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面镜成像、光的反射实验专题如图所示,小明在“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性”的实验中1.小明选择玻璃板取代平面镜进行实验的目的是以便确定像的位置;实验中应选较薄的玻璃板(选填“较厚”或“较薄”)2.在探究活动中对玻璃板放置的要求是竖直放置;若玻璃板没有竖直放置,观察到的现象是玻璃板前面的蜡烛与上面蜡烛的像不能重合。3.选择蜡烛A的要求是完全相同;选定两段完全相同的蜡烛的目的是为了比较像与物的大小关系。4.实验中使用刻度尺,是为了检测像与物到玻璃板的距离;5.移去旁边的蜡烛B,并在其所在位置上放一光屏,则光屏上不能接收到蜡烛烛焰6.小明将蜡烛渐渐远离玻璃板时,它的像不变(填“变大”、“变小”或“不变”).7.为易于观察,该实验最好在较黑暗环境中进行(选填“较明亮”或“较黑暗”);据悉,采用透明玻璃板取代平面镜,尽管成像不如平面镜清晰,但却能在观察到A蜡烛像的同时.也能观察到B蜡烛,巧妙地解决了确定像的位置和大小的问题。8.燃起A蜡烛,当心地联通B蜡烛,直至与A蜡烛的像完全重合为止,这时发觉像与物的大小相等;若直接将蜡烛置于尺子上进行实验,进一步观察A、B两支蜡烛在尺子上的位置发觉平面镜成像实验练习题,像和物的连线与玻璃板垂直.像和物到玻璃板的距离相等.9.为否认上述有关成像特性是否可靠,你觉得应采取下述哪一项操作?(A.保持A、B两支蜡烛的位置不变,多次改变玻璃板的位置进行观察B.保持玻璃板位置不变,多次改变A蜡烛的位置,当心地联通B蜡烛,直至与A蜡烛的像完全重合。
10.观察者看见玻璃板前的蜡烛A,是因为光的直线传播,见到玻璃板后的蜡烛B实际是因为光的折射而成的实像,见到玻璃板前蜡烛反射而成的实像。11发觉两个几玻璃板的两个面反射产生两个像。这两个像的宽度为两倍玻璃板的距离。12.实验应当选用较薄(选填“厚”或“薄”)的玻璃板,这是为了使玻璃板两个面反射成的像尽量重合,以便确定像的位置。13.当把B蜡烛移到A蜡烛的像所在的位置时,无论如何沿水平桌面联通蜡烛B蜡烛的像完全重合,最有可能的诱因是玻璃板没有竖直放置。耳朵(选填“光的反射所产生的实像”、“光的折射所产生的实像”或“蜡烛B本身”)。14.在找寻A蜡烛的像的位置时,双眼应当在蜡烛A“A”或“B”)这两侧观察,联通玻璃板后的蜡烛B,使它与蜡烛A在玻璃板中所成的像重合;假如将燃起的蜡烛A远离玻璃板,则像将远离玻璃板.15.怎么证明像的大小与不随物体到镜面的距离而改变?将蜡烛紧靠(或远离)镜面,联通前面的蜡烛,总能与像重合,说明像的大小不随物体到镜面的距离而改变。16.如何证明成的是实像?在像的位置放一个光屏,光屏上不能承接到像,说明成的是实像17.实验中为何要改变燃起蜡烛A的位置多次实验?防止实验推论的碰巧性,便于得到普遍规律。
18.实验推论是哪些:平面镜所成的正立等大的实像,像与物的连线与镜面垂直,像与物到镜面的距离相等.若用棋子做实验,不足是哪些?棋子不是光源,成像不够明亮怎么改进?用手探照灯点亮棋子大小相等。20.一组朋友在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性时,将燃起的蜡烛A置于玻璃板的两侧,听到玻璃板后有蜡烛的像。(1)此时用另一个完全相同的蜡烛B在玻璃板后的纸面上来回联通,发觉未能让它与蜡烛A的像完全重合(图甲)。你剖析出现此类情况的诱因可能是玻璃板没有鼠辈放置。(2)解决前面的问题后,蜡烛B与蜡烛A的像才能完全重合,说明像与物大小相(3)图乙是她们经过三次实验后,在白纸上记录的像与物对应点的位置。她们下一步应当如何借助和处理这张“白纸”上的信息得出实验推论应点,判定像与物的连线与镜面是否垂直;分别检测两点到镜面的距离,判断像与物到镜面的距离是否相等。(或将纸沿镜面所在位置对折,判定像与物两点是否重合。)(4)她们发觉,后面一组朋友是将玻璃板和蜡烛置于方格纸上进行实验的。你觉得选择白纸和方格纸哪种做法更好?说出你的理由:方格纸。可以直接在纸上判定像与物之间的位置关系。21.在进行光学实验的探究过程中:(1)小明朋友用如图所示的装置,研究光的反射规律,其中有一个可折转的光屏,这个光屏在实验中的作用一是显示光的传播路径,另一个重要作用是探究反射光线、入射光线、法线是否共面。
