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本节课的教学设计,我主要关注以下四点。首先明确本章的复习目标并论证重点和难点。让学生明确本课的学习目标并加以认识。 1.掌握浮力的概念和产生的原因。 2.了解阿基米德定律的内容和探索过程。 3、物体浮沉情况的判断及应用。重点难点: 1、利用浮力解决实际问题。 2、浮力、压力和简单机械的综合计算问题。其次,按照教程训练完成3个测试点,并检查是否有差距。通过讨论、查课本,可以快速回忆关键知识。该环节的设计主要体现以学生为中心的复习思想,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自主、有目的地复习。测试点1:浮力的定义。浸入液体中的物体会受到液体对物体的向上力。 (1) 浮力方向:垂直向上 (2) 浮力测量:F float = G -F (3) 施力物体:液体和气体 测试点 2:阿基米德定律 1. 内容:浸入液体中的物体受到向上的浮力。浮力的大小等于排开液体的物体的重力。 2、数学表达式:F float = G 液体排放量 F float = m 排放量 g = ρ 液体 g V 排放量(行列式) 3、适用范围:液体和气体 4、影响因素:物体在液体中的浮力为与它浸入液体中的体积有关,也与液体的密度有关。测试点3:物体漂浮和下沉的条件: 漂浮:F 漂浮 > G 物体漂浮:ρ 液体 > ρ 物体下沉:F 漂浮 < G 物体悬浮、漂浮:F 漂浮 = G 物体下沉:ρ 液体 < ρ 物体悬浮:ρ液体=ρ物体浮力的计算一般可归纳为以下四种方法:①根据浮力产生的原因:F漂浮=F向上-F向下。该方法一般用于液体中具有规则形状和深度的已知物体。目的。
②根据阿基米德原理:F 浮子=G 排水=ρ 液体gV 排水。该公式适用于任何受到浮力的物体。计算时必须已知ρ液体和V行。 ③根据力的平衡原理:当悬挂在弹簧秤下的物体浸入液体中并静止时,分析该物体所受的力。物体受到垂直向下的重力和垂直向上的浮力和拉力。这三个力是平衡的,即G物体=F浮动+F拉力,由此F浮动=G物体-F拉力。 ④根据漂浮和悬浮的条件:F漂浮=G物体。该公式仅适用于计算漂浮或悬浮物体的浮力。使用上述公式计算浮力时,必须清楚地理解每个公式的物理意义和适用范围,并明确问题的已知条件。不要死记硬背公式或胡乱编公式。题型举例及基本解题方法 1、由F float = G - F - pull 求浮力。当物体的密度大于液体的密度,物体受到一个力的拉动而悬浮在液体中时,物体受到三个力的作用,这三个力在同一直线上平衡。应用公式为:F浮点=G物体-F--拉力,然后用F浮点=G物体-F--拉力求浮力。例1:弹簧秤下方挂有铁块。静止时贝语网校,弹簧刻度的读数为4N。当铁块半浸入水中时,弹簧刻度的读数为3.5N。此时,铁块所受到的浮力为。说明:以上题型是浮力问题中常见的题型。已知物体在空气中的重量为G,物体浸入液体中。弹簧刻度显示拉力 F 的数量。那么我们可以用F浮=G铁-F-拉力。浮力的大小。这是同一条直线上三个力的平衡问题。
2、用F float = ρ 液体gV 位移来确定浮力的大小。例2:体积相同的木球A、塑料球B、铜球都浸入水中,如图所示,则()A、A的浮力最大; B、B浮力最大; C、C球浮力最小; D. 三个球所受的浮力相同。分析与求解:根据阿基米德原理的表达式F float = ρ 液体gV 排出量,可知浮力F float 的大小仅与液体的密度ρ 有关。液体与物体排开的液体的体积V有关。 3、用F float = ρ 液体gV 位移计算浮力。例3:将一个体积为50cm3的物体浸入水中,它受到的浮力是多少?如果这个物体半浸在煤油中,它会受到多少浮力? (ρ煤油=0.8×103kg/m3)g为10N/kg解:(1)物体浸入水中时,V放电量=V物体=50×10-6m3F浮子=ρ水gV放电量=1.0×103kg/ m3×10N/kg×10-6m3=0.2N 答:当物体浸入水中时,所受到的浮力为0.5N;当物体半浸入煤油中时,所受到的浮力为0.2N。注:应用阿基米德原理 F float = ρ 液体 gV 位移计算浮力时,应注意以下问题: (1) 代入 ρ 液体时,应注意物体浸入何种液体中。浸入水中,应写为ρ水。并代入水的密度值。若浸入其他液体中初中物理浮力受力分析,则应代入其他液体的密度。
(2)V排是物体排开液体的体积,其大小不一定是物体的体积。当物体浸入液体中时,V行=V物体。当物体部分浸入液体中时,V行即为物体。 (3) V行的单位为m3,公式F float = ρ g中的字母均为国际单位。 4. 应用漂浮条件 F float = G 计算浮力 5. 应用阿基米德原理和浮沉条件求解浮力综合问题 总结浮力问题的一般解题步骤 1. 通过回顾浮力问题,明确研究对象问题并确定其状态。若物体浸入液体中,则V行=V物体;如果物体浮在液面上,则V行+V暴露=V物体,所以V行<V物体。 2、注重受力分析:分析研究对象的受力情况,画出受力示意图,并在图上标出已知力和未知力。 3、求解浮力问题时,要注意状态判断:对于涉及两种物理状态的浮力问题,往往需要分别对处于两种状态的物体进行受力分析。根据力平衡原理,列出两个方程。通过求解方程得到结果。当我看到视频回来时,我看了好几遍。我深刻认识到自己在教学中的不足。反思如下:首先,语言、仪容、语气平庸,没有节奏感,没有激发学生的兴趣和积极性。我认为在今后的课堂教学中,首先我们自己要变得更加积极主动,然后将这种激情传递给学生,共同营造更加活跃的课堂氛围。在知识和实例设计方面。复习的三个知识点主要以展示的形式展现在学生面前。
