介绍
培养优秀的人才,必须有优秀的师资物理师范英文翻译,更需要投入更好的教育资源来培养班主任。 教育部等八部门印发《新时代基础教育强师计划》指出,“构建以师范院校为主体、高水平综合性院校参与、教师发展机构为纽带、优质中高中为实践基地、开放、协同、联动的现代班主任教育体系”。 的延续和进步。 那么,综合类院校应该如何参与班主任教育呢? 综合类院校与师范类院校相比有何特点和优势? 如何在班主任教育中充分发挥这样的优势和特点?
9月1日,四川师范大学漳州实验中学第一堂课上,六年级班主任正在给中学生们送上新学期的祝福。林红旗/光明影业 摄
综合类院校在培养优秀班主任方面具有一定优势
“新时代基础教育强师计划”的目的是打造一支高素质、专业化、创新型的新时代中学校长队伍,其中“高素质”、“专业”、“创新”是班主任教育的核心关键词。 与师范院校相比,综合学院具有多学科、综合性、研究型的特点。 事实上,这一特点可以转化为综合类院校办班主任教育的优势,使综合类院校具备教育培养优秀班主任的有利条件。
《新时代基础教育强师计划》指出,“继续实施卓越班主任培养计划,推进专科生、硕士研究生一体化的卓越班主任培养模式整体设计、分段评价、持续培养,推动高素质复合型硕士水平小学班主任培养试点。” 也就是说,未来优秀班主任的培养将是本科、硕士一体化的培养体系,综合性学院多学科、综合性、研究型的特点可以支撑其更好地实现优秀班主任的培养任务。 例如,2014年教育部“卓越学校校长培养计划”改革项目中唯一的综合性学院河南大学,按照“3+1+2”本科与硕士一体化设计,具有卓越的培养目标定位、资源平台联盟、多学科专业结构、精细化培养流程。 发挥综合性学院班主任教育优势,探索“一体四风格”优秀班主任培养模式。
培育具有科学家精神的教育综合体
教育情结是班主任与中学生互动过程中形成的道德情感体验,是班主任对中学生成长的渴望,是班主任与中学生互动的智慧,是班主任全身心投入教育的承诺。
综合学院在追求高水平教学和科研的过程中,聚集了一批黄大年式的科学家型班主任。 他们的教学科研行为展现了新时代科学家精神:开放祖国、服务人民的爱国精神,勇攀高峰、敢为人先的创新精神,追求真理、严谨治学的求实精神,淡泊名利、潜心研究的奉献精神,集思广益、团结协作的协作精神,甘为梯子、回报青年的育人精神。 科学家型班主任的道德追求和模范作用,可以让师范生体验、感受到科学家精神的魅力,从而以身作则,培育自己的教育情结。
对于综合类院校的师范生来说,可以近距离感受科学家型班主任的精神。 聆听科学家型班主任的教学或讲座,深入科学家型班主任的研究项目,都让“一个灵魂唤醒另一个灵魂”的教育奇迹更有可能发生。 曾经就读于卓越学校班主任学科教学(地理)的郭书豪对此表达得很好:“在我大学一年级的时候,我听付胜雷先生(恢复生态科学家)提起自己的留学经历,他放弃了美国的优厚待遇,放弃了成为一个转让专利赚钱的商人。感动是一种高层次的情感认可。在一次次的认可和感动中,爱国、创新、求真等科学家精神——将求索、奉献、协作、教育传承下去,培育师范生的教育情结。
多学科融合拓展教育视野
综合性学院最明显的特征是多学科性。 综合性学院具有办班主任教育的优势,可以在班主任教育(或教育)学科的领导下,通过多学科的融合,达到拓宽师范生教育视野的目的。
一方面,学科与教育相融合,创造学科教学知识。 舒尔曼提出的学科教学知识被认为是班主任教育学科特有的知识。 正如华南师范大学班主任教育学教授周斌所言,在班主任教育高等教育过程中,需要依托学科知识和教育科学知识,生成具有自身生命力的学科教学知识体系。 为实现优秀班主任的培养目标,综合类院校应突破专科与硕士之间的壁垒,按照“整体设计、分段评价、持续培养”的“3+1+2”一体化培养思路,建立学科教学知识体系。 如:学科专业课程(50%)+班主任教育课程(20%)+教学实践课程(20%)+公共基础课程(10%),不仅教育与学科融为一体,而且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具体来说,五年级时,选拔学科基础扎实的中学生,免试推荐进入优秀学校班主任班。 高年级主要以教育课程、毕业论文、教育实践为主,提升高年级课程的高水平、创新性和挑战性程度。 研究生阶段以学科教学知识的创造、生产和学科教学能力的培养为主。
