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目物理学习案例
把手机变成投影仪
项目介绍
本项目适合六年级的STEM学习项目,共5课时。 项目设计从解决手机屏幕太小、观看效果不好的问题出发。 因此,引入本次STEM项目的主要学习任务:通过观察生活中的投影仪,应用凸透镜成像定律、平面镜成像原理及特点等光学知识,借助周围的材料。 这个项目经历了提出问题、设计方案、制作产品、展示改进、交流评价等一系列过程,充分理解其中蕴含的生命科学,并学以致用。 同时,在该项目中,培养了中学生的独立探究能力、团队合作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和知识实际应用能力,提高了中学生的核心素质。
项目流程设计
1. 问题场景
疫情期间,去电影院看电影有风险。 在家长时间用手机或者iPad观看,会对眼睛造成伤害,观看效果也不好。 想拥有一台投影仪或者一台大彩电平面镜成像左右相反吗,却发现价格让人望而却步。 能够将手机上的图片放大到白墙上供我们观看,引起了中学生的兴趣。
2. 进入计划
(1)观察投影机的镜头,知道哪些是凸透镜。
(2)观察投影过程,思考投影主要由哪些部分组成。
(3) 图纸规格按比例缩小后表示技术。
3、储备知识探索
(1)活动目的:探究凸透镜的作用
尝试使用给定的设备:“F”光源、凸透镜1(f=7.5cm)、凸透镜2(f=15cm)、鞋盒(长12cm x 宽8cm x 高5cm)、白纸、放“ F”放大到白纸上。 中学生观察现象、解释原因并构建假设。
(二)活动目的:探索凸透镜成像规律
将图像放在光幕上,观察图像的特征,测量此时的像距和物距,发现并总结规律。
4. 解释与制作
(1)投影仪的初步设计
设计图纸、标注:①凸透镜的焦距; ②物距和距离; ③鞋盒的尺寸。 中学生评估设计图纸,找到合适的凸透镜,然后根据实际投影效果选择焦距3.5cm-7.8cm的凸透镜:可以实现最大放大倍数的图像,纸箱规格也合适。
(2)选择合适的凸透镜并对投影机进行一次优化
目前的投影仪可以放大物体,但它们似乎是颠倒的。 中学生提议将光源倒置或放置两个凸透镜。 经过实验发现,光源倒置后,只解决了图像上下颠倒的问题,而没有解决左右倒置的问题。 放置两个凸透镜并不能解决倒置,而是物距和像距发生了变化,即焦距发生了变化,产生了新的凸透镜。
(3)合理放置平面镜并对投影仪进行二次优化
中学生根据生活经验尝试借助平面镜(一侧镀膜)将放大后的“F”竖立起来,但由于平面镜镀膜,光线很难通过。 立即尝试将薄膜刮掉,但还是无法解决。 经过多次失败,中学生最终提出可以用透明玻璃代替平面镜来解决图像的左右反转。 在探讨了平面镜成像的原理和特点后,明确了平面镜成像的规律,比较了平面镜和玻璃板的优缺点。 中学生在原设计图中合理添加平面镜并绘制光路,同时测试投影仪。 测试结束后,中学生对彼此的作品进行评价。
(4)增强图像清晰度,三倍优化投影仪
中学生交流:①增加物体(手机)的照度; ②使周围环境(纸箱、房间)尽可能黑暗平面镜成像左右相反吗,并关闭纸箱; ③凸透镜半径较大,以增加进光量; ④鞋盒内部涂成蓝色。 经过实验发现,上述方法可以使图像变亮,但图像仍然模糊,尤其是周围区域。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中学生觉得如果把手机屏幕做成透明的,也就是把手机屏幕去掉,通过笔记本的连接来传输,这样强光源可以穿过它,就可以解决。
日程:
投稿:张敏
绍兴白云小学
编辑|陈四方
一审|应文和张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