学生应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通过自己的辅导共同总结。在后续的样题展示中,要适当扣除之前中考的知识点和考点,让学生了解中考这部分的考点和题型。示例的展示必须具有针对性和代表性。在时间安排上,开头宽松,结尾收紧。学生的辅导知识点应在课后提前完成,这样可以节省一些上课时间,不留时间提出最后的综合分析题。通过这次课程录制,我学到了很多东西。如果我想成为一名优秀的老师,我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只有努力工作、学习、付出,我才能做得更好。浮力课程标准分析的教学内容在课程标准中的一级专题“运动与相互作用”中的二级专题“机械运动与力”下。通过实验探索,了解浮力的概念和成因。了解物体漂浮和下沉的条件。经历探索浮力大小的过程。了解阿基米德原理。浮力是初中物理力学部分的主要内容,一直被认为是初中的难点知识点。困难之一在于解决问题的逻辑复杂性。物理模型的建立和理解超出了学生的认知水平,使学生产生心理上的恐惧。新课程标准降低了这部分知识的难度,使这部分知识更贴近学生的实际生活,更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大大减轻了学生的负担。因此,掌握新课程标准是学生学好本章的关键。浅谈教材 1、教材要点:一是浮力;二是浮力。第二,物体的浮沉;第三,浮力产生的原因。
2、教材的地位和作用:浮力本节内容的学习是在熟悉小学自然课和生活中漂浮物体所受浮力的基础上,对液体压力的综合应用经验,结合前面几节学到的知识。 、压力、二力平衡和二力合成等知识。本章的重点和重点——浮力的研究,为学习阿基米德原理和浮力的利用奠定了基础。浮力知识对于人们的日常生活、生产技术和科学研究具有广泛的现实意义。 3、教学目的:根据教学大纲的要求,通过本课的教学,使学生了解什么是浮力以及浮力的方向,了解浮力产生的原因,了解物体的浮沉情况。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实验操作能力、分析概括能力、演绎推理能力。还要培养学生探索求真知的精神,从实践的角度教育学生。 4、教学重点和难点:浮力的概念贯穿本章始终,与人们的生活密切相关,因此浮力概念的建立是本课的一个重点。研究物体浮沉的原因和浮力的产生,需要综合运用旧知识来解决新问题。因此,对理论分析和推理论证能力的要求提高了。而初中生则注重对直观现象的具体、生动的思考来获取知识。因此,这两个知识点既是本课的重点,也是难点。培养学生的多种能力也是本课的重点,这是现代教学对素质教育的要求。学生分析:所教班级属于一所农村中学。大多数学生学习积极性较高,有正确的学习态度,有良好的学习习惯,但缺乏探索和研究问题的能力。
浮力现象是学生在生活中熟悉的,也是他们容易感兴趣的现象。在教学中,应注意培养学生对物理的兴趣,充分发挥演示实验的作用,迎合学生的物理兴趣。针对他们好奇、好动、强烈的心理特点,调动他们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15岁左右的初中生思维方式需要从形象思维逐渐过渡到抽象思维。因此,在教学中,应注意积极引导学生运用所掌握的基础知识,通过理论分析和推理判断来获取新知识,培养抽象思维能力。 。当然这个过程还是需要建立在一些感性认识的基础上,可以通过实验来增强直觉和形象,让学生能够理解和掌握。 1 物体浸入液体中所受到的浮力取决于()。 A. 物体的体积和液体的密度 B. 物体的密度和物体浸入液体中的深度 C. 物体浸入液体中的体积和液体的密度 D.物体浸入液体中的质量、体积、深度和形状等因素 2 a 体积 300 cm3 的物体浮在水面上。其体积的2/3在水面之上。它受到的浮力是多少? (g为10N/kg) 3.将两个相同重量的实心铁球和铝球浸入水中。他们所受到的浮力 ( )。 A. 相等 B.铝球比铁球大C.铝球比铁球小D.浮力等于重力4.如图所示,体积相同的铅球、铁球、铝球不同密度的浸入水中的深度不同,则 () A. 铝球受到的浮力最大,因为它浸入液体的深度最大 B. 铅球受到的浮力最大初中物理浮力受力分析,因为它的浮力最大密度C.铅球、铁球、铝球所受到的浮力相同D.判断因素太多5.图为湖南师范大学学生发明的水上自行车。车下固定有五个充气气囊。每个气囊的体积为3.0×10-2m3。水上自行车的总体积是已知的。质量为25kg,不包括浸入水中的轮子的体积。 (g为10N/kg) (1)当自行车停放在水面上且无人骑车时,气囊排开的水的总体积是多少? (2)当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