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以发展中学生核心素质为目标的新一轮课程变革正在进行,这必定带来学科教学的改革,深层次影响中学数学教学。以大概念为统领的单元教学深受关注,本文凑合此问题从为何要举办单元教学、什么是单元教学、怎样举办单元教学等几个方面展开讨论,探讨大概念统领下的中学数学单元教学思索与实践,希望借此引起中学数学教育同仁对相关问题的关注与注重。
关键词:大概念中学数学单元教学
《普通中学数学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在序言中提及:“进一步精选了学科内容,注重以学科大概念为核心,使课程内容结构化,以主题为推动,使课程内容情景化,推动学科核心素质的落实”。“以大概念为核心”就是发挥大概念在教学中的锚点作用,“使课程内容结构化”、“以主题为推动”就是提倡要举办单元教学。这给“大概念统领下的中学数学单元教学实践研究”项目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
一、为什么要举办单元教学?
单元教学不是一个全新的教育概念,我们的课程标准、教材都是以单元思路编撰的,我们的教学活动也都是分单元进行的,传统的教学也很注重单元教学内容的整合,也会对单元知识进行梳理与建构,从某种意义上讲,数学教学从来都是单元教学,我们对单元教学早已有一定的认识基础与实践经验,中学数学教学不须要推倒重来。
反省传统的数学教学,从总体上还是有好多合理之处的,值得我们承继与弘扬,也确实存在一些问题,须要持续变革,不断创新。
传统的数学教学还存在什么问题呢?新一轮课程变革对这种问题的解决又提供了如何的思路呢?接出来将从三个方面展开讨论。
从教学目标的设定方面来看,无论从单基目标、双基目标,还是三维目标,总体上讲都以数学知识为导向设定的,对应于数学知识与内容,可以在每一节课进行落实。新一轮课程变革要求教学以学科核心素质为导向的,“核心素质主要指中学生应具备的,才能适应终生发展和社会发展须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是课程目标,很难与知识或内容对应,也很难在某节课上达成,因而须要举办单元教学。
从教学过程设计的方面来看,过去的教学以知识点为主线来举办,学完一个知识点后就安排习题课,之后通过做题进行加强训练,指出挨个知识点过关,追求“一课一得”,一个知识点过关后再学习下一个知识点,这样很容易将知识撕裂,使知识“碎片化”。其实一般会在单元备考课上进行小结梳理,完善知识间的联系,建构知识网路,并且早已“碎片化”的知识如同碾碎的钱币一样,很难再黏合上去。新一轮课程变革要求学科教学进行单元设计,以单元核心问题为导向,以挑战性任务为驱动,以大概念为锚点,对化学单元进行整体性教学设计,之后再根据单元主题或则二级主题举办课时教学。课时教学通过核心问题、挑战性任务、学科大概念紧密联系在一起,整体推动。
从教学评价来看,过去的教学评价主要是通过纸笔测试方法进行,默认答对了某道题或则某种类型的题,即为把握了对应的知识与技能,考试分数高则学习好。而实际上,做对题目可能并不是把握了对应的知识与技能,而只是正确地应用了某种做题的方法和技巧,中学生实际上并不一定把握了对应的知识与技能,这样的评价信度不高。课程变革要求教学评价主体多元,方式多样,注重过程性评价,重视质性评价与量化评价相结合,评价讲证据,剖析讲科学,弱化教学评价的分辨功能,突出激励功能,在评价的过程中引导中学生进行学习反省,能更好发挥中学生在评价中的主体性作用,展现评价的意义。
二、什么是单元教学?
《教育大词典》引用了顾明远先生对单元教学法的定义,即“将教材、活动等界定为完整单元进行教学的一种教学法”,可见单元教学是为了防止知识“碎片化”而产生的一种教学方式。新一轮课程变革设定了学科核心素质课程目标,在这样的背景下,我们重提单元教学应当赋于其更丰富的内涵,以满足新的教育发展须要。在这儿对单元教学进行再定义:单元教学是以提升中学生的核心素质为目标,以表现性任务达成为契机,以学科大概念为锚点,将教材、活动等界定为完整的单元进行教学的一种教学方式。
化学学习就似乎建一个高端社区,这个社区有好多栋楼,每一栋楼就相当于一个学习单元。在建一栋楼前,要先对这栋楼进行设计,弄成一个设计图,之后按图施工,建楼的时侯须要一块砖一块砖地砌,一部份一部份地建,而且独栋楼是施工图的指引下进行的,这样建上去的楼才会愈发坚实,愈发舒适、美观。单元教学就好象是在建社区的一栋楼,也须要先有个“施工图”,这个施工图就是单元教学设计。单元教学设计是以核心素质目标为根据设计的,是一种逆向设计。有了这样一个设计,再根据设计举办教学,这就是单元教学。
一栋大厦要有承重墙,承重墙是大厦的骨架,这么化学单元的“承重墙”是哪些呢?是核心问题,是挑战性任务,也是学科大概念。
三、如何举办大概念统领下的
中学数学单元教学?
