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分钟经济学》是复旦大学经济学院寇宗来教授推出的一系列经济学著作,旨在用通俗易懂的语言、丰富的案例讲解经济学的思维逻辑和分析方法。
概括
本次演讲录音分享了一些在教授一般经济学课程方面的经验。
1. 当经济学遇见通识教育
1.什么是经济思维?
为了帮助学生掌握经济学思维,首先要明确什么是经济学。按照新古典经济学教科书的定义,经济学是一门探讨如何有效配置稀缺资源的社会科学。在探讨稀缺资源有效配置的决策问题时,不可避免地会涉及成本效益分析。
从数学角度看,经济问题可以等效地表述为“约束优化”。也就是说,要讨论经济问题,首先要了解行为者的目标(目标函数)是什么,有哪些约束条件。资源的稀缺性就体现在约束条件中。这里,我们看到了“经济帝国主义”的开始,因为任何人的选择问题,只要能归结为“约束优化”问题,都可以理解为经济问题。
经济学中有一个重要的概念:均衡。比如在某个价格下,某种产品的需求量恰好等于供给量,即供需均衡。经济学思维的长处之一就是一般均衡分析,即我们在思考和决策时,不能只考虑局部和短期效应,还要用长远和普遍的眼光来看待问题。
经济学强调激励的作用。首先,亚当·斯密提到的市场机制或者说看不见的手,是最强大的激励机制,会自动引导资源流向更有效率的地方。为什么会这样呢?人都是趋利避害的,就像水往低处流一样。斯密所体现的“看不见的手”原理最令人钦佩的地方,就是每个人都追求自己的利益,但最终都会得到对社会最有利的结果。
当然,现实不一定如此。自由市场竞争会导致一系列人们认为不好的现象,比如严重的环境污染、巨大的收入差距等。需要强调的是,经济学家在使用“过度”和“不足”等术语时,一定是指着某个“比较基准”。在新古典经济学中,这个基准就是假设有一个全知全能、无私无我的社会计划者来做决策,决定社会最终会达到什么样的最优状态。如果市场结果与这个最优状态不同,就意味着资源配置存在扭曲。当出现扭曲时,我们当然会考虑能否通过政府干预来缓解这种扭曲。
要理解资源配置扭曲,我们可以采用外部性的概念。简单来说,如果一个人不对自己决策的成本和收益负责,就会产生外部性。看不见的手原理讲的就是没有外部性的状态。用自己的钱做自己的事,既注重成本,又注重收益,这是最好的。用自己的钱做别人的生意,会过于注重成本控制。用别人的钱做自己的事,会造成过度的铺张浪费。用别人的钱做别人的生意,很难预测结果会怎样。但考虑到做出好的决策是需要付出努力的,这本质上属于花自己的钱做别人的生意,其结果是不负责任的人会滥用“廉价的决策权”。
作为应对,一个办法是科斯办法,即明确产权,让决策者对自己决策的成本和收益负全部责任;另一个办法是庇古税收机制,比如要控制污染,就要对产生负外部性的污染者征税,通过这个经济杠杆减少污染。
刚才我们讲的都是激励,成本效益结构就是一种激励机制。不过,这里需要强调的一点是,在现实生活中,激励不能理解为纯粹的物质激励,因为还有精神激励,或者说激励可以分为外在激励和内在激励。我举一个著名的例子来说明,有时候过分强调物质激励可能会适得其反。
比如,考虑家长迟到接孩子放学的问题。简单的物质激励就是对迟到的家长进行罚款,以引导他们按时接孩子。然而,在以色列的一个实验室引入这样的做法之后,情况却截然相反。这是因为人们会把这种内在的心理成本外化为物质成本,这让他们迟到变得理所当然。所以通过这个例子,我们可以看到,除了物质激励,激励还可以包括心理激励。
罗素在《西方哲学史》中把哲学理解为神学与自然科学之间的无人区。经济学也是如此,只不过与哲学相比,经济学更接近自然科学,或者说是社会科学。熊彼特在《经济分析史》中提出,经济学史本质上是分析工具的历史,好的经济分析需要历史、理论、统计“三驾马车”。