另一方面,学科与学科的融合促进了学科领域的交叉。 优秀的班主任需要具备跨学科的思维和意识,但在传统的教师教育人才培养中,高校与高校之间是相互独立的,学科壁垒严密。 优秀学校班主任的培养应由班主任教育大学管理,在班主任教育(或教育)学科领导下,贯穿初中和硕士阶段,包括初中主要科目(如英语、数学、英语、思想政治、历史、地理、物理、化学、生物等)。 首先,培养项目的制定要突出学科共生。 公共基础课程、教师教育课程、教学实践课程有统一的要求,学科专业课程保留各学科教学方向的相对独立性。 其次,对中学生的管理要完全统一。 高年级起,独立设立优秀班主任班,由班主任教育大学管理。 不同部门、不同专业背景的朋友在同一个班,增进了解,统一要求。 最后,跨学科开展中学生主题活动和研究任务。 精心设计主题活动,展示不同学科对同一教育问题的理解,渗透学科在理论学习和实践提高中的作用,如每月一次的多学科读书会; 每年一次,聚焦省人大,多学科观时事; 定期以争议热点问题等为主题举行辩论会。
通过创新的教学和研究实现卓越
传统师范院校班主任的培养不是通过班主任教育学术活动的培训来完成的,更多的是通过模仿优秀班主任的教学经验和教学方法。 这些培养模式满足了一定时期内社会对基础教育师资的大规模需求,但也造成了培养的班主任教师缺乏创新性。 综合学院追求知识创新和学术训练,更有利于培养师范生的科研能力,成就创新教研的优秀班主任。
在实践中思考。 具体的教育知识转化为实际的教育应用能力需要借助班主任个人的教学经验和教育感受,其水平取决于班主任个人的思维能力。 综合类院校在培养优秀班主任过程中,应为中学生提供充足的实践平台和机会。 实习、见习、调研贯穿“3+1+2”的“1”、“2”阶段。 每次实践活动都需要中学生思考,并定期组织实践思维的分享和交流。 学术导师和行业导师提出了中学生实践思维转变的建议,包括思考的深度、可借鉴的理论、进一步研究的可能性等,让中学生在实践中不断思考,拓展思维,提高思维能力的深度和广度。
开展教学研究。 新时代高素质、专业化、创新型中高中班主任培养的核心是教学科研能力的培养; 有了教学科研能力,高素质、专业性、创新性才能有载体,才能不断提高。 首先,研究性课程标准是教学研究的基础。 综合性院校要充分发挥研究优势,成立学术导师和行业导师联合团队,带领中学生研究课程标准。 其次,教材研究是教学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 教材是教学的重要依据。 教材研究不仅是对具体内容的研究,更是对内容编排体系和逻辑关系的研究。 同时,要跨年级、跨学段进行整体掌握和研究。 最后,中学生研究是教学研究的中心环节。 中学生是教学效果的最终检验者。 教学研究必须包括对中学生认知特征、已有经验、学习领域等的研究,才能保证教学设计的高质量实施。 鼓励中学生结合毕业论文开展教学研究物理师范英文翻译,包括教学案例研究、行动研究等,形成教学研究能力。
科研水平不断提高。 由于综合学院重视学术研究的传统,几乎所有教师都负责各级各类科研课题。 科学研究课题更加学术、严谨、创新。 中学生导师参与相关科研课题的精品班,可以让中学生更多地接触学科前沿,更好地训练学术能力,养成严谨的科研心态。 这些心态和能力一旦产生,是可迁移的,更有利于创新教研的举办,成就优秀班主任。
《光明晚报》(2022年9月13日第15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