22.如图所示,是陈涛朋友探究光的反射规律的实验.他进行了下边的操作:(1)如图甲,让一束光贴着纸板沿某一个角度射到0点,经平面镜的反射,沿另一个方向射出,改变光束的入射方向,使i减少,这时r跟随降低,使i减小,跟随减小,r总是等于i,说明反射角等于入射角(2)如图乙,把半面纸板NOF往前折或向后折平面镜成像实验练习题,这时在NOF上看不到反射光线说明反射光线、入射光线、法线在同一平面内。(3)假如让光线逆着OF的方向射向镜面,会发觉反射光线顺着OE方向射出,这表明在反射现象中,光路是可逆的23.不仅平面镜外生活中也常用到凹面镜,右图是一束平行光射到凹面镜上的传播情况。(1)由图中光路可知,凹面镜对光线起到会聚作用。(2)如今有一点光源,若要借助凹面镜获得平行光,应把点光源置于焦点F,根据的原理是在反射现象中,光路是可逆的。(3)请你按照凹面镜对光的作用另举一个应用凹面镜的实例:太阳灶、手探照灯的反光镜。24.在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性”的实验中:(1)在玻璃板上面放置一支燃起的蜡烛,再拿一支没有燃起的相同蜡烛,在玻璃板前面联通,直至跟上面那支蜡烛的像完全重合.若用光屏替换玻璃板前面的蜡烛,在玻璃板前面观察光屏,不能观察玻璃板前燃起蜡烛的像(选填“能”、“不能”)。
(2)记录了如下实验数据第一次第二次物距/cm12.015.0像距/cm12.015.0像与物大小比较实验表明,像与物体的大小相等。像到平面镜的距离等于物体到平面镜的距离。25.图中是探究平面镜成像特性的实验装置。(1)用玻璃板取代平面镜,主要是借助玻璃板透明的特征,以便确切确定像的位置;(2)若果有3mm厚和2mm厚的两块玻璃板,应选择2mm璃板做实验;(3)假如玻璃板没有放正,将对实验形成哪些影响?联通玻璃板前面的蜡烛,难以与上面蜡烛的像重合。(4)使燃起的蜡烛在两个不同的位置,分别测出物距和像距相等的两组数据,得出实验推论之一:“像距与物距相等”。你觉得这些技巧是否合理?能。理由是由于两次实验中像与物到镜面的距离都相等。26.孙悦朋友在探究平面镜成像特性时,是按如下实验步骤进行的:a.将燃起的蜡烛置于竖直放置的玻璃板前,如图所示b.将光屏放在像的位置,不透过玻璃板,直接观察光屏上有无像c.将另一支完全一样的蜡烛燃起放在像的位置,观察像与蜡烛的大小关系d.用尺子检测出蜡烛和像到玻璃板的距离请你针对孙悦朋友的实验回答下述问题:(1)孙悦朋友为何选用玻璃板而不选用平面镜?以便确切确定像的位置,比较像与物的大小。
(2)孙悦朋友的实验操作中有一处显著错误,请你强调来并说明正确做法。上将另一只“蜡烛”点燃错误,应改为不燃起。27.某同事在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性”的实验中,选用了两只同样的蜡烛,玻璃板等器材。(1)实验时,取一支燃起的蜡烛A作为研究对象,另一支蜡烛B的作用是易于准确确定像的位置,比较像与物的大小。某同事发觉见到蜡烛A的像不清晰,于是他将蜡烛B也燃起,拿来降低像的照度。他这样做不能(填“能”或“不能”)使听到的像更清晰。(2)请在图中画出一条耳朵能看见蜡烛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