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绝对湿度φ:某温度下,样品空气中水蒸气实际含量,叫做绝对湿度。
B:饱和湿度Φ:在某温度下,样品空气中所能容纳的水蒸气的最大值(超过这个量,就发生结露现象,在墙壁上就会有水珠出现),叫做饱和湿度。
饱和湿度、绝对湿度的大小和取样多少有关,通常没什么实际意义,因此引入相对湿度。
C:相对湿度α:某温度下样品的绝对湿度与该温度下的饱和湿度的比值(和样品多少无关,能够客观衡量湿度的大小),定义为相对湿度。
α = (φ/Φ)×100%
1、α =0,空气完全干燥,不含水。
2、α =100%,饱和状态。
空气中的含水量和温度有关,温度越高,能容纳的水蒸气也越多。
湿度(RH%)及计算公式:一、湿度定义在计量法中规定,湿度定义为“物象状态的量”。日常生活中所指的湿度为相对湿度,用RH%表示。总言之,即气体中(通常为空气中)所含水蒸汽量(水蒸汽压)与其空气相同情况下饱和水蒸气量(饱和水蒸气压)的百分比。 二、湿度测量方法湿度测量从原理上划分有二、三十种之多。但湿度测量始终是世界计量领域中著名的难题之一。一个看似简单的量值,深究起来,涉及相当复杂的物理—化学理论分析和计算,初涉者可能会忽略在湿度测量中必需注意的许多因素,因而影响传感器的合理使用。 常见的湿度测量方法有:动态法(双压法、双温法、分流法),静态法(饱和盐法、硫酸法),露点法,干湿球法和电子式传感器法。三、绝对湿度和相对湿度、露点湿度很久以前就与生活存在着密切的关系,但用数量来进行表示较为困难。对湿度的表示方法有绝对湿度、相对湿度、露点、湿气与干气的比值(重量或体积)等等。 绝对湿度是指每立方米的空气中含有水蒸气的质量。 相对湿度(Relative Humidity,缩写为RH)是指水蒸气在空气中达到饱和的程度,饱和时为100%RH。当绝对湿度不变时温度越高相对湿度越小。当空气中的含水量没有达到饱和状态,实际含水量与饱和含水量的比值就是相对湿度。相对湿度达到100%,水就不会再自然蒸发了。温度不同,饱和水量也不同,温度越高,容纳的水越多,温度降低了,空气中不能容纳原来那麽多的水了就会出现结露。 凝露是当空气湿度达到一定饱和程度时,在温度相对较低的物体上凝结的一种现象。 湿度是普遍存在的,而凝露只是湿度达到一定程度时的一种特殊现象。四、相对湿度RH%的计算公式计算相对湿度可按照下述公式:
其中的符号分别是:ρw – 绝对湿度,单位是克/立方米
ρw,max – 最高湿度,单位是克/立方米
e– 蒸汽压,单位是帕斯卡
E– 饱和蒸汽压,单位是帕斯卡
s– 比湿,单位是克/千克
S– 最高比湿,单位是克/千克 相对湿度小于30%为低气湿。低气湿低温时可加速机体散热,此时人体中的热辐射被空气中的水蒸气吸收,人感到寒冷,引起毛细血管收缩,皮肤苍白,人体代谢降低,组织内血液循环和细胞代谢发生障碍,引起组织营养失调,发生冻伤。当室内相对湿度小于10%~15%时,空气干燥,使鼻腔、气管、支气管黏膜脱水,弹性降低,黏液分泌减少,纤毛运动减弱,抵抗力降低,使吸入的尘埃累菌不能很快被清除出支,容易诱发和加重呼吸系统疾病。干燥的空气还会导致表皮细胞脱水,角化加快,皮脂分泌减少,导致粗糙起皱、开裂。此外,空气过于干燥还将促使尘土飞扬,使人们的生活条件恶化。 在干燥季节,白喉、流感、百日咳、脑膜炎等疾病的发病率也显著增高,哮喘、支气管炎的发作次数明显增加。其主要原因是干燥空气使流感病毒和致病力很强的革兰氏阳性病菌繁殖速成度加快,并随粉尘扩散,引起疾病流行。 在室温比较适中时,相对湿度的变化对人体的影响比较小。当温度为15。5度时,相对湿度改变50%,对人体影响仅相当于室内温度变化为1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