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2平面镜成像》学习案例 【学习目标】 1.了解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平面镜成像的原理和实像的概念 2.掌握平面镜成像的绘制方法,并能够运用利用平面镜的成像特性来解释简单现象 3、通过科学探究、体验探索 过程【重点与难点】 重点:平面镜成像的特性 【来源:学科网】 难点:借助平面镜解决问题成像知识【新知识预览】1.它叫平面镜。 我们从平面镜中观察到的物体称为物体。 2. 根据自己照全身镜的经验,猜测: (1) 平面镜中的像在平面镜的一侧。 (上/前/后) (2) 平面镜中的像的大小可以与物体本身的大小相同。 (3)平面镜中的图像到镜面的距离可以是物体到镜面的距离。 (4)中午照镜子的时候,你举起右臂,镜子里的“你”也举起了手。 3.称为实像。 4、平面镜成像的特点是:①所形成的图像(选择填充实或虚),②像与物体的大小,③像与物体与镜面的连线,④图像和物体到镜面的距离。 【课堂探索】 1、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 1、所选实验设备:、、、。 2、设计并进行实验,思考并交流以下问题 A、如何探究图像与物体大小之间的关系? B. 如何同时看到镜子后面的图像和替代物体? C。 如何确定图像的位置? D. 把前面的蜡烛拿掉,用一张白纸做一个屏风放在这个位置,直接观察白纸平面镜成像教学设计ppt,纸上能出现蜡烛的图像吗? 做实验来检验你的猜测,并完成下表。 3、实验步骤:(1)如图4-11所示,在桌子上铺一张白纸,在纸上垂直放置一块玻璃板作为平面镜,记录玻璃板在纸上的位置。 (2) 将点燃的蜡烛A放在镜子前,观察它在平面镜旁边形成的图像。 (3) 将另一支未点燃的相同大小的蜡烛B放在平面镜旁边,直至与蜡烛A的图像重合,此时蜡烛B的位置就是蜡烛A的图像的位置。记下这两个位置平面镜成像教学设计ppt,观察蜡烛B的大小是否与蜡烛A的大小相同。 (4)将光幕放在蜡烛B的位置,观察光幕上是否出现蜡烛A的图像。 (5)取下玻璃板,用直线连接蜡烛A和蜡烛B的位置,用刻度尺测量它们到玻璃板的距离。 (6)换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