大概念统领下的中学数学单元教学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须要经历教学设计阶段、教学施行阶段、教学评价阶段等三个阶段,在教学施行阶段要经过整体感知、自主建构、迁移应用、总结反省等四个环节,下边将从教学施行阶段的四个环节讨论怎样举办大概念统领下的中学数学单元教学。
01
研读教材,整体感知:单元教学要求班主任将一个单元当成一个整体进行设计,设计基于核心素质的教学目标高中物理课程课时安排,设计与中学生生活实际相关的表现性任务,设计以中学生为主体、以中学生活动为主线的教学过程,设计基于证据的教学评价,便于能做好教学的打算。这就要求中学生对单元学习的内容要有一个整体性的感知,便于更好地理解教学目标与表现性任务,能在原有认知水平的基础上举办自主学习,了解整个单元的学习内容,为后续学习做好打算。
在举办《机械能及其守恒定理》单元教学的前一个周日,以周日作业的方式安排中学生阅读教材中单元学习内容,包括阅读材料与课后练习,要求中学生完成阅读任务后,写一篇以《浅谈功和能的关系》为题的小论文,引导中学生整体感知单元学习内容。在此基础上让中学生阅读班主任设计的核心素养教学目标与表现性任务,明晰单元学习的目标,为单元学习的举办奠定基础。有同行提出,中学生的数学基础不同,自觉性差别很大,安排中学生自主阅读教材,最后可能很难达成预期目标。这个问题确实存在,是一个十分现实的问题,不过只要我们向中学生说明设计意图,安排撰写小论文,并加大对预习作业的检测与评价,中学生基本上还是能顺利完成这个环节的学习任务的。
02
课时学习,自主建构:单元教学须要通过课时教学来实现。这儿的课时教学与传统教学的课时教学是有本质不同的,二者最大的差别在于后者是在学科大概念统领下进行的,而前者则是以知识点为主线展开的,后者将课时学习看作单元学习的有机组成部份,前者则把课时教学当成相对孤立的教学活动。科学处理单元教学与课时教学的关系是单元教学胜败的关键,应高度注重。一般的做法是按照课程标准设定素质导向的教学目标,并具体化为表现性任务,在此基础上确定单元主题、二级主题,以二级主题为线索进行课时教学设计,之后根据课时进行教学,整体性推动单元教学。
我们将新教材选修中学第五章、第六章与第七章设定为一个教学单元,单元的主题为“曲线运动与万有引力定理”。单元大概念设定为“曲线运动是由两个或则三个直线运动合成的”,并以课程标准为根据设定了单元教学目标。
设计“游乐场半日游活动”为表现性任务,要求中学生制订半日游活动计划,通过摄像、拍照等记录游乐项目的情境,在活动中体验曲线运动,并撰写《游乐场半日散记》。
在此基础上设定抛体运动、圆周运动、万有引力与航天等三个二级主题。在抛体运动主题下设计曲线运动、运动的合成与分解、平抛运动的特征、抛体运动的规律等四个课时,在圆周运动主题下设计圆周运动、向心加速度与向心力、生活中的圆周运动等三个课时;在万有引力与航天主题下设计行星的运动、太阳与行星间的引力、万有引力定理、万有引力定理的成就、宇宙航行等五个课时,将整个单元分解成十二个课时教学任务进行教学。
在设计中,将《抛体运动》、《圆周运动》与《万有引力与航天》合并上去产生一个单元,彰显了三章内容的本质联系,展现了学科体系的逻辑性。将《向心力》与《向心加速度》两节内容合并在一个课时进行教学,并将《向心加速度》前移,突出两节内容的逻辑关系,符合中学生的认知规律。
课时教学是单元教学施行的阶梯,在学科大概念统领下合理设计课时教学内容,通过课时教学逐渐达成单元教学目标,完成表现性任务,以提升中学生的学科核心素质。
03
创设情景,迁移应用:传统的教学指出“一课一得”,通过典型性题型的训练提升中学生对知识的熟练程度,最终实现中学生成绩的提高。这样的教学,中学生要做大量的无真实情景的化学试卷,寻求解题能力的提升,“刷题”成为常态,中学生的学习与未来生活联系很少,学习的主要意义是应付考试。这样的教学很难迸发中学生的学习兴趣,也很难培养中学生的学科核心素质。单元教学重视引导中学生通过自主、合作、探究等方法建构知识,通过解决在生活情景中的真实问题提高能力,通过完成表现性任务迸发学习动力,产生中学生个人发展与社会发展所需的必备品格与关键能力,发展核心素质,达成新课程背景下的教学目标与育人目标。
04
建立网路,总结反省:传统的教学大多也会安排单元备考课。一般的做法是通过班主任设计的章节知识结布光帮助中学生梳理知识,建构知识网路,并安排综合性题型训练,加深理解知识,把握解题技巧,提升解题能力,提高学科成绩。单元教学最后一个环节则要求中学生在精读教材的基础上设计单元思维导图,通过建构网路引导中学生反省单元学习,通过逆向设计的单元学习评价单举办自我评价,总结经验,查找问题,通过自主学习或求救别人等途径解决存在的问题,查漏补缺,便于全面达成单元学习目标,发展化学学科核心素质,并为今后的单元学习积累经验。
全球经济急速发展,科学技术日新月异高中物理课程课时安排,社会对人才的要求不断提升。以传授知识为主要目标的教育已难以满足社会发展的须要,以素质为导向的新一轮变革势在必行。这个时代的最大特征就是变化,教育也只能以变化去适应变化,以满足人们对美好教育的憧憬。以情景为载体,以大概念为锚点,以单元为组织的中学数学教学雏型已显。我们将瞄准方向,推动研究,深度思索,坚持实践,总结反省,不断建立,努力将新课程精神落地、落实、落细、见效,让素质提高看得见,让质量的提高摸得着,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普通中学数学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S].上海:人民教育出版社,2021.
[2]刘徽.大概念教学[M].上海:教育科学出版社.2022
END
文字:何红华
排版:张婷婷
审稿:何红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