任何问题都要放在特定的历史背景中去理解这个社会问题的重要性。林毅夫教授曾经提出一个很重要的观点:“什么样的问题才是重要的问题?重要的国家的问题才是最重要的问题。”所以,如果我们把这些问题放在特定的历史背景中去理解,问题本身就会更加清晰。
理论的重要性在于它能透过现象看本质。理论需要抽象,用奥卡姆剃刀去糟粕取精华,逐渐舍弃不重要、非本质的东西,直到舍弃任何一点都会“灾难性”的地步。没有理论支撑的经济分析必然是肤浅的,有了理论支撑,经济分析才能给人洞察力和远见。
经济分析的科学性依赖于理论命题的实证检验。有两点同样重要,第一,随着大数据和计算能力的提升,经济学家可以检验比以往更多的经济理论,这大大提高了经济分析的科学性。
但同时,我们也要清醒地认识到,经济学本质上是一门社会科学,而不是像物理学那样的自然科学。社会高度复杂,人们会通过学习和预期改变自己的选择和行为,因此不可能进行可控的实验。因此,我们必须保持警惕。如果一定要在经济分析中追求物理学的科学性,这本身就是不科学的。
2. 从经济学角度理解通识教育
在通识课的教学中,面对不同学术背景的学生,应尽量用通俗易懂的日常用语将经济学观点和研究内容讲清楚。另外,建议多引入案例,让学生有代入感,比如用一些大家都熟悉的历史案例,比如三国故事、西游记,或者生活中的例子,比如滴滴打车、京东、美团等。
在举例的时候,要特别注意提醒学生换个角度思考,因为经济学很多时候需要站在决策者或者供应商的角度而不是消费者的角度看问题。在滴滴打车的例子中,我会引导学生站在出租车司机或者政策制定者的角度去思考。如果你站在他们的角度,你会怎么做?为什么?这是最合理的做法吗?这样的思考方式会让学生更有参与感,对教学很有帮助。
由于通识教育的一个重要特点是涉及不同学科,所以我在举例时也会强调跨学科的有机融合。对于同一个经济现象,我会引导学生从不同学科的角度去思考,比如如何从历史或政治的角度去看待它。当然,这也对老师自身的知识背景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2.用古典文学解释经济学
这里列举几个在一般经济学课程中运用中国古代经典讲解经济学的例子。
1. 从比较优势理解“博学多识,志存高远”
“比较优势”是经济学中的一个重要概念。有一次,一位数学家问现代经济学的奠基人之一保罗·萨缪尔森,经济学中有哪些有趣而重要的概念。萨缪尔森首先想到的就是“比较优势”这个概念。
复旦大学的校训是“博学笃志,笃学深思”。在课堂上,我曾用比较优势的概念来解释“博学笃志”这句话的前半部分。首先,为什么要博学深思?从经济学的角度看,一个人可以自由选择学习什么,可以学数学、物理、戏曲或者语文。俗话说“学无止境”。但是,对每个人来说,一个重要的制约因素就是生命是有限的,也就是“人生有尽头”。这时候,我们就会面临如何在不同的专业领域选择自己的职业的问题。
在做出选择之前,如果每个人都掌握了完整的信息,清楚知道自己擅长什么、不擅长什么,那么选择的过程就不会那么困难。但大多数情况下,我们其实并不十分了解自己,知己知彼非常困难。因此,我们应该通过“博学”和在不断尝试各个专业领域的过程中,逐渐发现自己的比较优势,知道自己擅长什么,然后才能清楚知道自己觉得哪门学科比较容易学习。除了和自己比较,我们还要和别人比较学习这些学科的难度。只有和别人比较,我们才能发现自己相对擅长什么。有了这个比较优势,我们才能在未来的竞争市场中获得“绝对优势”。
一个人经过“博学”这个阶段,做过不同的尝试,知道自己喜欢什么、擅长什么,能够选择一个特定的方向,能够坚定自己的信念和志向,这就是“志向”。但是“博学”和“志向”之间有一定的张力,很多时候有些人就是“志向无远虑的人”。为什么有些人定下目标之后,总是坚持不下去呢?除了意志力薄弱,也可以说这个人一直在做自己不擅长的事情。所以,从这个角度来说,通过通识教育,让学生先“博学”,让他们发现自己的比较优势,然后才能“志存高远”。
