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江西高考,文理科状元巧合地都来自同一所学校——江西科技中学。
其中文科第一名是张洋,成绩是684分!
理科状元:乐文涛694分!
两位候选人已经很优秀了,但是评论区的江西表姐却似乎不太满意:
“没有人得分超过700分吗?”
“和去年的高考状元比起来,这不算什么。”
我查了一下去年高考的新闻,才明白网友们的“凡尔赛”:
2023年高考,来自江西南昌二中的杨益明取得了726分的好成绩,其中数学、综合理科满分!
凭借这一成绩,杨益明不仅成为江西2023年高考理科状元,还创下了高考恢复以来江西理科高考最高分!
清华大学和北京大学招生办公室第一时间联系其家人,询问其报考意愿。
各路媒体争相采访他,想要知道这位射手高分的秘诀。
优等生的辅导:贴心陪伴的家长和学习氛围
都说良好的家庭教育环境更容易培养出优秀的孩子,杨一鸣的家庭教育也不例外。
据悉贝语网校,他的父母均为江西财经大学的教职工,母亲更是该校的教授。
在这样的书香环境中长大,杨益明从小就养成了良好的学习习惯,在江西财经大学图书馆里,总能看到他静静地学习、博览群书的身影。
另外,他会主动把自己的错误全部记在笔记本上,绝不放过任何一个错题,直到掌握为止。
随着暑假的到来,很多家长都会帮孩子制定假期计划,网上也有很多这方面的攻略湖北理科状元,比如下面这个广为流传的暑假计划,详细的安排精确到每一刻钟该做什么。
的确,如果孩子真的能够按照这个计划来做的话,那么在新学期里他领先其他孩子一步是没有问题的。
然而,又有多少孩子真正能够做到呢?
人性都是懒惰的,单纯靠严格的计划来培养孩子的自律性是行不通的。杨益明的父母说,他们从来不给孩子设定每天的学习任务,而是把自己的学习经验潜移默化地传递给儿子。
比如杨一鸣的父亲就经常把课余时间泡在图书馆,久而久之就影响了儿子的学习习惯。
教育部原部长陈宝生表示:
热爱学习的父母不会养出讨厌学习的孩子;
从不学习的父母不会养育出有上进心的孩子。
新华日报报道如下:
一位母亲为了带孩子去看展览,花了近半个月的时间准备演讲稿,让孩子更好地了解历史。
妈妈没带话筒,说话声音很低,六个孩子跟着她参观,从展厅门口的古埃及地图开始,她讲解着每一个展品、每一块展板,还加上了“法老的诅咒”“法老的传奇一生”“木乃伊的制作方法”等等。
孩子们听得很感兴趣,也有很多游客过来跟随她看展览。
据说她还特意制作了请柬,写上自己的名字,让女儿转交给自己的朋友们,邀请他们前来聆听。
小孩子都觉得很有趣,妈妈特别高兴,说:
“我觉得博物馆的学习就应该是这样的,激发孩子们的好奇心和求知欲,让他们去探索更多的东西。而我也学到了很多知识。”
孩子是天生的模仿者,善于模仿父母的一举一动。
如果父母总是手里拿着手机,就等于在默默地告诉孩子,玩手机比学习更重要。
如果父母常常读书,孩子就会潜意识地觉得读书是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如果父母致力于终身学习,他们就可以为孩子营造学习的氛围。
言传身教、以身作则才是最有意义的教育方式。
尖子生的论文:文笔优雅,字迹漂亮
记者在杨一鸣家中采访时,其高三那年的综合考试答题卡也被曝光。
字迹工整,排版清晰,实在令人赏心悦目。
在做诗歌鉴赏、现代文阅读题时,他能根据题目要求,有理有据地作答,答案排列整齐,字迹工整。
批改试卷的老师一看就知道这个学生很优秀。
我们来看《创造无限可能的未来,选一隅山水写人生》这幅作品,很多人会用“光阴似箭”“转眼即逝”等常见词语来形容时间的流逝,而杨一鸣却用了“星辰霜华转瞬即逝,而时间却永不停歇”这样的句子。
多数人可能会用“把握机遇”或“时不我待”来表达自己的看法,但杨一鸣却用“看万千星辰,把握人生无限可能”和“静待风起,俯视山河”来表达。
据杨一鸣的班主任沈老师介绍,杨一鸣的作文时常展现出深厚的文学功底,他还曾荣获第十九届“叶圣陶杯”全国中学生新作文大赛决赛一等奖。
