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功率的估算公式
1.P=W/t主要适用于已知电能和时间求功率
3.P=U^2/R=I^2R主要适用于纯内阻电路
通常用于并联电路或电流和内阻中有一个变量求解电功率
4.P=I^2R主要用于纯内阻电路通常用于串联电路或电压和内阻中有一个变量求解电功率
5.P=n/Nt主要适用于有电能表和挂钟求解电功率
t-----用家电单独工作的时间,单位为小时
n----用家电单独工作t时间内电能表转盘转过的转数
N----电能表标牌上每消耗1千瓦时电能表转盘转过的转数
6.功率的比列关系串联电路:P/P'=R/R'P总=P'*P''/P'+P"并联电路:P/P'=R'/RP总=P'+P"
估算
⑴电阻R
①电阻等于材料内阻率除以(宽度乘以横截面积)R=ρ×(L/S)
②电阻等于电流乘以电压R=U/I③电阻等于电流平方乘以电功率R=U^2;/P
内阻:R=U^2/P
⑵电功是W
电功等于电压乘电流乘时间W=UIt(普通公式)
电功等于电功率除以时间W=Pt
电功等于电荷乘电流W=UQ
电功等于电压平方乘内阻乘时间W=I^2Rt(纯内阻电路)
电功等于电流平方乘以内阻再除以时间W=(U^2/R)×t(同上)
电功率P[3]
①电功率等于电流除以电压P=UI
②电功率等于电压平方除以内阻P=I^2*R(纯内阻电路,多用于串联电路)
③电功率等于电流平方乘以内阻P=U^2/R(纯内阻电路,多用于并联电路)
④电功率等于电功乘以时间P=W/t
5.电功率P=UI
注:当相同的阻值在同一电路中时,功率会弄成之前的四分之一。
⑷电热Q
电热等于电压平方乘内阻乘时间Q=I^2Rt(普通公式)
电热等于电压除以电流乘时间Q=UIt=W(纯内阻电路)
电热等于电流平方乘以内阻再除以时间Q=(U^2/R)t(纯内阻电路)
电热在通常情况下是等于消耗的电能的,前提条件是在纯内阻的用家电中。
所有公式
估算公式
⑴串联电路P(电功率)U(电流)I(电压)W(电功)R(内阻)T(时间)
电压处处相等I1=I2=I总
总电流等于各用家电两端电流之和U=U1+U2
总内阻等于各内阻之和R=R1+R2
分压公式:U1:U2=R1:R2
总电功等于各电功之和W=W1+W2W1:W2=R1:R2=U1:U2P1:P2=R1:R2=U1:U2
总功率等于各功率之和P=P1+P2
⑵并联电路总电压等于各处电压之和I=I1+I2
各处电流相等U=U1=U2
总内阻等于各内阻之积乘以各内阻之和R=R1·R2/(R1+R2)
总电功等于各电功之和W=W1+W2
分流公式I1:I2=R2:R1W1:W2=I1:I2=R2:R1P1:P2=R2:R1=I1:I2
总功率等于各功率之和P=P1+P2
⑶同一用家电的电功率
①额定功率比实际功率等于额定电流比实际电流的平方Pe/Ps=(Ue/Us)的平方
有关电路的公式
⑴电阻
R公式R=ρl÷S(横截面积)
ρ材料l宽度S面积有时还与气温有关
①电阻等于材料内阻率除以(宽度乘以横截面积)R=内阻率×(L÷S)
②电阻等于电流乘以电压R=U/I
③电阻等于电流平方乘以电功率R=U^2/P
⑵电功
W电功等于电压乘电流乘时间
W=U·I·T(普式公式,可用于非纯内阻电路)
电功等于电功率除以时间
W=P·T电功等于电荷乘电流;电功等于电压平方乘内阻乘时间
W=I×I·R·T(纯内阻电路)
电功等于电流平方乘以内阻再除以时间W=U^2/R×T(同上)
⑶电功率P
①电功率等于电流除以电压P=U·I
②电功率等于电压平方除以内阻P=I^2·R(纯内阻电路)
③电功率等于电流平方乘以内阻P=U^2/R(同上)
④电功率等于电功乘以时间P=W/T
⑷电热Q
电热等于电压平方乘内阻乘时间Q=I^2R·t(通用公式,可用于非纯内阻电路)
电热等于电压除以电流乘时间Q=U·I·T=W(纯内阻电路)
估算公式我们晓得功率的估算公式是
,电功率也可以式估算。
[4]另外,此公式还可以按以下步骤变为:
W=Pt=IUt
两种公式都可使用,但必须注意条件。
(P:电功率;W:电功;t:时间;U:电流;I:电压)
为了让朋友们在高考中取得更好的成绩,下边查字典化学网为你们整理了高考数学备考要点:平均速率与平均速度的区别,希望对朋友们有所帮助。
平均速率与平均速度的区别
平均速度不是平均速率。平均速度是物体通过路程与它通过这段路程所用的时间的比值,它是标量。
(当是单方向直线运动时,平均速率在数值上等于平均速度[1]。)
平均速度是路程与时间之比值,比值不能评判,通常情况下不等于平均速率的大小。
比如一个物体围绕一个圆周运动一周,花的时间是t,平均速度是2πr/t,而平均速率为0。
具体的说,平均速率指的是你所选取的时间内物体位移的速率,而在前面的反例中,t秒后此物体已返回原地,所以它的位移为零,平均速率大小亦为零。
以上内容是小编为你们整理的高考数学备考要点:平均速率与平均速度的区别,你们仔细阅读了吗?想了解更多相关学习资料,敬请关注查字典化学网。
哪些是杠杆原理
杠杆原理称作“杠杆平衡条件”。要使杠杆平衡,作用在杠杆上的两个转矩(力与力臂的乘积)大小必须相等。即:动力×动力臂=阻力×阻力臂。
阿基米德在《论平面图形的平衡》一书中最早提出了杠杆原理。他首先把杠杆实际应用中的一些经验知识当成“不证自明的公理”,之后从那些公理出发,运用几何学通过严密的逻辑论证,得出了杠杆原理。那些公理是:
(1)在无重量的杆的两端离支点相等的距离处挂上相等的重量,它们将平衡;
(2)在无重量的杆的两端离支点相等的距离处挂上不相等的重量,重的一端将下倾;
(3)在无重量的杆的两端离支点不相等距离处挂上相等重量,距离远的一端将下倾;
(4)一个重物的作用可以用几个均匀分布的重物的作用来取代,只要重心的位置保持不变。相反,几个均匀分布的重物可以用一个悬挂在它们的重心处的重物来取代
(5)相像图形的重心以相像的形式分布
正是从那些公理出发,在“重心”理论的基础上,阿基米德发觉了杠杆原理,即二重物平衡时,它们离支点的距离与重量成正比。
杠杆的支点不一定要在中间电压电流功率计算公式及单位,满足下述三个点的系统电压电流功率计算公式及单位,基本上就是杠杆:支点、施力点、受力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