2. 从外部性角度理解“提问与思考”
说完了“博学多识,志存高远”,我们再来看后半句“多提问题,多思考”。这又涉及到一个经济学概念:外部性。外部性是指一个经济主体的活动对他人或社会产生的影响。
有人会说“切”就是“渴望”的意思。一个人在学习的过程中,经常会遇到自己无法解决的问题。第一时间不假思索地向别人求助,看似很有道理,但我个人认为这不是最好的办法。
从经济学角度看,“切”字应该理解为“切中要害”。提问之前,一个人应该先思考,至少把自己的问题提炼成“切中要害”的问题,这就是“切问”。比如《林放问礼》,就问了一个连孔子都赞叹“好问题”的问题。
要知道,任何向别人提问的行为,都会占用别人的时间。但如果你提出一个好问题,可能会给别人带来启发,甚至提高他们对此事的理解。这类似于“互学互鉴”的过程。你的问题不仅对自己有益,对别人也有好处,给他人带来正外部性。
另一方面,如果提出的问题不是自己想透彻的,对别人来说,也只是纯粹浪费时间,相当于给别人带来了负面外部性。除了切中要害,“问问题”的另一层含义,是要切中要害,直指眼前的实际问题。既要志存高远,又要避免志存高远而才华横溢,这也是“思虑周密”的内在要求。
我再举一个用中国古文献解释经济学的例子,《道德经》说:“君子闻道而行,小人闻道,有时行,有时不行,小人闻道而笑贝语网校,不笑则非道。”我觉得这是对“企业家精神”最准确的描述。
人们常说企业家通过承担风险获得超额回报。这种理解既正确又错误。它是错误的,因为没有人真正因为风险而做某事。人们做某事是因为他们看到了机会。
没错。别人认为有风险的,正是“士官”的犹豫和“下士”的愚蠢,就是“士官”有机会通过“新组合”获得超额利润。比如马斯克的星链项目。在普通人眼里,这是一个超乎想象的风险的事情,但马斯克却因为觉得可行而去做了。他抓住的机会,就是别人眼里的风险。可见,创业的本质,在于人与人之间的认知差异。
3.用历史观察来解释经济学
众所周知,世界四大文明古国是古埃及、古巴比伦、印度和中国。其中,唯有中华文明延续至今,其他三个文明相继灭亡。虽然自秦汉以来,中华文明时常处于分裂状态,但纵观二十四史,我们不难发现,大一统始终是中华文明的主线,正所谓“分久必分,合久必分”。通常我们从历史或政治的角度来解读这一现象。从经济的角度,我们又该如何看待中华文明的大一统现象呢?
1.政治、军事领域的规模效应
经济学中一个重要的概念,就是著名的“胡焕庸线”,又称“瑷珲—腾冲”线。胡焕庸先生是我国著名的地理学家,他在总结我国人口分布格局后发现,如果把云南腾冲和黑龙江瑷珲用一条线连起来,全国国土面积可以大致分为两部分,全国约96%的人口集中在东南侧,只有4%集中在西北部。
同时,这条线与年降水量400毫米的等位线大体上重合,由于400毫米的年降水量大体上是干旱与湿润气候的分界线,这就意味着瑷珲—腾冲一线的西北部以游牧文明为主,而东南部则以农耕文明为主。
中华文明的基础是农耕文明,而农耕文明长期遭受北方游牧民族的入侵,冷兵器时代的游牧民族拥有强大的军事实力,中华文明要想抵御游牧民族的入侵而继续存在,就必须建立相应的国防力量。
从经济学角度看,国防是典型的公共产品,具有两大特点:非竞争性和非排他性。非竞争性是指使用人数的增加不会增加使用成本;非排他性是指一个人不能阻止该国其他人使用该产品。比如你的邻居有个孩子,国家没有增加一分钱的军费,你也不能阻止这个孩子享受国防带来的好处。所以,国防是公共产品。
那么,中华文明在哪些方面为国防付出了代价呢?流传至今的伟大工程之一就是长城。长城的本质是军事堡垒,修建长城的目的是为了抵御北方游牧民族的入侵,消除游牧民族在机动性方面的作战优势。长城东起山海关,西至嘉峪关,绵延数千公里,修建在险峻的山脊上,需要耗费大量的人力和物力。显然,只有大国才有可能建设如此大规模的国防基础设施,并达到建设的门槛。没有哪个小国能够承担得起如此规模的国防工程。