从每张答题纸上,我们都能看出杨一鸣的两个特点:优秀的书法练习和阅读习惯。
郭沫若曾在《人民教育》杂志上撰文写道:
“要培养中小学生写好字,不一定每个人都是书法家,至少要按照规范来写,写得比较端正、干净。养成这样的习惯的好处是,可以让人细心,容易集中注意力。做事急躁,容易出错。”
尤其是现在考试都采用“电子阅卷”的方式,写字好的孩子就更有优势。
当考官看到两张整洁程度不同的试卷时,一定会在整洁的试卷上多花几秒钟的时间,而字迹凌乱的试卷则很容易被考官扣1-5分,因为根本无法辨认。
我身边的家长经常抱怨孩子写字粗心,其实根本原因还是习惯问题。千万不要小看书法练习,练好书法不仅能帮助孩子考试拿高分,练习书法的过程也能磨练孩子的耐心。
如果你的字迹流畅,并且一次性完成,没有过多的修改,你将大大减少粗心大意的错误。
养成读书的习惯固然重要,董卿曾因在《朗读者》节目中的表现,被网友评为“有文化、有气质的人”国民女神。
作为主人,她大方亲切,稳重端庄,一颦一笑都透露着她的得体与优雅。
董卿的形象无疑是优秀的,但真正让她得到观众认可和信任的,还是她自身气质中散发出来的成熟感。
早在董卿上中学的时候,父母就给她列了一个书单,包括《红楼梦》《基督山伯爵》《简爱》《茶花女》等中外名著,董卿三五天就能看完一本。
读书的习惯一直延续到现在,即使工作很忙,董卿每天也会保证看书一小时。
这颗精致的诗歌之心,这颗高雅的气质,都是在平日的读书中培养起来的。
读书、练书法……那些闪闪发光的孩子都是一系列良好习惯的总和。
比起无休止的补习班,培养习惯才是拉开孩子差距的关键!
优等生的志向:放弃清华北大,选择国防科技大学
俗话说:三分考试,七分申请,填写申请表关系到学生的未来和发展。
杨一鸣的成绩一出,清华大学和北大都向他伸出了橄榄枝,但杨一鸣的选择却让人意外。
面对众多的好学校,杨一鸣欣然选择了有“军工清华”之称的985名校国防科技大学。
杨爸爸为儿子解释道:
“我们支持一鸣的选择,他从小就有爱国心,立志强军兴国。”
很多参加了高考的孩子,进入大学之后湖北理科状元,都会经历一段迷茫期。
别人熬夜玩游戏,我也玩游戏;别人翘课逛街,我也翘课逛街。
这些孩子不知道上大学的意义,看不到自己未来的方向,四年下来,只能随波逐流。
而缺乏未来规划的背后,其实是孩子缺乏“志向教育”。
浙江乡村医生蔡小万有六个孩子,其中五个都被他培养成了医生。他最小的儿子也拥有中国科技大学的硕士学位。当地人称他为“天才魔术师”。
蔡小万用十二个字概括自己的教育经历:早期教育、从小立目标、培养自学能力。
他认为,义务教育阶段,学习只有在老师的督促下才能完成,人们就像羊群一样,没有思想,盲目跟风。
但在这个世界上,真正能够成功的人往往不会随波逐流。
他们有自己的想法和见解,这使得他们能够从人群中脱颖而出。
在学习知识之前,蔡小万教给孩子们的第一课就是如何做一个诚实、善良、自立的人。
虽然生活清贫,但他在家里会进行许多有趣的活动,比如把床当成乒乓球台,举行学习比赛,带孩子出去旅游看世界。
他千方百计地帮助孩子们在求知的艰辛中树立人生志向。
优秀父母给予孩子的教育,不仅是细节处的体贴与关怀,更是指引方向的“志向教育”。
《父母的觉醒》一书中写道:
“每个孩子都有成为优秀人的潜力,只是父母在日常生活中教育孩子的方式不同,才赋予了他们不同的人生。”
想要成为尖子生,努力和运气、奋斗和天赋、资源和背景都很重要。
但最重要的是父母和家庭能够为孩子提供学习和卓越的沃土,让他们从幼苗成长为参天大树。
树立榜样,向他们展示习惯的力量、陪伴的温暖以及计划的重要性。
这世上没有天生优秀,只是父母与子女手拉手,披荆斩棘,架桥渡河,最终共同见证奇迹。
点亮[观看]
谢谢大家看完文章,我为此感到自豪,最近微信推送机制又变了,很多读者表示总是错过推送,找不到我们,所以小新老师呼吁大家“star”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