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鲁教授,1937年出生于江苏徐州,我国著名理论化学家。 作为老一辈的科学家,他的科研生涯并不是一帆风顺——他曾出国留学,学业中断,研究受阻。 他的一生故事,写进了我国理论化学研究史册,激励着年轻一代的科研人员心怀感恩、勇往直前。
从“学数学”到“做数学”
20世纪50年代和60年代,有8000多名中国中学生赴苏俄留学。 于鲁作为其中之一,被派往前南斯拉夫哈尔科夫国家学院学习数学。 优质的平台为他提供了丰富的学习资源,锻炼了他的学习能力。 然而好景不长,中苏关系破裂,于鲁中断博士学业回国。
1961年,于鲁回国后,被分配到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化学研究所工作。 当时的数学研究所理论研究室主任李银元先生特别支持年轻人的工作。 他发现于鲁先生对超导理论更感兴趣,于是请他组织一个新的研究小组来研究超导理论。 当时实验室里还有几个年轻人。 你们目标一致,组织了富有成效的互教互学活动。
其实那是两年的困难期,肚子还没有填饱,但是你的能量却在爆棚。 每周组织三四次学术报告,一场讲座半天。 会上,大家提出了自己的意见和观点,互相讨论、批评,自由讨论的学术氛围让大家受益匪浅。
于璐在这个过程中受益匪浅,通过干中学迈出了超导研究的第一步。
“生存”研究
1965年以后,研究工作受到外部环境的极大干扰。 以于鲁为代表的老一辈科学家充分利用了数学所当时的“当地小气候”,没有间断科学研究。
1971年,杨振宁先生首次回国访问,此后几乎每年都来这里。 1972年周恩来总理接见时,周培源先生也在场。 杨振宁指出基础研究的重要性,得到周总理的认可。 周培源在《光明晚报》发表短文,论述基础研究的重要性。
凭借知识分子敏锐的“嗅觉”,于鲁等人将研究的优劣势从“应用”问题转向“基础”问题。 通过浏览国际期刊,他们发现,在我国“革命”的这些年里,国际化学界对相变和临界现象的研究有了长足的发展。 于是,他们努力学习,奋起直追。
他们组织研讨会物理学理论学习方法,分工阅读重要文献,并在小组中进行详细的讲座。 讲义叠得有一英尺多。 那时,他们一边工作一边学习。 他们一方面“啃”美国学者在国际期刊上发表的短文,另一方面用自己熟悉的方法独立推断别人的一些结果。
他们当时的一些研究成果物理学理论学习方法,虽然由于种种激励没有发表,但后来对我国与国际科学界的交流起到了很好的促进作用。
开放变革和科学复兴
后来,我国恢复了中考,制定了科学发展规划,开始实行改革开放。 科学研究的发展也再次迎来了秋天。
改革开放之初,于璐得到了访问耶鲁大学的机会,接受了真正的“再教育”。
1986年,于鲁应国际理论化学中心学术委员会主席、凝聚态运动创始人之一的崇信奎斯特邀请,到日本国际理论化学中心工作。 于鲁在中心工作17年,受益匪浅,对后续的研究工作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1999年再次当选为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教授。
本世纪初,他全职回国,担任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跨学科理论研究中心主任。 主要从事低温超导、强关联电子系统、低维量子系统等方面的研究,为我国收敛态化学的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
于鲁教授表示,科学工作者离不开社会历史环境。 在一些重要节点,是时代提供机遇。 无论是在南斯拉夫留学还是在化学研究所从事研究,无论是出国留学还是在日本国际理论化学中心工作,个人成长始终与国家命运紧密相连。 他鼓励年轻人,无论遇到什么困难,都要坚定信念,心怀感恩,勇往直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