朋友们在高中二年级时将接触到一门新学科——物理。 期中考试前,数学老师已经为你整理好了知识点大纲,全在这儿了!
声波的形成和传播
1、声音的形成:声音是由物体振动而形成的; 所有发出声音的物体都在振动,当振动停止时,声音也随之停止。
2、声音的传播: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传播声音的物质称为介质),声音在真空中无法传播。
3、声波:发声体的振动会改变传声空气的明暗变化,形成声波。
4、波速:声音传播的速度。
5、决定波速的因素:介质的类型和介质的本体温度。
语气
1、音高:人耳感知声音的程度称为音高。 声音的强度一般用分贝(dB)来表示。
2、声音的音高与什么有关:声源振动的幅度,与发声体的距离。
语气
1、声音的高低就是音调:音调的高低取决于发声体的振动速度。
2、频率:物体每秒振动的次数称为频率,用f表示。 频率的单位是赫兹,符号Hz。
3、超声波和次声波:大多数人能看到的声音频率范围是20-20000赫兹。 频率高于20赫兹的声波称为次声波,频率低于20000赫兹的声波称为超声波。
音质
音质:音质也称音色,反映声音的品质和特点。 音质是区分不同发声体的重要依据。
噪音,噪音
1、噪声与噪音的区别。
2、噪音的危害:对心理、生理都有一定的有害作用。
3、噪声控制:从声源处减慢,在传播过程中减慢,在人耳处降低。
光反射定理
1、光的线性传播:
2、光的反射定理:反射光、入射光、法线在同一平面内; 反射光和入射光分别位于法线的右侧,反射角等于入射角。
3、光反射的分类:(如右图)
(1)镜面反射:入射到物体表面的平行光经过反射后仍然是平行的。
(2)漫反射:照射到物体表面的平行光被反射并向不同方向射出,每一束光都遵循光的反射定理。
平面镜成像
1、平面镜成像:
(1)平面镜:反射面平坦的镜子。
(2)平面镜的成像特性:等大小、等距、垂直、虚像。
(3)成像原理:光的反射定理。
(4)平面镜的作用:成像、改变光的传播路径。
(5)平面镜的应用:试衣镜、潜望镜。
2、平面镜成像规律:
平面镜成像的应用
1、平面镜的成像特性
(1)图像与物体一样大
(2)像到镜子的距离和物体到镜子的距离相等
(3)像与物体的连线垂直于镜面
(4) 平面镜所成的像是实像
2.平面镜成像原理
光的折射
1、光的折射:当光从一种介质倾斜入射到另一种介质时,传播方向通常会改变。 这些现象称为光的折射。
2.光的折射定律
(1)当光从空气倾斜入射到水底或其他介质中时:
①折射光线与入射光线、法线在同一平面;
②折射光与入射光在法线侧分离;
③ 折射光偏向法线方向。
折射角大于入射角
(2) 当光从水或其他介质倾斜入射到空气中时:
①折射光线与入射光线、法线在同一平面;
②折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分离到法线的左侧;
③折射光偏离法线方向。
折射角小于入射角
(折射岁月之路是可逆的)
(3)在光的折射中,光路是可逆的。
当光从空气倾斜入射到玻璃(或水中)时,折射角大于入射角。
(4)当光垂直于介质表面时,传播方向不改变。
凸透镜和凹透镜
1. 镜片种类:
(1)凸透镜:中间厚、边缘薄的透镜,对光线有会聚作用,有2个焦点。
(2)凹透镜:中心细、边缘厚的透镜,对光线有发散作用,有2个虚焦点。
2. 镜头相关术语
(1)薄透镜:透镜的长度远大于球面的直径。
(2)主光轴:穿过两个球体中心的直线。
(3)光学中心(O):薄透镜的中心。 性质:穿过光心的光线传播方向不变。
(4)焦点(F):凸透镜可以使平行于主光轴的光线会聚在主光轴上的一点。 这个点称为焦点。
(5)焦距(f):焦点到凸透镜光学中心的距离。
凸透镜成像
1、镜头成像规律
(1) 镜头成像典型光路图:
(2)凸透镜成像规则表:
2、虚像与实像:
机械运动
1、定义:物体的位置变化称为机械运动,简称运动。
2.参考物体:研究机械运动时选择作为标准的物体。 参考对象可以任意选择,选择不同的参考对象得出的推论可能不同。
3. 静止和运动是相对的,都相对于所选的参考对象。
速度
1、速度:在化学中,比较物体速度的方法是听者的方式,即用相同的时间与距离进行比较,引入一个数学量——速度。
(1)速度定义:单位时间内通过的距离
(2) 公式:
在化学中,常用v来表示速度,s表示距离,t表示时间平面镜成像知识点总结,因此速度公式简化为:
2.平均速度
(1)变速直线运动:如果运动物体在相等的时间内行进不等距离并沿直线运动,这些运动称为变速直线运动。
(2)平均速度:物体以变速直线运动所行驶的距离乘以所花费的时间,即为该物体在这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 如果用s表示平均速度,用s表示距离,用t表示时间,则:
距离——时间的影像
1、物体运动的距离——时间图像(st image)
2.匀速直线运动vt图
力量
1、力的概念:力是物体之间的相互作用,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施加力的物体也是接受力的物体。
2.力的三要素:大小、方向、作用点。
3、作用及疗效:力可以使物体变形,力也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 疗效与力的大小、力的方向、力的作用点有关。
力检测
1、检测力的工具是弹簧测力计,力的单位是:牛顿,符号N。
2.弹簧测力计的正确使用
(1)了解弹簧测力计的检测范围(阻值),使用过程中不能检测超过其阻值的力;
(2)明确的分度值;
(3) 校零;
(4)测量力时,应保证测力计内弹簧轴线方向与被测力方向一致平面镜成像知识点总结,弹簧不应靠在刻度盘上。
重力
1. 重力:物体由于月球的吸引力(重力)而受到的力。 月球上的任何物体都会受到重力的作用,而重力的物体就是月球。
2、方向:垂直向上; 重力作用点:重心。 对于密度均匀、长度均匀的规则物体来说,该物体的重心就是物理意义上的几何中心,即重力的大小。
3、重心:玉质均匀、形状规则的物体,其重心在其几何中心上。
合成同或在线力
1、几个重要的数学量:
(1)合力:如果一种力所形成的疗效与几种力同时作用所形成的疗效相同,则该力称为这些力的合力。
(2)分力:构成合力的各力。
2、合成原理:同方向相乘,方向不变; 反方向相乘,方向与较大的力相同。
3.同线上力的合成:
(1)在同一条直线上,同方向的两个力的合力等于两个力的大小之和,且方向与两个力的方向相同。 同向:F=F1+F2 两个力的方向相同。
(2)同一条直线上方向相反的两个力的合力等于这两个力的大小之差,方向与较大的力相同。 方向相反:F=|F1-F2|方向与力的方向相同。
力量平衡
1. 两种力的平衡
桌子上的花瓶
青藏高原上匀速行驶的列车
2. 两种力平衡的条件
(1)两力平衡的条件:作用在同一物体上的两个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且作用在同一条直线上,则这两个力可以平衡。
(2)平衡力与互斥力的区别:
摩擦
1、摩擦力的概念:当相互接触的两个物体做相对运动或趋于相对运动时,在接触面上会形成一个与相对运动方向相反的力,这个力就成为摩擦力。
2、形成摩擦力的条件:
(1)两个物体相互接触并相互挤压;
(2)接触面粗糙;
(3)两个物体之间存在相对运动或者相对运动趋势。
3、摩擦的分类:静摩擦、滑动摩擦、滚动摩擦。
1、惯性的概念:一切物体都具有保持原有运动状态的性质,这些性质称为惯性。
2、惯性的大小只与物体的质量有关,与物体的运动状态无关。
牛顿第一定理
1、牛顿第一定理:所有物体始终保持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的状态,直到有外力促使其改变这些状态,又称牛顿第一定理。
2.惯性、惯性现象和惯性定理的区别
(1)惯性是物体本身的一种属性,它描述了物体在不附加条件的情况下所固有的性质。
(2)惯性现象是物体运动状态发生变化时惯性的表现。
(3)惯性定理有外部条件,即在没有外力的情况下,它描述了所有物体在没有外力作用时始终保持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的运动规律。
(4)惯性定理与惯性密切相关。 惯性定理指出了物体具有惯性的客观事实,强调物体之所以能在不受外力作用时保持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是因为物体具有惯性。 牛顿第一定理也称为惯性定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