其次,发动任何战争都需要强大的后勤保障。中华文明与北方游牧民族对抗的战线,在瑷珲—腾冲一线,主要在华北、西北地区。中国的经济重心在历史上逐渐南移是在铁器出现之后。因为南方的土壤酸性、黏性大,铁器的出现可以在南方挖黏土。所以当铁器普及之后,南方的生产力就提高了,到宋代,中国经济重心的南移就完成了。此时,全国的粮食生产基地主要在江南地区,北方是军事要全面动员,必须“南运北运”,通过大运河把粮食运到北方,形成南北互补的公共风险管控体系。
现代经济学奠基人亚当·斯密在《国富论》中提到的“斯密定理”表明,国家财富的源泉在于劳动生产率的提高,而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则来自分工和专业化的发展。其实,我们可以进一步问磁通量怎么读,是什么导致了分工和专业化的发展?答案是市场规模和协调成本的高低。原因是当市场范围扩大时,市场可以容纳的行业类型就更多了。
比如,很难想象一个铁匠生活在一个只有十几户人家的小山村里。因为市场上的需求太小,铁匠会面临没有人买他铁的情况。但如果是在上海,情况就大不一样了。因此,在降低运输成本之后,国家可以在更大的市场内进一步细化分工。前面提到的南粮北运,也是在解决这个问题。最近国家倡导加快建设全国统一市场,也是在推动这种思路。
2. 规模经济与文本的“同一性”
除了劳动生产率的原因外,经济领域中的另一个原因就是规模经济。著名历史学家黄仁宇先生认为,治理黄河不是一个小国能够完成的事情。历史上,黄河曾数次改道,北流至天津入渤海,南至山东东营入黄海,还曾一度改道淮河入海,东西绵延数千公里。治理黄河所需的经济资源不计其数,如果治理活动没有以足够大的规模进行,无法获得足够的规模经济,根本无法实现。
既然讲的是规模效应,那就不得不说背后的文化基础。为什么中华文明早在秦始皇时期就实现了大统一,而欧洲大陆在罗马帝国覆灭后却难以再次统一?除了经济、军事,这不得不提到中华民族几千年智慧的结晶——汉字。
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阿克洛夫曾写文章讨论“认同”这个概念,人们普遍认为,语言是民族认同的一个非常重要的标志,使用同一种语言的人,就有同一种民族认同。
汉字是典型的象形字,可以音译成表音字、象形字和象形字。中国人去日本,会发现日本人的名字特别难记。比如,我们看到“弗朗西斯·福山”这个名字,就会把他的名字和“”这个读音联系起来。但在国际交流中,如果有人把“”这个字读出来,其实还是在说弗朗西斯·福山,只是我们不知道他是谁而已。象形字有助于形成大范围的身份认同。
比如,广东人与山东人,方言相差很大,双方都听不懂对方说什么。但即便如此,只要双方都把文字写下来,就能顺畅交流。这样的语言与科举制度相结合,会形成强大的文化向心力,为中华文明千年一统奠定坚实的基础。
罗马帝国时期使用的拉丁语是表音语言,罗马帝国灭亡后,不同地方逐渐在拉丁语基础上演化出不同的语言。有了方言,不同地方的人读法不同,就会逐渐演化出不同的语言,形成不同的民族认同问题,比如意大利语、西班牙语和法语。所以在表音语言的演化中,更容易区分。但汉字就不同,虽然完全看不懂,但写出来都是一样的,大家都认可汉民族的身份。这可以作为“中国一统千年”的解释。
四、用跨学科比较的方法解释经济学
知识的增长意味着学科的高度分化,造成了“各行各业如山”的局面。如今所谓的“博士”,不是因为“专长”,而是因为“专业化”磁通量怎么读,所以“博士”的真正含义是“专家”。虽然学科之间的壁垒会影响相互交流,但很多知识还是可以运用到其他领域的。在教学过程中,我经常引用其他学科的经典理论或研究成果,引导学生举一反三,更好地理解经济知识。
1. 如何理解勒夏特列原理
