目标,中高中物理教师需要准确把握教学知识的连接点,创新教学方式和方法,同时加强对教学中难点、难点知识点的研究,以及在此基础上,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探究能力、科学态度和社会责任感等能力,可以在培养学生核心能力的同时,实现初高中物理教学的有效衔接。
参考:
[1] 张仲文. 核心素养理念下初高中物理教学衔接研究[D]. 南昌:江西师范大学,2020。
[2] 杨艳. 基于核心能力的初高中物理教学衔接研究[J]. 高考,2020(10):76。
[3] 吴玉杰. 基于核心能力的初高中物理教学衔接研究[J]. 中学科学园, 2019, 15(4): 70-71.
[4] 张琪,薛锁,王志杰,王晓兰,张锡明。 核心素养视角下初高中物理教学衔接研究[J]. 科普童话,2018(39):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