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物理必考知识点汇总(完整详细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考物理必考知识点汇总(完整详细版).doc(62页珍藏版)》请到七彩学科网搜索。
一、高中物理知识点总结 一、力的物体的平衡 1、力是一个物体对另一个物体的作用,是物体变形,改变运动状态(即产生加速度)的原因。力是一个矢量。 2、引力 (1)引力是由地球对物体的吸引力引起的。注意,引力是由地球的吸引力引起的,但不能说引力就是地球的吸引力。引力是万有引力的一个分量,但在地球表面附近,可以认为引力近似等于万有引力 (2)引力的大小:在地球表面G=mg,在地面以上高度h处G/=mg/,其中g/=R/(R+h)2g (3)引力的方向:垂直向下(不一定指向地心)。 (4)重心:重力的合力作用于物体各部分的作用点。物体的重心不一定在物体上。 3.弹力 (1)产生原因:因为受弹性变形的物体,有恢复变形的趋势
2、由势能产生。(2)产生条件:直接接触;弹性变形。(3)弹力方向:与物体变形方向相反。接受弹力的物体为引起变形的物体,施加力的物体为受变形的物体。点面接触时,垂直于表面;两曲面接触(相当于点接触)时,垂直于通过接触点的公切平面。绳子的拉力方向始终沿着绳子,指向绳子收缩的方向,轻绳上的拉力处处相等。轻杆既能产生压力,又能产生拉力,方向不一定沿着杆子。(4)弹力的大小:一般要根据物体的运动状态,利用平衡条件或牛顿定律来求解。弹簧力可用胡克定律求解。胡克定律:在弹性极限范围内,弹簧力的大小与弹簧的变形量成正比,即F=kx。k为弹簧常数,只与弹簧本身的因素有关。
3.单位为N/m。4.摩擦(1)产生摩擦的条件:接触物体间有压力存在;接触面不光滑;接触物体间有相对运动(滑动摩擦)或有相对运动的趋势(静摩擦)。这三点缺一不可。(2)摩擦方向:沿接触面切线方向,与物体相对运动或相对运动趋势的方向相反,可以与物体运动方向相同,也可以相反。(3)静摩擦方向的判定方法:假设法:首先假设两物体的接触面是光滑的。此时,如果两物体彼此不发生相对运动,说明它们原本没有相对运动的趋势,也就没有静摩擦力;如果两物体彼此发生相对运动,说明它们原本有相对运动的趋势,而原来的相对运动趋势的方向与假设接触面光滑时的相对运动方向相同。然后根据静摩擦力的方向与物体相对运动趋势的方向相反这一事实,确定静摩擦力的方向。
4、静摩擦力的方向。平衡法:静摩擦力的方向可根据二力平衡条件确定。 (4)大小:先确定是何种摩擦力,再根据各自的定律分析求解。 滑动摩擦力的大小:用公式f=FN进行计算,式中FN为物体所受的法向压力贝语网校,不一定等于物体的重量,甚至可能与重力无关。或根据物体的运动状态,用平衡条件或牛顿定律求解。 静摩擦力的大小:静摩擦力的大小可在0~f max之间变化,一般应根据物体的运动状态,用平衡条件或牛顿定律求解。 5、物体的受力分析 (1)确定所要研究的物体,分析周围物体对其的影响。不要分析物体对其他物体所施加的力,不要误认为作用于其他物体的力是通过“力的传递”作用于物体的。 (2)按“
5、按顺序分析“性质力”。即按照重力、弹力、摩擦力等力的顺序进行分析。不要把“作用力”和“性质力”混为一谈,反复分析。“性质力”和“作用力”是两种不同的力的分类方法。作用力是从力的作用来定义的,而性质力是从力本身的性质来定义的。例如“弹力”就是一种性质力高考物理知识点归纳,它的定义是从“变形”、“恢复原状”和“产生的力”来定义的。它既是弹力产生的过程,也是弹力的性质,它根本没有作用的痕迹。不能因为“弹性”就说它有力,而作用力可以这样说:因为它是使物体运动的力,所以叫“力”;因为物体力的作用是使物体相互吸引,所以叫“引力”;因为它对平面有压缩作用高考物理知识点归纳,所以这种力叫“压力”。再比如,“摩擦”是一种性质力,其定义中却没有“摩擦”的痕迹,而是“滑动摩擦”
6、“摩擦力”、“滚动摩擦力”和“静摩擦力”都是有效力,因为力“滑动”和“静”的作用力在字面意义上已经存在了。还有一点,除了重力之外,其他性质力的概念比较宽泛,一般都包括几种常见的有效力,作用力可以由某种性质力来承担,但不能说任何作用力都包含某种性质力。高中只讲了六种性质力:“重力、弹力、摩擦力、分子力、电场力、磁场力”。除这些之外,题中力都是有效力。 (3)如果一个力的方向很难确定,可以采用假设法进行分析。首先假设这个力不存在,想象所研究的物体会如何运动,然后考察这个力应该朝哪个方向运动,物体才能满足给定的运动状态。 6.力的合成与分解(1)合力与分力:如果一个力作用于一个物体,所产生的效果,和几个力的综合作用所产生的效果相同,则这个力叫几个力的合力,几个力叫这个力的分力。(2)力的合成与分解的基本方法:平行四边形法则。(3)力的合成:求几个已知力的合力,叫力的合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