“勒夏特列原理”是经济学中一个特别重要的原理。具体来说,它是指当一个经济系统受到外生冲击时,一种相反的力量会自动产生来抵消冲击。有趣的是,这种抵消外生冲击的现象在不同学科中很常见。我将通过介绍其他学科中类似的现象或定理来加深学生对经济学的理解。
以勒夏特列原理为例,化学中有一个可逆反应,2NO2=N2O4,当压力增加时,两摩尔二氧化氮会转化成一摩尔四氧化二氮,这个衍生反应会抵消压力增加带来的影响。再如物理学中的“楞次定律”,当原磁场的磁通量增加时,感应电流的磁场与原磁场相反,抵抗磁通量的增加,抵抗磁通量的增加是响应磁场磁通量增加的外生影响的结果。
在经济学领域,勒夏特列原理的一个体现就是休谟提出的著名的“货币流动机制”。例如,假设英国和法国都采用金本位制,即该国生产的商品以该国持有的黄金来标价,同样的商品在英法两国以黄金标价时是等价的。此时,黄金作为货币,就起到了价值尺度的作用。
假设在某种意外情况下,英国从其殖民地缴获了一批黄金,带回国内。这种外生冲击直接导致英国持有的黄金增加。由于英国生产的商品数量没有变化,一单位商品对应的黄金量增加了,以黄金计价的商品就比以前贵了。当然,也变得比法国的同类商品价格贵。
显然,此时英国公民最明智的做法是从法国进口商品,减少国内购买。法国公民则反其道而行之。而由于英国公民进口法国商品,并使用黄金作为货币,导致黄金从英国流向法国。
由此可见,在外生冲击的影响下,英国持有的黄金增加,而由于金本位制下国内物价上涨,黄金流出到其他国家,部分抵消了外生冲击的影响。即使在现代浮动汇率制度下,类似的机制仍然存在。当情况发生变化时,勒夏特列原理本身不会失效,但其表现形式会发生变化。
2. 准确识别因果关系
经济学之所以被定义为社会科学,是因为其科学性很大程度上体现在对因果关系的识别上。需要注意的是,很多时候我们会把统计相关性,尤其是存在于时间上的相关性,误认为是因果关系。
一个典型的例子是,接种过疫苗的人死亡率更低。这个结论很容易忽略一个重要的现实问题:接种疫苗不是强制的,而是个人的选择。由于身体健康的人往往会选择接种疫苗,死亡率低的可能性之一就是他们原本就具有较高的身体素质。当然,这个例子只是用来说明内生选择的问题应该作为一个重要的考虑因素。当然,它也说明了强制接种和自愿接种之间可能存在的差异。
在识别因果关系的过程中,经济学中常用的两种方法是双差分和断点回归,这两种方法的核心是构造足够可靠的对照组。事实上,这两种方法在不同学科中被广泛使用。在一本著名的生物学教科书中,对通过巧妙构造对照组来帮助因果识别给出了经典的解释。
为了探讨保护色对动物生存的重要性,生物学家以鹰和沙鼠为实验对象,设计了一个自然科学实验。我们知道,沙鼠会尽量呆在与自己颜色相近的环境中,利用颜色保护自己,避免被鹰捕食。
实验人员以老鹰经常出没的白沙滩作为实验场地,分别抓捕了100只黄沙鼠和100只白沙鼠,放置在场地内。一天后,实验人员统计每种沙鼠还剩下多少只,以差值作为保护色的有效性。显然,吃掉的黄沙鼠数量比白沙鼠多。
但这种差异究竟体现了什么呢?除了黄沙鼠更容易被天空中的鹰发现之外,也有可能是白沙鼠比黄沙鼠更适应白沙滩的环境。比如黄沙鼠的爪子与白沙滩的沙子不匹配,影响了它们的奔跑速度等等。
那么我们该如何解决这个因果识别问题呢?答案是把实验对象控制为100只白色沙鼠,将其中50只染成黄色。这样,实验组和对照组除了颜色之外就没有任何区别了,实验结果的可靠性大大提高。
至于不连续回归,我们可以在社会学中找到一个经典的应用,我们通常用一个人的毕业院校来解释未来的收入,但我们经常注意到,一些能力特别强的人,无论他是否上过学,都能取得相当大的成功。
为了确认毕业生对未来收入的贡献,社会学家介绍了不连续性回归的方法,根据985和211的大学入学考试得分,将学生分为两组,并进行回归分析,如果两组的最终回归线分析都具有相似的范围。关于未来收入。
支持独创性,请喜欢并向前